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段时光(散文)

岁月日复一日地把时光带走,进入冬天。寒冷无着的早晨,微信上,一个朋友和我说,想念老家了,翻开手机显示的日期,在外飘泊已经有3年,是应该回去看看了。许是为了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她远离家乡、父母,到那么远的一个城市工作,并且待了那么久。

有那么一段时光(散文)封面图

她让我想起当年的她,那个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还是一个孩子呢,每天活泼得如同一个高中生。当我有一点时间,就到我这里来,我们一起坐在冬天,坐在窗前向阳的地方,为了那么一片阳光,喝茶、聊天,直到天色很晚。往往,在她默不作声的空档里,我起身做饭,做好后,饭菜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一份是我的,一份是她的,我们边吃边聊。

她的家乡在一个山区,村庄后面就是一座长满松树的小山。初冬时,她和姐姐被父母带进山里,捡从树上掉下来的松斗,用长长的麻袋盛着,背回家去。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她们便不再出门,用全家人一起捡来的松斗引燃炉火,坐在炕上听母亲讲狼外婆的故事。

我也和她讲我的家乡,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山的,我记得山上也长满了松树。那时候,我们不是自个儿到山上捡松斗,而是由学校组织上山捡。每个同学都带着一只袋子,上面写着各家大人的名字,免得产生混淆。冬天的松树上,有许多跳来跳去的小松鼠,它们在松树上和我们捉迷藏,和我们抢松籽吃,看着它们抱着松籽快速嗑咬的样子,就觉得好笑。真想将它们逮在手里,抚摸一下它们蓬松柔软的尾巴,还有满身闪着水光的绒毛。

我们一起回忆着冬天。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然后好久都没有她的消息。在那样的一些冬天里,我再不喜欢到外面去,不感兴趣外面的喧嚣和热闹。冬天的外面也没有太多值得好奇的事情。恰巧那些日子我母亲感冒,她在这个小城里只有我这一个女儿,必然又是我和爱人一起照顾。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连过马路都需要搀扶,身边离了人是不行的。

有那么一段时光(散文)配图1

我领着母亲去了一个诊所,里面坐满了孩子,感冒使那些孩子发烧咳嗽。母亲因点滴打得过多,手背上的血管已经不太好扎针了。诊所的护士是我的表妹,她扎针的手法在全县是一流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那枚针拿在手里,轻轻一推便推到血管里去了,同病房里这些小病号的家人就是这样慕名而来的。

有一位家长,正在给孩子讲《多乐鸟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季,多乐鸟们会站在树枝上打盹,因为它们太贪玩,没有提前筑好自己的房子。深冬的夜晚,当多乐鸟被冻醒时,它会自言自语地说:“多乐乐,多乐乐,寒风冷死了,明天就要建窝了。”而第二天,崭新的太阳出来了,和谐的阳光照得大地暖洋洋的,贪玩的多乐鸟全然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也忘记了垒窝,这样日复一日,随着严冬的到来,最终多乐鸟在奄奄一息中,仍念念不忘明天要建窝。

故事吸引了孩子们,他们都转过头去听,那位母亲讲得也更生动有趣。

我觉得自己像是多乐鸟,一到冬天,就什么都不想做了。既然是“多乐鸟”了,那就快乐地歌唱吧,不出门,面向阳光,把歌声献给冬天里的太阳。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活泼的女孩已经结婚生子,并且被调到外地工作。偶尔,通过微信收到她发的信息。嫁人他乡,女孩焦虑过难过过,顶着很大的压力。虽然没有提到自己有多么出色,但是从她分享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她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有那么一段时光(散文)配图2

就在今年的夏天,晚上11点多钟的时候,她给我打电话,惊喜地告诉我,在一本纯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尽管这是一篇万余字的短篇小说,但她非常开心。我为她感到骄傲,这是比什么都愿意与她分享的喜悦!她知道我没有订阅这本杂志,想把样刊寄给我,我很替她不舍得,对她说,样刊非常珍贵,你还是自己留着吧,只把电子稿发给我就行了。

然而她还是寄来了,并且用红线在目录上标出,将登载作品的那页折了角。她从写散文,再到写小说,这段时间里她一直在摸索,只是未向我提起过。实际上,她的工作一直很繁忙,常常加班到很晚。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每天写一点,有时甚至一边做饭,一边用手机听有声散文和小说。她说太喜欢沉从文的文章了,她告诉我,总有一天要去沉从文笔下的那些小镇上看一看。我不确定未来的她是否会踏上这样的旅程,我确信的是她一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时刻,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织,来来往往,就像火车站台一样。在这场人生的交织中,我们需要用真挚的情感来演绎,即使离开了,也要在孤独中思考,寻找内心的宁静,探索人生的方向,让生命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文/若荷 图/词多多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19日 09:01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09:13

推荐阅读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1.0K0
  • 《弟子规》(训蒙文)全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下面是词多多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训蒙文)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弟子规》(训蒙文)全文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

    2022年10月31日
    2.5K0
  • 米芾的行书

    论书法,普罗大众都知道王羲之,但不一定知道米芾。米芾是宋四大家之一,他年龄略小于苏轼、黄庭坚、蔡襄,成名也稍晚,但其书法之精妙,却在苏、黄、蔡三家之上,为世人所推崇。 宋人“尚意”,真率畅意是基本审美格调,故宋代是行书的天下。米芾痴迷魏晋,…

    2022年4月26日
    1.9K0
  • 浮生得趣花草间

    难过的炎炎夏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在手,便得了一夏的清凉与幽静。 《浮生六记》里,最得趣的一篇是《闲情记趣》。沈复在《闲情记趣》中,初时写自己的“喜虫”,“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

    2022年4月24日
    1.6K0
  •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在《未来的夏娃》当中,Villiers de l'Isle-Adam说出这句话。我们几乎立刻就看到一位科学家坐在满是霞光的实验室,沙发的一角在远处折射出一个更长更尖的角。爱迪生就坐在这霞光照不到的昏暗之中,感受着明…

    2022年4月25日
    1.7K0
  • 麦收将至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宋·欧阳修《五绝·小满》)欧阳修的这首小诗,概括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迷人景色:听,夜莺在声声啼鸣;看,绿柳在轻扬拂堤;抬眼望,一轮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此时,田间将熟的麦子是那样可爱,青青的…

    2022年5月16日
    2.1K0
  • 为什么李清照会笑话王安石的词?

    李清照在你心目中,肯定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但你也许不知道,她其实是宋代的文艺理论家,她的《词论》是一篇研究词学的重量级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李清照举例说,王安石和曾巩都是文学大师,但他们填出来的词往往惹人笑话。李清照为什么会笑话他俩呢?因为李清…

    2023年2月6日
    2.0K0
  • 我的老师作文(400字-500字-600字)

    《我的老师》作文范文(400字) 我有一位好老师,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每天辛勤地工作着。早晨,老师早早道地来到学校办公室准备上课的材料。下午,老师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下课的时候后,老师总是在教室里认真地批改作业或者帮助同学们分析…

    2023年3月29日
    3.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