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的”肥“与”瘦“

梁君度:”论字的”肥“与”瘦“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都是美的典范,没有一个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书法的肥瘦问题,说到底就是筋、骨、肉的问题。书法的筋、骨、肉代表着书法的形质和精神,自东汉以来,这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表明了古人在研究书法审美的一种取向。所谓肥,即肉多筋骨不外露;所谓瘦,即肉少而筋骨外露。唐代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云:“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说字要瘦才显得精神。宋徽宗所创瘦金体就是典型的瘦字,几乎只有骨而没有肉。清代浓墨宰相刘墉用墨厚重,有人认为他写的字“肥而无神,柔而无力”。但乾隆皇帝却十分赞赏刘墉的字。

其实,肥也好,瘦也好,只要恰如其分,就好看。梁武帝提出“肥瘦相和,骨力相称”便是要恰到好处,这是中庸之道。清代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论草书时说张旭喜肥,怀素喜瘦;瘦劲易,肥劲难。若能肥而劲,则不招致讥诮为“墨猪”,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

笔者研习书法60年,觉得不须字字如宋徽宗写得那么瘦,也不必个个字如刘墉写得那般肥,可以不停地变着写。一首诗或词,一段文字都有数十字,书写时或肥或瘦,或适中;单体字笔画少的或可写肥些,笔画多的或可写瘦些;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肥右边瘦,或右边肥左边瘦;上下结构的字或上边肥下边瘦,又或者倒过来,总之字体的肥中瘦在书写时不停变化着,这样,通过对比能产生韵律和节奏。

字的肥中瘦变化在章法上也起十分重要作用,所以书写过程中,每写一个字时都要因应上一个字和右边行的字而考虑肥瘦,以作上下左右对比或前后呼应。

在书法中字的肥瘦还应由字的大细来决定。大字自然要写肥些满些,尤其是写牌匾,字瘦就没有气势。山海关的东城门上悬一“天下第一关”的横匾,是进士出身的萧显所书,字体筋肉丰满,甚有气势。所以,孰肥孰瘦,当因应写什么而定。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541.html

(4)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27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52

推荐阅读

  •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离开学校已经20多年了。蓦然回首,姐妹们那青春洋溢的笑脸,却仿佛无时不在眼前。 犹记得淘气的我们给每个姐妹都取了外号。“美眉”长得甜美,娇俏可人;“黑牡丹”有着健康的小麦肤色,泼辣、俏丽又不失妩媚;娟长得高大,又像个…

    2022年4月29日
    2.3K0
  •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喜欢是瞬间的行动,爱是长久的守候

    最近我们讲了很多的爱情故事。其实在我们漫长的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让我们怦然心动、心跳加速的时刻,让我们误以为这是爱情降临了。但是请问大家,你们分得出喜欢跟爱的区别吗?大家可以把你们脑子里现在闪过的人对号入座一下。 我觉得:喜欢是一瞬间的…

    2024年6月17日
    8530
  • 父亲,让我这样想你

    我的父亲,长得高高瘦瘦,梳着大背头,总是眉眼温和地笑着,几乎不曾见他和人大声吼过,偶尔批评我们,也是细声慢气讲道理。我12岁那年,父亲忽一日骤然离去。这一别,就是永远,留给我的,是那些淡淡的往事里,悠远而绵长的思念。 父亲年轻时学过画,一手…

    2022年11月5日
    1.4K0
  • 散文《最美的遇见》

    散文《最美的遇见》(版本1)作者:隔窗听雨 谁能告诉我,与你有没有过前世的约定?谁能告诉我,与你在前世的哪个路口相逢?不然,为何你我相见,像似一次久别的重逢?而你,像似早就造访过我的心中。遇见你,让我相信了什么是命中注定;遇见你,让我相信了…

    2022年12月24日
    2.3K0
  •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

    在老家景阳楼门口的右下方,有两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它就是我老爸的果园。自留地的右边,也就是岐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水坑,正好为老乡们的灌溉和浇水提供了便利。 老爸在老家是有名的“清洁工”,用乡亲们的话说:他扫的地,连地皮都快要被扫掉了一层。为此…

    2024年6月19日
    6760
  •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

    2023年4月4日
    1.2K0
  • 苏东坡鲜为人知的情事,天不老,情不绝

    苏东坡他有一个堂妹,这个堂妹叫小二娘,不仅是他的堂妹,还是苏东坡的初恋情人。民间一直流传着苏东坡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嫁给了苏东坡的学生秦观。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言二拍”里,就有一篇关于苏小妹的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三言二拍”的三…

    2024年6月25日
    9490
  • 因李白的诗书而名留千古的两个人

    历史上有两个人幸运地因李白的诗书而名留千古。 第一个是汪伦,汪伦字文焕,安徽歙州黟县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他是李白好友。汪伦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便举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天宝元年(740年)至宝应元年(761年)间,李白曾多…

    2022年4月26日
    2.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