论字的”肥“与”瘦“

梁君度:”论字的”肥“与”瘦“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都是美的典范,没有一个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书法的肥瘦问题,说到底就是筋、骨、肉的问题。书法的筋、骨、肉代表着书法的形质和精神,自东汉以来,这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表明了古人在研究书法审美的一种取向。所谓肥,即肉多筋骨不外露;所谓瘦,即肉少而筋骨外露。唐代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云:“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说字要瘦才显得精神。宋徽宗所创瘦金体就是典型的瘦字,几乎只有骨而没有肉。清代浓墨宰相刘墉用墨厚重,有人认为他写的字“肥而无神,柔而无力”。但乾隆皇帝却十分赞赏刘墉的字。

其实,肥也好,瘦也好,只要恰如其分,就好看。梁武帝提出“肥瘦相和,骨力相称”便是要恰到好处,这是中庸之道。清代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论草书时说张旭喜肥,怀素喜瘦;瘦劲易,肥劲难。若能肥而劲,则不招致讥诮为“墨猪”,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

笔者研习书法60年,觉得不须字字如宋徽宗写得那么瘦,也不必个个字如刘墉写得那般肥,可以不停地变着写。一首诗或词,一段文字都有数十字,书写时或肥或瘦,或适中;单体字笔画少的或可写肥些,笔画多的或可写瘦些;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肥右边瘦,或右边肥左边瘦;上下结构的字或上边肥下边瘦,又或者倒过来,总之字体的肥中瘦在书写时不停变化着,这样,通过对比能产生韵律和节奏。

字的肥中瘦变化在章法上也起十分重要作用,所以书写过程中,每写一个字时都要因应上一个字和右边行的字而考虑肥瘦,以作上下左右对比或前后呼应。

在书法中字的肥瘦还应由字的大细来决定。大字自然要写肥些满些,尤其是写牌匾,字瘦就没有气势。山海关的东城门上悬一“天下第一关”的横匾,是进士出身的萧显所书,字体筋肉丰满,甚有气势。所以,孰肥孰瘦,当因应写什么而定。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541.html

(4)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27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52

推荐阅读

  • 做回自己是最美

    在当今社会里,价值判断的标准愈来愈多元化,包括对成功的定义也是愈来愈多样。 到底怎么样才是成功呢?我们的个人成就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上等?很多人也曾经找不到答案。 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女孩子们对潮流服饰、妆容的追求。很多人都会向一些网…

    2022年4月17日
    1.4K0
  •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原文第1自然段) ——赏析:运用多种感触,从视觉到视觉,诗一般的语言,拉开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的帷幕。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

    2022年9月8日
    12.1K0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5630
  •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喜欢是瞬间的行动,爱是长久的守候

    最近我们讲了很多的爱情故事。其实在我们漫长的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让我们怦然心动、心跳加速的时刻,让我们误以为这是爱情降临了。但是请问大家,你们分得出喜欢跟爱的区别吗?大家可以把你们脑子里现在闪过的人对号入座一下。 我觉得:喜欢是一瞬间的…

    2024年6月17日
    4020
  • 怀旧的意义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入秋后的某个夜晚,有人在中学同学的聊天群组发了这首《同桌的你》。要知道,这首歌曾是那个年代同学们…

    2022年11月4日
    1.6K0
  • 有那么一段时光(散文)

    岁月日复一日地把时光带走,进入冬天。寒冷无着的早晨,微信上,一个朋友和我说,想念老家了,翻开手机显示的日期,在外飘泊已经有3年,是应该回去看看了。许是为了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她远离家乡、父母,到那么远的一个城市工作,并且待了那么久。 她让我…

    2024年6月19日
    4100
  • 人生凭阑处,最爱是”长沙“

    生命中3个关于“长沙”的地方,都成了我的最爱。 东涌的长沙泳滩,是儿时最常去的看日落的海边地点。记忆中的第一次是四五岁的年纪,父亲带全家去露营。夕阳西下,海风习习,我在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海浪的声响,年幼的心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偷走了。稚嫩的眼…

    2022年4月25日
    1.4K0
  • 外婆的烘笼儿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

    2023年1月3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