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下的青瓦房

夹竹桃下的青瓦房

半山有一棵夹竹桃,夹竹桃下有两排青瓦房,东北角围墙边有一间小厨房,厨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的时候,就是人间最温馨而美好的时节。

山上有块麦地是我家的。每到麦收时节,我总是禁不住望一望开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和夹竹桃下的小屋,那里住着学校里最美的女教师——朴素整洁里透着贵气的吴老师。她教的年级比我上的低一个年级。但她的气质穿过教室之间的墙壁,深深地牵引着我。舞台边、梧桐树下……凡可种花处,都有她亲手种的花草。我不知道她哪里得来的那些名目繁多、花色各异的花草种子。那些多姿多彩的花朵,总令孩子们放学后,流连校园,不忍离去。那时候,学校是月耳井场镇上最美丽的所在,它不仅仅是镇上的文化中心,更有那些四季常开的花朵。我曾小心翼翼地摘下胭脂花成熟的黑色种子,种在自家房屋后面的小院里。后来,水仙花、指甲花、棋盘花……在我家后院也一丛一丛地开起来,令小院有了生机和美好。

再后来,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幸运地住进了那棵夹竹桃下的青瓦房里。每年的麦黄时节,夹竹桃就开出红色的花朵来,像我小时候看见的那样,孜孜不倦地开着。站在花树下,仰望着,心里就升起一丝恬静的气息来。从一本书里,我知道,夹竹桃是有毒的,它虽然美丽,但让人亲近有度。它的叶片如柳似竹,然似竹而非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似桃而非桃,因而得名夹竹桃。夹竹桃,假竹桃也!

我在那棵夹竹桃下一住7年,夹竹桃一年一年往高里静默生长,偶尔望一眼夹竹桃的花朵,我也会立即想起小时候在山顶上麦地里,抹一把额头的汗珠,然后无限神往地远看围墙里夹竹桃的情形;就禁不住想起端庄贤淑的吴老师,似乎女人就是该有她那样洁净安适的样子。现在想来,我可能就在那种仰慕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着,最终成为了一名教师。当我住进夹竹桃下的小屋时,吴老师已退休离校,但她的气息还时常影响着我。我的眼前时常幻化出这样的场景:一株开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树下,一袭素衣的女子,倚靠着一张靠背小木椅,安静地捧读着一本线装书。或是夹竹桃氤氲了她的气息,经年后,又感染了我。

我在夹竹桃下一小块空地上置了石面圆桌,配上靠背的木椅,可随时落座。每每有某个学生中午的饭盒倒了或是饭盒漏水米未熟,就坐于桌前,吃一碗我亲手煮的小面,然后欢天喜地地回到同学们中间。又或是停电的夜晚,掌灯于圆桌,三两人围坐,吹笛弄箫,长歌不歇,直至深夜。

小儿生于斯,长于斯。在房间与圆桌之间有一条阳沟,从校园内操场至此而逐渐加深,沟宽约40公分。在这条小沟上,我与先生用青石板搭建了“一座小桥”,虽然仅是一块青石板,但桥的意思是满满的。小儿在小桥上轻巧地来来去去,欣喜异常。在夹竹桃下的这方天地里,有龙爪槐、小叶女贞、茉莉、月季……我们似乎拥有了一个小小花园,放学以后的下午时光,是最惬意的:一个人,读书、写字……无关晨昏,无关他人。现在想来,可不就是素心人的状态?

最自在的,要数暑假岁月。偌大一个校园,就三五人家。夹竹桃南边一家,北边一家。有一回,我家三口去了县城,竟未关门。对门李老师,替我看门半天,确认我们不在家,才替我们关好了门。这样的邻居,在往后的日子里,是再没有过的。

那时节的操场,亦是我们几家的。傍晚时候,有淡淡的风,半山上外操场是最好的歇凉处,孩子们在操场上追着跑,时而有年龄小的因为追不上而哇哇哭泣,合着大人的安抚声、树荫里来的偶尔一两声蝉鸣、山脚下不远处田野里的蛙鸣声,声声入耳,格外有人间的烟火味道。

7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离开夹竹桃以后,我再没有回去过,但是每每看到别处的夹竹桃花朵,就想起夹竹桃下的小屋、小平台、小圆桌……和围墙边小厨房里升起的袅袅炊烟。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美好与温馨,如一段真挚而有温度的人间真情,在或多或少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抚慰着我劳顿而困惑的心灵。有几回在梦里,我依然住在那小屋,屋前屋檐下的水泥路面还是那样灰白洁净,小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依然静待我的开启……还有屋檐上方娇艳的夹竹桃花朵,开出热情而娇羞的模样。

长青的夹竹桃叶片,绿叶丛中三两簇红色花朵,衬以青瓦檐角,便是最入境的写意。让人不禁想起宋人曹勋《夹竹桃花·咏题》的句子:“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4天前,和吴老师的儿子小聚,菜蔬简洁,但食材纯正,野生鳝鱼还是记忆中的味道、时令茄子依旧清香爽口,话题是离不开夹竹桃的,而夹竹桃下的那段人生和故事便开始复苏,如同舌尖上的味觉所勾起的回忆。

于我而言,七载半山岁月,成了我梦里时常萦绕的江清月影,那些远去的惬意时光,是我这辈子走不出去的眷恋与怀想。往事浮起,情思弥漫开来。原来,这带着乡野味道的记忆和怀念便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乡愁。

声明:本文由作者“梅冬”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3351.html

(4)
梅冬的头像梅冬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14:42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17:26

推荐阅读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少年成名,一生一画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千里江山图》的这个作者叫王希孟,一辈子只画了这一幅画,这一幅画流传了1000年,他的老师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就是那个政治能力特别糟糕,但是艺术造诣很高的那个皇帝。 ”靖康之难“其实就是从他这开始的。宋徽…

    2024年6月17日
    1870
  • 汤显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自古以来唯有情关最难过,也最动人。王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歌手,因为她的声音太独特了,她的那个声线特别有辨识度,就是老天提着高压锅喂饭的那种。她前几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歌《致青春》,这首歌的作词人叫窦鹏,他有一个堂哥叫窦唯,关系很微妙啊。 “…

    2024年6月22日
    1.1K0
  • 石榴故事多

    看到石榴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秋季开始成熟的水果之一,入冬后,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石榴果实外表朴实无华,貌不惊人,打开却鲜艳夺目,艳光四射,不禁让人想起武则天赐予它“多籽丽人”的封号。它也是“风骨凝夏心,…

    2022年5月14日
    1.5K1
  • 外婆的烘笼儿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

    2023年1月3日
    1.4K0
  • 天边树若荠

    城市里的树,高高低低地生长着。我们每日在街边走过,或是在街区花园驻足,总会感受到它们的力量:或青翠欲滴,或落叶纷飞;或嫩芽初上,或繁华落尽——我想,它们的故事,和人世间应该并无区别。 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它们的选择?这个问题曾令我思考很…

    2022年11月4日
    1.4K0
  • 父亲,让我这样想你

    我的父亲,长得高高瘦瘦,梳着大背头,总是眉眼温和地笑着,几乎不曾见他和人大声吼过,偶尔批评我们,也是细声慢气讲道理。我12岁那年,父亲忽一日骤然离去。这一别,就是永远,留给我的,是那些淡淡的往事里,悠远而绵长的思念。 父亲年轻时学过画,一手…

    2022年11月5日
    1.2K0
  • 印章的妙用

    笔者自学书法以来,便开始用印章。几十年下来,不论好丑,印章也有一堆,虽未能成齐白石那样的百石富翁,也有好几十方。篆刻家何国勋说,书画家从来不嫌印章多,几乎人人皆用时方恨少。 古时候,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作为取信于对方的标志,《后汉书·祭祀志》中…

    2022年4月26日
    1.6K1
  •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得不到的白月光忘不掉的朱砂痣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前几年有一首歌非常的火,叫《白月光与朱砂痣》。“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朱砂痣久难消,你是否能知道”它的灵感就来自于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的这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也许…

    2024年6月21日
    54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