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打油诗

话说打油诗

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是Yi情居家导致无聊有闲,小狸的微信朋友圈里,最近有好几个人开始“写起诗来”。而且是古诗多于新诗,短短的,颇整齐,但认真看看,就会发现严肃的“古诗”外衣下,基本都是“段子”的内核,用一个专业的词汇叫:“打油诗”。

打油诗,据权威的《辞海·文学分册》上说,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有胡钉铰、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这二人就是打油诗的鼻祖了。其中,又以张打油最为有名。

张打油是唐代人,《升庵外集》里曾记载着他的“封神之作”:“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雪诗》流传甚广,也因此开创了一个流派,后人便称这类所用皆俚语,且故作诙谐,有时暗含讥讽的诗歌为打油诗。

此谓“打油诗”,自然是因“张打油”而来。其人载史很少,只知道是唐朝邓州南阳人,以打油为业,故人称“张打油”。其人平日“不务正业”,尤爱收集民间俚语,并用心入诗,虽属“打油”性质,却也自得其乐甚或自鸣得意。可惜的是,他的打油诗难登大雅之堂,除上述一首《雪诗》流传算广外,另只有明代李开先《一笑散》中保留了他的另两首趣作,一首也是咏雪,有云:“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另一首是写安禄山兵困南阳郡:“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不难发现,张打油的后两首诗还是和之前那首《雪诗》是有区别的。《雪诗》尚算“全打油”,而后两首只能称之为“半打油”。头两句还煞有介事,一板一眼,“六出”、“九霄”、“琼瑶”非常“正襟危坐”,三四句却忽然来了个“葛优躺”,脱雅入俗,虽大异其趣,却也妙趣横生。应该说,这样的逆转打油,若以现代艺术的眼光看,已经可以从某个意义上脱“油”而登堂入“诗”了。但当然,在历史的世俗眼中,张打油一直还是漂泊在诗墙之外,不足为雅人道。

但大千世界,无“油”不丰,张打油还是有其古今“应援团”的。例如明代冯梦龙在其《笑史》一书中有载,当时有个叫陆诗伯的人,刻意效张打油亦作《雪诗》一首:“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还有记载说,明代某医生也曾仿张打油作过一首《咏雪》诗:“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东方红日出,便是化痰丸。”这二首效仿张打油之作,立意奇特,角度新颖,有其价值,但语言直白甚或粗陋,确属难登大雅之堂,也恰好揭露了另一个重要问题:打油诗与“顺口溜”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那么这一线到底是什么呢?小狸觉得该是“余韵”。如果细品打油诗中的上品,就会发现“完全俚语”并不是打油诗的诀窍,半文半白,趣味十足又有余韵绕梁才是佳作的关键。也因此,到了当代,随着语言变化,有水平的打油诗便愈发鲜见了呀。

文/狸美美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5)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30日 14:45
下一篇 2022年5月31日 18:49

推荐阅读

  • 红彤彤的柿子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勤劳的村民在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果树,其中有一种是柿子。柿子一般分为两大类:“甜柿”与“涩柿”。“甜柿”不需脱涩即可食,涩柿可再依据口感,分为软柿(红柿)和硬柿(脆柿、水柿)。柿子的品种不同,营养价值也略有差异,甜柿维生素C丰…

    2022年5月23日
    2.1K1
  • 春日迟迟好读诗

    每个学期快结束的那段时间,都会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现代汉语的表达不是更好吗?”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发邮件大吐苦水:“我们用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把课本上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什么考卷的题目,又常常不在这背诵的范围里?那我们…

    2022年5月10日
    1.6K0
  • 石榴故事多

    看到石榴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秋季开始成熟的水果之一,入冬后,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石榴果实外表朴实无华,貌不惊人,打开却鲜艳夺目,艳光四射,不禁让人想起武则天赐予它“多籽丽人”的封号。它也是“风骨凝夏心,…

    2022年5月14日
    1.7K1
  • 生活处处是精彩

    每日里上班下班,一日三餐、简单平实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波澜不惊,却真实得触手可及。工作之余的生活,亦随着人生的不同脚步,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毕业伊始,工作之余,我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也曾在自考路上奋勇直前。那段与书香为伴的晨读晚诵…

    2024年6月14日
    4480
  • 苏东坡鲜为人知的情事,天不老,情不绝

    苏东坡他有一个堂妹,这个堂妹叫小二娘,不仅是他的堂妹,还是苏东坡的初恋情人。民间一直流传着苏东坡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嫁给了苏东坡的学生秦观。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言二拍”里,就有一篇关于苏小妹的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三言二拍”的三…

    2024年6月25日
    9050
  • 童年的慢时光

    一盏昏黄的灯泡挂在厨房的门口,灶膛里的火苗在夜色中扑闪,厨房在火苗的跳跃中,似乎比别处敞亮许多,我看见墙壁上挂着笼屉布,旁边还有奶奶做饭时常系在腰间的碎花围裙。 院子里传来了奶奶轻微的咳嗽声,紧接着奶奶慢慢地走进了厨房,她手里端着一个用秫秸…

    2024年4月26日
    6890
  • 外婆的烘笼儿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

    2023年1月3日
    1.6K0
  • 十年磨剑记

    说起“十年”,大多人都会想到香港歌星陈奕迅。 想到陈奕迅的歌和他所唱的脍炙人口的那首《十年》,喜欢或者不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们都能哼上几句“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一首《十年》,道尽凡尘俗世中普…

    2022年11月5日
    1.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