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的”肥“与”瘦“

梁君度:”论字的”肥“与”瘦“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都是美的典范,没有一个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书法的肥瘦问题,说到底就是筋、骨、肉的问题。书法的筋、骨、肉代表着书法的形质和精神,自东汉以来,这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表明了古人在研究书法审美的一种取向。所谓肥,即肉多筋骨不外露;所谓瘦,即肉少而筋骨外露。唐代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云:“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说字要瘦才显得精神。宋徽宗所创瘦金体就是典型的瘦字,几乎只有骨而没有肉。清代浓墨宰相刘墉用墨厚重,有人认为他写的字“肥而无神,柔而无力”。但乾隆皇帝却十分赞赏刘墉的字。

其实,肥也好,瘦也好,只要恰如其分,就好看。梁武帝提出“肥瘦相和,骨力相称”便是要恰到好处,这是中庸之道。清代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论草书时说张旭喜肥,怀素喜瘦;瘦劲易,肥劲难。若能肥而劲,则不招致讥诮为“墨猪”,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

笔者研习书法60年,觉得不须字字如宋徽宗写得那么瘦,也不必个个字如刘墉写得那般肥,可以不停地变着写。一首诗或词,一段文字都有数十字,书写时或肥或瘦,或适中;单体字笔画少的或可写肥些,笔画多的或可写瘦些;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肥右边瘦,或右边肥左边瘦;上下结构的字或上边肥下边瘦,又或者倒过来,总之字体的肥中瘦在书写时不停变化着,这样,通过对比能产生韵律和节奏。

字的肥中瘦变化在章法上也起十分重要作用,所以书写过程中,每写一个字时都要因应上一个字和右边行的字而考虑肥瘦,以作上下左右对比或前后呼应。

在书法中字的肥瘦还应由字的大细来决定。大字自然要写肥些满些,尤其是写牌匾,字瘦就没有气势。山海关的东城门上悬一“天下第一关”的横匾,是进士出身的萧显所书,字体筋肉丰满,甚有气势。所以,孰肥孰瘦,当因应写什么而定。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541.html

(4)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27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52

推荐阅读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7960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8450
  • 红彤彤的柿子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勤劳的村民在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果树,其中有一种是柿子。柿子一般分为两大类:“甜柿”与“涩柿”。“甜柿”不需脱涩即可食,涩柿可再依据口感,分为软柿(红柿)和硬柿(脆柿、水柿)。柿子的品种不同,营养价值也略有差异,甜柿维生素C丰…

    2022年5月23日
    2.0K1
  • 古人离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中国人折柳送别,是中华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

    2022年4月29日
    3.6K0
  • 难忘墟市时光(回忆好文)

    自从乡下进城,为稻梁谋,难得周末休闲,且往风动厂集市,一如回味当年赴墟时光。 风动厂集市形成有日,可上溯至风动厂红火热闹时期。清晨始,九时旺,过午即散。集市面积不大摊点挺多:市场顶棚下筑台摆桌密布正规摊位;两排简易宿舍区间巷道规整摊点;原厂…

    2024年6月19日
    5810
  • 芬芳古村春意闹

    4月,因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著名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格外芬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洒落,山里人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炊烟袅袅升起,屋内弥漫饭菜的清香。“太阳晒屁股,上学要迟到啦!”隔壁奶奶催促磨蹭的孙子们起床吃饭。鸡鸣声由…

    2024年4月24日
    6020
  • 脱俗

    字有百病,唯俗难医。 林散之说︰“俗字说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我觉得字俗其一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其二是矫揉造作,奇形怪状,甚至以丑为美。 书法作品要有个性,即个人的风格。一种字体再好,若人人跟风,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就会显得俗…

    2022年5月24日
    2.1K0
  • 躺着读书

    当意识到快要陷入俗世的泥淖时,我决定悬崖勒马。回望彼岸,读书,是唯一适合我的方式。再奢侈一点,便是躺着读书了。 3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起步晚,但我并不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曾经在张爱玲的文章里读到一句话,意思是说30岁以后的人都是有故…

    2022年4月29日
    2.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