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让我这样想你

父亲,让我这样想你

我的父亲,长得高高瘦瘦,梳着大背头,总是眉眼温和地笑着,几乎不曾见他和人大声吼过,偶尔批评我们,也是细声慢气讲道理。我12岁那年,父亲忽一日骤然离去。这一别,就是永远,留给我的,是那些淡淡的往事里,悠远而绵长的思念。

父亲年轻时学过画,一手丹青四乡闻名。但乡野之人终不能靠一支笔当饭吃。父亲便收拾起一箱箱的画稿,在朋友的帮助下学油漆,寻个活路。那时的桌椅、眠床,都是原生态的木头打造,淡淡的纹路黄白相间,透着阵阵松木香味。桌椅打造好了,要髹上赭色或白色的底漆,再绘上些花鸟鱼虫或仕女图,便是令人艳羡的家具。父亲干的正是这活计。那时,我总爱蹲在一边,看着父亲端了一盆新鲜的猪血,用一个铲子样的物什像个大画家似地挥毫泼墨,在一块块上过朱漆的家具上几笔就描出一幅山水;或几簇娇艳的花儿;或维妙维肖呼之欲出的仕女图。有次我不小心踢翻了猪血盆,父亲也没生气,只让我到一边去玩。我就远远地看着父亲挥毫泼墨,心醉神迷。

街坊邻居们的家具几乎都被父亲描绘过了,再难有活计。父亲便背着家什,走乡串户地找生活,极少在家。那段时间,父亲留给我的回忆,便淡了许多。只记得父亲托人捎些钱物回家时母亲的欢喜和牵挂。偶尔父亲打了邻居家的长途电话,要和母亲说说话。邻居一溜小跑,一边高声喊着“阿梅,你老公来电话啦!快点!”母亲闻听,便会放下手头所有的一切,慌里慌张地跑出来,双手在身上脸上随意拍打干净,紧张地守在电话旁,等着父亲再打回来。那一天余下的时光,母亲都会显得很满足。

有次父亲回来,给我们买了过年的新毛衣。父亲说我成绩最好,最听话乖巧,让我先挑选。我一眼便相中了那件淡绿的毛衣,虽然穿上去有点小,还是喜欢得不肯脱下来。妹妹也看中了这件,父亲却让她选了别的颜色。直到今天,说起这事,妹妹还是一脸的不忿,说父亲偏心眼儿。我但笑不语,心里却有些温情流淌!

后来,上漆的家具慢慢地不再时兴,父亲能揽到的活计愈来愈少,便又寻了个活,和朋友们一起去割松油。这可是个辛苦活儿。

父亲曾带我上山,看着他们收割松油。他们找到成年的油松树,在树干上用柴刀斜斜地左一刀、右一刀,劈出一道粗粗的箭头,剥落粗糙的树皮,露出浅黄的树芯,慢慢便会渗出一滴滴清澈透明的树脂,就像眼泪一样。在这道口子下面要绑一个塑料袋,承接溢出的松脂。五六天过后再上山,已是满满的一袋松脂,清澈、透亮,就像食用油一样。有时天气寒冷,树脂会凝固成黄色油膏状。父亲可以拿去卖个好价钱。只是这样的好光景并不长,一年中只有立夏到立冬这段时间会有松油。没有收获的日子,父亲四处打零工,却是入不敷出。渐渐地活儿愈来愈少,父亲也愈来愈沉默,有事没事,爱喝些小酒。二三两白酒,一碟花生米,父亲浅斟慢酌,能待一个下午。父亲的酒瘾愈来愈大,也不再出门赚钱。母亲的怨气也愈来愈大,经常数落个不停,家里的气氛压抑而沉闷。那段时间,我的记忆也是灰色的。

我曾以为最坏也就是这样了,却没料到,悲剧来得猝不及防。那天中午,父亲身体不舒服在床上躺着休息,我和妹妹在做作业,母亲忙着缝缝补补,气氛难得的平静温馨。临上学,父亲起身看到我短了一截的裤管,便和母亲说:“芳长大了,该添两件新衣裳了。”我听了,开开心心地上学去了。

万万没有想到,待我下午上完体育课,高高兴兴回家,迎来的却是父亲已经撒手人寰的噩耗。我已经忘了最初是怎样的一种浑噩,我的内心始终拒绝回忆那段黑色的日子。很久一段时间,我什至听不得别的孩子喊“爸爸”。每每听到别家的孩子娇嗔地喊着“爸爸”,我心中那根涩涩的弦总会不经意地被拨动,阵阵抽痛。有时我会迅疾而走,远离那让我心碎的叫喊声;有时我又舍不得离开,痴痴地定在一边,不错眼地看着那快乐的父女,想着父亲短暂的一生,想着自己在父亲脖子上“骑大马”时的娇笑;想着小学老师向父亲告状,说我沉迷小说时,父亲那句淡淡的话:没关联,她喜欢看书就让她看吧。想到这里,我不禁鼻子发酸。正是父亲的宠溺,让我在博览群书这条路上,如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不管是向同学借还是从叔叔收购的废旧书籍里淘宝,不管是小人书还是连环画志怪小说,只要逮到机会,我就躲起来看书,虽然大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文学的种子已悄然种下。这些前尘往事中的爱与温情,更成为我幼年失怙的良药。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35年过去了,儿时爱娇地喊父亲的日子不复再有,躲着别人喊父亲的惊悸岁月也已远去。从不曾消褪的,仍是对父亲永远的思念。每年的那一天,我总会在心里和父亲喃喃细语,将我所有的骄傲、所有的失败都与父亲分享。我相信,父亲从不曾远离,只是换了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旁。就像谭维维《乌兰巴托的夜》所唱的:

你走了那么多年,你还在我的身边。
如今闭上眼,我还能看得见。
你在这世界,每个角落存在。
你穿过风,穿过云,穿过一切,回来。

父亲,让我这样想你。

声明:本文由作者“赖春蕾”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12903.html

(4)
赖春蕾的头像赖春蕾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46
下一篇 2022年11月15日 18:24

推荐阅读

  • 爱上《人世间》

    最近看完一部特别好看的内地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大时代小巿民角度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此剧在内地大受欢迎,而所知疫情下和一些喜欢内地剧集的香港观众都追看,都愈看愈喜欢,都被剧中演员的演出所感动。 这个剧描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东北某地一个贫苦区…

    2022年4月17日
    1.3K0
  • 成功都是从失败开始

    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确实有很多,但是优秀的人即使遇到再多的失败,也不会被击倒。这是在职场上打拼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其实,怀才不遇这个词语放到今天这个社会中并不是非常绝对。从前,一个人打拼总是会被各种方面限制着,如果没遇上能够赏识自己的人…

    2022年7月14日
    2.0K0
  • 什么叫做精神内耗?学会自我疗愈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点击率非常高的视频。在这段视频里面,命运坎坷的主人翁,坚韧地战胜了所有的打击,生命本来给了他一手烂牌,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最大价值。这样的故事固然令人感动,不过这条视频之所以那么疯传,还因为戳中了很多人的心理:精…

    2022年11月4日
    1.3K0
  • 论字的”肥“与”瘦“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都是美的典范,没有一个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书法的肥瘦问题,说到底就是筋、骨、肉的问题。书法的筋、骨、肉代表着书法的形质和精神…

    2022年4月26日
    1.8K0
  • 盛开的凤仙花

    很久以后,才知道指甲花就是凤仙花。 从小喜欢花,可能与住在老家后面的马来人有很大关系,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品种各异的鲜花。马来人是超级爱花的民族,至今犹坚持住在残旧的木屋而不愿迁移到政府为他们所建的整齐有序的高楼组屋。为了种花植树宁愿贴近土…

    2024年7月10日
    8130
  • 阅读增长智慧

    想一想,我们多久没有真正地阅读过了。在平时里要去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实用性的材料去完成某个任务或者是想要通过哪一次的考试。总之,相对于以前来说,我们现在翻开书本经常是受外力的推动,但却很少是由于我们自己想要去看一本书了…

    2022年4月20日
    1.8K1
  • 米芾的行书

    论书法,普罗大众都知道王羲之,但不一定知道米芾。米芾是宋四大家之一,他年龄略小于苏轼、黄庭坚、蔡襄,成名也稍晚,但其书法之精妙,却在苏、黄、蔡三家之上,为世人所推崇。 宋人“尚意”,真率畅意是基本审美格调,故宋代是行书的天下。米芾痴迷魏晋,…

    2022年4月26日
    1.7K0
  •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离开学校已经20多年了。蓦然回首,姐妹们那青春洋溢的笑脸,却仿佛无时不在眼前。 犹记得淘气的我们给每个姐妹都取了外号。“美眉”长得甜美,娇俏可人;“黑牡丹”有着健康的小麦肤色,泼辣、俏丽又不失妩媚;娟长得高大,又像个…

    2022年4月29日
    2.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