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篇与残躯(读《红楼梦》、《美感论》有感)

残篇与残躯(读《红楼梦》、《美感论》有感)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书,它那样波澜不惊地就书写了生活。为了让生活不被俗务所侵扰,贾政、王夫人这些人都被挡在外面,以大观园的围墙为界,里面是精神世界的,或者说是精神导向的。在这个地方,连柴米油盐都带着一些情趣。厉害如凤姐,在探春起诗社的时候,也要赶紧答应奉上50両白银,以作开社之用。并补说一句:“不这样,我岂不是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这个大观园,只有诗社、红罗帐和女孩儿们。

这是我喜欢前80回的原因。看过几十遍《红楼梦》,我从来不看后40回。即便有几次勉强想要继续,也没有成功过。倒不完全是因为文字粗鄙得已经够呛,更重要的是,续本里的人物都很讨厌。比如,宝钗的世故,在前80回里有某种律己和宽容的正义支撑着,后40回则成了完全的工于心计。黛玉的反差更大,除了恨嫁这件事,她甚至关心起经济来。

后来又听刘心武讲红楼,直接把这部小说讲成了阴谋论,到处都充满着不可告人的宫闱秘闻。好在蒋勋讲的《红楼梦》旨趣与曹雪芹相当,对原著的讲解极好。

不过无论如何,我不大赞成创作式续写。评论是评论家的事,不喜欢可以不看,续写却是要假借原著的名义出现的。它的致命在于擅自更改了一种原意,读者却还不知道。在我看来,残篇倘若能够获得关注,并在流传的过程当中被认定是好的,那它本身就是好的。没有人可以成为第二个曹雪芹,他的经历和性格,他的才华,都是不可替代的。勉强续写,也不可能成功。从古至今,真正伟大的作家从不尝试续写经典。他们因为太认可这些作品,就对作品带着几分敬畏。这份敬畏之心有一半出自他对经典的承认,另一半是来自对于他者的尊重。承认了他者也就意味着承认了每一个人,包括自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作家才有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的作品。那些无知无谓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也就永远无法进行真正的创作。

最近读朗西埃的《美感论》,我又看到了相同的观点。在这部书的第一篇,朗西埃解析了一尊雕塑“赫拉克勒斯的残躯”。这具雕像是一个人体,可是没有双臂,也无头颅。这反倒使躯干成了唯一的重点。这躯干血脉贲张,腹肌明显,大腿粗壮。就好比一张局部特写,唯一留下来的是最能展现力量感的部分。可以说,这座躯体因为被毁坏了,反倒因祸得福,成就了它,令它明确地表达了一种叫做强健的观念。它与我们惯常的瞻前顾后和面面俱到不同,这具残躯的存在,打破了传统当中错综复杂的平衡,成了纯精神的。

朗西埃在对它进行过一番描述之后,表明了残躯的价值。在他看来,一具残躯之所以可以变成艺术经典,是通过它本身的样子达到的。残躯没有通过迎合来获得这种地位,它的被认定要么是它符合一种永恒的审美标准,要么是它恰好符合当前的审美标准。因为它是它所是,又成了经典,它就变成了传统和当前的交叉点。就好比断臂的维纳斯,各种尝试为它接臂的行为都宣告失败,因为似乎接上去的手臂总是格格不入。赫拉克勒斯的残躯也一样,在一轮轮的修复方案失败之后,朗西埃实际上解释了缺陷美存在的理由。这理由也正是我支持《红楼梦》残篇的理由。

声明:本文由作者“刘征”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464.html

(2)
刘征的头像刘征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14:15
下一篇 2022年4月25日 14:20

推荐阅读

  • 我的世外桃源

    春分这天,我已养了近十年的龟丞相从冬眠中醒来了。 如往年一样给龟丞相喝水、泡澡、喂食完毕,它便“急急脚”地赶着去巡园,途经的每一株花草每一块石头都不曾被它忽略,连飘落在地上的花瓣都要停下仔细地去研究一番。每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看到丞相大人醒…

    2022年4月18日
    1.9K0
  • 大学城北

    我居住的下沙由一条高架分割成两个区域,一块是大学城南、一块是大学城北。城南相对比较热闹,有很多大学。城北以前是荒地,只有在与海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Outlet。 昨天去那边看朋友,才发现此处现在已经盖满了大楼。不过它显然是一个纯住宅区。所有的…

    2022年4月25日
    1.5K0
  • 用宁静来引导生活

    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分享到这样一些关于教育的事情:朋友是一名教师,每当学生放完假回来的时候,他总会问学生们,假期里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说,去了游乐场、商场玩或到餐厅吃到好吃的东西。总结来说,学生的假期活动也偏向于享乐,而且…

    2022年7月14日
    1.7K0
  • 名师出高徒

    王献之年纪轻轻就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后世称其父子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所以能早早成名,皆因他们有好老师,王献之得益于其父王羲之指导,而王羲之则有幸遇到卫夫人为他启蒙。 卫夫人名卫铄,东晋著名书法家,师承楷书开山鼻祖钟繇,妙传其法。传…

    2022年6月1日
    1.9K0
  • 吃春的滋味

    喜欢美食的人大抵没有不喜欢春天的。在各路吃货的眼里,“春”不单是万物复苏、不单是百花盛开、不单是阳光明媚,最重要的,“春味”是用来“吃”的、用来“咬”的、用来“啃”的。 因为某些缘故,本呆极热爱的,往年春天能够吃得齿颊留香心满意足的香椿,今…

    2022年4月18日
    1.7K0
  • 星云大师《真诚的告白》(圆寂前遗嘱全文)

    各位护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众弟子们: 在这里要向各位做个真诚的告白。 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很有钱,事实上我以贫穷为职志。 我童年家贫如洗,但我不感到我是贫苦的孩子,我心中觉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为我很富有,拥有多少学校、文化、出版、基…

    2023年2月6日
    2.0K0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1.6K0
  • 看淡生活中的不公

    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生活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接着,抱怨生活带来的各种困难坎坷,也会习惯和别人相比,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幸运而我却那么倒霉呢? 回想我们一路走来,从上学到工作,如果要和别人相比,总有人比我们过得好,看起来好像也比我们过得更加轻松…

    2022年5月18日
    1.9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