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俗

梁君度《脱俗》:字俗其一是千篇一律

字有百病,唯俗难医。

林散之说︰“俗字说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我觉得字俗其一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其二是矫揉造作,奇形怪状,甚至以丑为美。

书法作品要有个性,即个人的风格。一种字体再好,若人人跟风,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就会显得俗。又或者功底全无,一味故作惊人之态,那也俗不可耐。

书法有法,那是共性。汉字形成之后,每个字怎样写,自有传统法规,非书家可随意自创。如魏晋时期“书”字楷书怎写,现在还是怎写,这点没变。但书法家书写时,用笔、结字、取势可以不同,神韵也各异,这就产生了个人的风格。之所以会产生“王体”、“欧体”、“颜体”等不同字体,盖源于此。如当初人人写“王体”,千古不变,今天处处所见皆同,也会显得俗。

“俗”不一定丑,只是没有个性,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李邕就告诫自己的学生“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怕的就是别人依样画葫芦,只学得个形似,写出来都一个样。

那么如何写字才能“脱俗”呢?首先是多研究古人的书法,推陈出新。学古人要有追求,清代书论家宋曹《书法约言》里说:“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加功力,自然生妙。”学古人,“不合”则不入古人堂奥,就无法理解古人的笔法、笔意和笔趣。但“不离”则太近古人,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没有个性、没有特点,只是“书奴”。

学古人的字,学老师的字,写几十年写进去了,但出不来,就是能合不能离。王羲之学卫夫人,学钟繇,但最后离了,才有自己。王献之与父亲离了,才有“二王”并称。颜真卿也是“二王”一脉,但他用笔古拙,结字圆劲,章法严谨,完全颠覆了“二王”的艺术风格,是集几百年来得沉雄刚健一派之大成,堪称后世楷模。要做到能合能离不容易,推陈出新更难,要靠多思,要多读书。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走路、多接触和领略大自然,书道这种道也是道法自然的,道法自然就有天趣,自然就不会“俗”了。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4235.html

(2)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10:01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13:18

推荐阅读

  • 与时俱进的乡村,承载更为美丽的乡愁

    时光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村庄就坐落在时光之河的两岸,一侧是昔日的村庄,另一侧是洋溢着城镇气息的村庄。 十年前的乡村早晨充满了古老的诗意。仔细听,空旷的自然有细微的声响。露珠从叶片上滑落,小鸟在天空扇动翅膀,河流冲刷石头,微风掠过树梢,乡…

    2023年2月16日
    1.4K0
  • 心无旁骛

    很多的年轻创业者都会问,为什么创业之初定下来的目标总是渐渐觉得很难实现或者是自己的事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怎么又觉得要面对的事情愈来愈多?甚至有时候无从选择,其实这当中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总是因为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因为这路上我们…

    2022年7月14日
    1.7K0
  • 把苦难当作财富

    也许很多读者朋友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想到:苦难,怎么可以当成财富呢?苦难是人人都想避免的,又怎么能够把它当成珍藏的财富? 朋友们,或许我们可以回顾曾经走过的路。生命中最让我们怀念,最印象深刻,同时也最有所启迪的,往往不是那些快乐得意的时候,…

    2022年4月17日
    1.4K0
  • 夹竹桃下的青瓦房

    半山有一棵夹竹桃,夹竹桃下有两排青瓦房,东北角围墙边有一间小厨房,厨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的时候,就是人间最温馨而美好的时节。 山上有块麦地是我家的。每到麦收时节,我总是禁不住望一望开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和夹竹桃下的小屋,那里住着学校里最美的女…

    2022年5月10日
    1.8K0
  • 人生如水,要学会沉淀

    生活中有的人内心浮躁,有的人内心宁静,那些内心浮躁的人,总是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无法成就自己的人生。但是内心宁静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在怎样的境遇中,都可以冷静地看待事物,淡然面对人生的起伏。 人生如水,学会沉淀。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

    2022年4月17日
    1.8K1
  • 残篇与残躯(读《红楼梦》、《美感论》有感)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书,它那样波澜不惊地就书写了生活。为了让生活不被俗务所侵扰,贾政、王夫人这些人都被挡在外面,以大观园的围墙为界,里面是精神世界的,或者说是精神导向的。在这个地方,连柴米油盐都带着一些情趣。厉害如凤姐,在探春起诗社的…

    2022年4月25日
    1.6K0
  • 《送别》悲歌的来龙去脉

    李叔同1914年创作了《送别》一曲。歌词为下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

    2022年4月29日
    2.1K0
  •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

    2023年4月4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