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捷夫斯卡的原野《少女的祈祷》 (随笔)

巴达捷夫斯卡少女的祈祷

1856年6月的一个午后,22岁的巴达捷夫斯卡在泛黄的信笺上完成了又一曲钢琴小品。那高高低低的音符,在五线谱上跳动,像是她对生命的无尽倾诉。对这支乐曲,巴达捷夫斯卡并没有过分偏爱,同之前创作的20多首钢琴小品一样,都成了她流淌在琴键上的心事,一点一滴地消散生活的沉重与疲惫。

直到3年后,在一次聚会中,她让这支乐曲与朋友们邂逅,一位报纸的副刊编辑无意中听到又有心地捕捉了,于是,将它发表出来。很快,便风靡全球。直到今日,不论什么年龄的人听到它,都会真切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青春,带着无尽的憧憬和淡淡的伤感。它的名字是《少女的祈祷》,每次与它相遇,我都仿佛走进巴达捷夫斯卡的原野。

巴达捷夫斯卡真人照片

巴达捷夫斯卡出生在波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从事的职业都与音乐无关。而她早早地结婚生子,成为一名有5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喜爱音乐,却从来不是专门的作曲家。尽管后世习惯用“波兰天才少女作曲家”来为她盖棺定论,但事实上,钢琴曲创作不过是她的业余爱好。每当我陶醉于《少女的祈祷》那清纯圆丽、层次丰富的意境和意味之中时,我都会忍不住猜想:巴达捷夫斯卡在短短的20多年的人生之中,究竟对生命的意义有怎样的认知,对生活又有着怎样的期许?那高高低低的音符,那黑白相间的琴键,能够承载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生命的原野,引领她从外毕加索高原山脚下的小木屋,穿过时光的街道、穿过梦想的河流、穿过开满朴素又绚烂的春花的山谷、穿过波德平原白雪皑皑的冬天,一直走到华沙的碧空、维也纳的蓝天。

有很多人评价《少女的祈祷》,认为“按照所有的规则来衡量,它都不属于好作品,但每每听到它,都会热泪盈眶”。我想,巴达捷夫斯卡的原野是那么的真诚又随性,真实又厚重,以至于每一个穿行其中的人,都无法拒绝人性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人性。

文/童心 图/词多多

声明:本文由作者“童心”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31638.html

(4)
童心的头像童心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09:01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09:07

推荐阅读

  • 麦收将至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宋·欧阳修《五绝·小满》)欧阳修的这首小诗,概括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迷人景色:听,夜莺在声声啼鸣;看,绿柳在轻扬拂堤;抬眼望,一轮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此时,田间将熟的麦子是那样可爱,青青的…

    2022年5月16日
    2.0K0
  • 为什么写词要比写诗难?

    今天我们谈谈词的写法,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词原本是附属于音乐的,所以别名叫倚声,写法叫填词,因为是给现成的旋律配新的歌词,所以填词对音律的要求比近体诗还要苛刻。 (1)倚声与填词 昨天留下的问题是:这么多人都来写词,谁来谱曲呢?刚刚写完的词…

    2023年2月6日
    2.4K0
  • 远离负面情绪

    众所周知,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愈来愈多的人被抑郁症所困惑,而就算没有患上抑郁症的,也时常会被坏心情影响。也许人人都明白,人生不过就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心情不好,给你再多的拥有也都是无补于事。由此可见,远离负面情…

    2022年5月24日
    1.9K1
  • 地瓜——童年的味道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健康。而对我来说,地瓜的香甜是无法忘怀的童年味道。 印象中,家中最不缺的食物就是地瓜。这是种生命力“很野”的植物,不管你有没去浇水施肥,它一样爬得满田野…

    2023年2月28日
    1.3K0
  • 世间不变是山海

    我曾经在我的文章里写到过自己的旅游原则:看景第一,美食第二,购物完全忽略。其中“看景”则以人文第一,自然第二。在平潭岛的旅游亦不例外。 接连几日的山海游之后,在平潭媒体人欣桐的推荐下,我们一行终于把博物馆之旅提上日程,告别凛冽的海风和没有温…

    2022年4月21日
    1.6K0
  • 生活点滴:我和儿子做朋友

    农历五月初二,儿子就满三岁了。三岁的孩子可当老师,这是贾平凹先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说的。平凹先生说他的老师就是朋友的儿子孙涵泊,而孙涵泊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 我不要儿子做我的老师,这样无形中会给他很大的压力。我也不做儿子的老师,这样我会居…

    2022年5月28日
    2.0K2
  • 盛开的凤仙花

    很久以后,才知道指甲花就是凤仙花。 从小喜欢花,可能与住在老家后面的马来人有很大关系,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品种各异的鲜花。马来人是超级爱花的民族,至今犹坚持住在残旧的木屋而不愿迁移到政府为他们所建的整齐有序的高楼组屋。为了种花植树宁愿贴近土…

    2024年7月10日
    1.1K0
  • 菌子的味道

    雨季是一段令多数人烦恼的时光,但对于“为食”的吃货来说,却是一段令人胃口大开的好时光。因为,雨季是多数可口的菌子生长旺盛的时期,因此,在很多吃货口中雨季便被称为菌子季。 素食已久的本呆自然是爱吃菌子的。大多的朋友以为我是因为吃素才爱吃菌子,…

    2022年4月24日
    1.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