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俗

梁君度《脱俗》:字俗其一是千篇一律

字有百病,唯俗难医。

林散之说︰“俗字说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我觉得字俗其一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其二是矫揉造作,奇形怪状,甚至以丑为美。

书法作品要有个性,即个人的风格。一种字体再好,若人人跟风,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就会显得俗。又或者功底全无,一味故作惊人之态,那也俗不可耐。

书法有法,那是共性。汉字形成之后,每个字怎样写,自有传统法规,非书家可随意自创。如魏晋时期“书”字楷书怎写,现在还是怎写,这点没变。但书法家书写时,用笔、结字、取势可以不同,神韵也各异,这就产生了个人的风格。之所以会产生“王体”、“欧体”、“颜体”等不同字体,盖源于此。如当初人人写“王体”,千古不变,今天处处所见皆同,也会显得俗。

“俗”不一定丑,只是没有个性,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李邕就告诫自己的学生“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怕的就是别人依样画葫芦,只学得个形似,写出来都一个样。

那么如何写字才能“脱俗”呢?首先是多研究古人的书法,推陈出新。学古人要有追求,清代书论家宋曹《书法约言》里说:“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加功力,自然生妙。”学古人,“不合”则不入古人堂奥,就无法理解古人的笔法、笔意和笔趣。但“不离”则太近古人,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没有个性、没有特点,只是“书奴”。

学古人的字,学老师的字,写几十年写进去了,但出不来,就是能合不能离。王羲之学卫夫人,学钟繇,但最后离了,才有自己。王献之与父亲离了,才有“二王”并称。颜真卿也是“二王”一脉,但他用笔古拙,结字圆劲,章法严谨,完全颠覆了“二王”的艺术风格,是集几百年来得沉雄刚健一派之大成,堪称后世楷模。要做到能合能离不容易,推陈出新更难,要靠多思,要多读书。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走路、多接触和领略大自然,书道这种道也是道法自然的,道法自然就有天趣,自然就不会“俗”了。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4235.html

(2)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10:01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13:18

推荐阅读

  •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作文范文)

    作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一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可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启迪我们的内心,或让我们平静地思考人生。有一年夏天,我去海边游玩,在沙滩上看到一位依赖轮椅的老人在海水中戏水。虽然他的动作很简单,但他充满喜悦的表情却让我难以忘…

    2023年3月29日
    1.3K0
  • 人生如水,要学会沉淀

    生活中有的人内心浮躁,有的人内心宁静,那些内心浮躁的人,总是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无法成就自己的人生。但是内心宁静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在怎样的境遇中,都可以冷静地看待事物,淡然面对人生的起伏。 人生如水,学会沉淀。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

    2022年4月17日
    1.8K1
  • “徐娘半老”背后的爱情悲剧故事

    ““徐娘半老””这个成语,十个人里有九个可能都会用错。通常大家用“徐娘半老”是来形容身边那些气质优雅风韵尚存的中年妇女。其实这里面的误会可大了,“徐娘半老”实际上讲的是一个爱情悲剧。 首先这个徐娘是谁呢?徐娘的全名叫徐昭佩,是历史上一个真实…

    2024年6月21日
    3670
  • 爱上《人世间》

    最近看完一部特别好看的内地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大时代小巿民角度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此剧在内地大受欢迎,而所知疫情下和一些喜欢内地剧集的香港观众都追看,都愈看愈喜欢,都被剧中演员的演出所感动。 这个剧描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东北某地一个贫苦区…

    2022年4月17日
    1.2K0
  • 唐伯虎和秋香是不是真的?唐伯虎真正爱的是沈九娘

    唐伯虎点秋香,是不是真的?秋香跟唐伯虎确实还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但是秋香比唐伯虎大了20岁,秋香确实也是一个名妓,但是秋香跟唐伯虎之间并没有什么情愫,唯一他俩之间的渊源就是秋香画画得很好。秋香的老师叫沈周,是当时“吴门画派”的开创者,秋香…

    2024年6月20日
    4920
  • 老家的年味

    已在城市里过了许多个年。每每过了除夕,便向往着老家,总认为乡间的春节才叫春节,那滋味,城里是找不着的。 前些年的某个正月,头两天阴湿寒冷。原打算初二回老家,至初三上午方起程。高速路上,你超我赶,车子如过江之鲫,甚是浩荡。多少蜗居城里高楼和豪…

    2023年2月16日
    1.2K0
  • 兴趣和职业:做你爱做的事&爱你所做的事

    中六的学生们开始考虑升学意愿了。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更成熟地考虑”。子豪就是其中一位。还记得他刚刚入中学时,就曾在一个学生音乐节上,表现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当时的他,有些腼腆地告诉我:“希望以后可以当一名作曲家。”他还很认真地问我…

    2022年12月15日
    1.5K0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55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