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清光似往年

今夜清光似往年-封面图

唐元和十三年,一个清冷的秋夜。江西浔阳的湓水之滨,一个中年男人在河边徘徊。月亮又一次地圆了,那洒向大地的清辉,被粼粼波光折射出一种梦幻的美。今夕是何夕?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只记得这中秋的满月,已然陪伴深处异乡的他不止一年。他下意识地摸一摸鬓角,猛然想到晨起时那镜中的银丝,提醒自己日复一日地老去,不禁沉吟起来:“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有些累,也有些凉,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于是,寻河边的一处亭子坐下,歇一歇脚,“到底是年岁不饶人”,他暗忖。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几年前,身为左拾遗的他,与文武百官在长安城的曲江池边,推杯交盏、吟诗作对,是何等的踌躇满志!尽管官职并不显赫,但他那精忠报国的心,却能在日日的奏章里畅快地表达。那长安城里的街坊百姓,现在还好吗?记得那时,他时常走到街坊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不论是白发苍苍的卖炭老翁,还是书声朗朗的垂髫小童,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他记录着他们的疾苦与哀愁,他分享着他们的人生与悲欢。治国齐家平天下,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他尽力了。月亮-月色-今夜清光似往年

啊,杏园,那遥远的杏园,是新科进士们宴游之所,花卉周环,烟水明媚。他并不贪恋美景,但他十分怀念能为国做事、为百姓发声的机会。如今,他被贬谪江西,孤苦伶仃,每到月圆之夜,总会想起曲江池畔和杏园之中的种种。但日子终归要向前吧,想到这,他脱口而出:“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风起了,却无人邀约、无人相会,人生并不是注定凄苦,家国天下,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为何自己偏偏就放不下那颗忧国忧民的仕子之心?他的忧愁究竟从而何来?

他不知道的是,在三百年后,另一位诗人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里,与他隔空呼应:“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欲说还休的,是未泯的报国心,而不只是淡淡的哀愁,这像极了他的一生——白居易,他大概也没有想过,仕途不顺的他,会成为后世口口相传的“诗王”。

他对中秋节是情有独钟的,这之后,他还写过一首《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家,是一种不替代的生命构成,人人心中都有家。而在他心中,“家”始终与“国”紧密连接。这样的家国情怀,岁岁年年,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8)
童心的头像童心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4日 20:09
下一篇 2022年11月4日 20:30

推荐阅读

  • 生活处处是精彩

    每日里上班下班,一日三餐、简单平实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波澜不惊,却真实得触手可及。工作之余的生活,亦随着人生的不同脚步,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毕业伊始,工作之余,我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也曾在自考路上奋勇直前。那段与书香为伴的晨读晚诵…

    2024年6月14日
    249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1.6K0
  • 吃春的滋味

    喜欢美食的人大抵没有不喜欢春天的。在各路吃货的眼里,“春”不单是万物复苏、不单是百花盛开、不单是阳光明媚,最重要的,“春味”是用来“吃”的、用来“咬”的、用来“啃”的。 因为某些缘故,本呆极热爱的,往年春天能够吃得齿颊留香心满意足的香椿,今…

    2022年4月18日
    1.5K0
  • 人生要学会留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把时间塞得满满的,也似乎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于工作,但到最后却感觉收获很小,跟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种感受在年轻的创业者身上特别多见。因为普遍的年轻创业者都是志存高远,他们想要在最好的年龄里打拼…

    2022年4月17日
    1.4K0
  • 王阳明龙场悟道:心是最强大的力量

    当我的内心无所求,无所畏惧,自由自在,随波逐流,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王阳明36岁的时候,遇到了他人生的“至暗时刻”,王阳明当时向明正德皇帝上书,为一批被奸臣太监刘瑾陷害的忠臣求情,结果求情不成,反被刘瑾大打40大板,发配去了贵州的龙场。 龙…

    2024年7月24日
    5520
  • 莲之妙——读周敦颐《爱莲说》有感

    周敦颐的《爱莲说》传诵千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让世人牢牢记住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语文课堂上,将我的老师讲授予我的这句话,又传授给了我的学生们。 可能是受这些讲授的影响,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间,有不少…

    2022年11月4日
    2.0K0
  • 兴趣和职业:做你爱做的事&爱你所做的事

    中六的学生们开始考虑升学意愿了。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更成熟地考虑”。子豪就是其中一位。还记得他刚刚入中学时,就曾在一个学生音乐节上,表现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当时的他,有些腼腆地告诉我:“希望以后可以当一名作曲家。”他还很认真地问我…

    2022年12月15日
    1.5K0
  • 享受的阅读

    从小喜欢阅读,尤其中文书,三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内容真的要什么有什么。在海外,各种主客观因素,中文程度只有小学六年,所以文言文不好,读古文本来就难度高,典故愈多的,对肤浅读者益发障碍重重,很多精品佳作因看不懂而失去兴趣,幸好现在有电脑网络,真…

    2022年4月29日
    1.3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文汇的头像
    文汇 2022年12月14日 17:10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期待童心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