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爱莲说》传诵千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让世人牢牢记住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语文课堂上,将我的老师讲授予我的这句话,又传授给了我的学生们。
可能是受这些讲授的影响,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间,有不少长于绘画的同学都喜欢用水彩的技法画莲花。“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学生们的画作往往在色彩搭配和整体构图上,极尽“洁”之能事,让整幅图画透射出清新高洁之意来。这当然是对的,每每看到这样的画作,我都会心一笑,难免想到年少时的自己。那时候瞳孔里的世界,非黑即白,那么纯粹,莲花的“不染”,几乎成了做人处事的唯一标准,落笔到画作上,除了关注莲之色彩和姿态,与之相配的池塘也往往是几尾活泼灵动的鱼,清爽有趣。
而今,当我向中年进发,每每再看学生们画作中的莲花,总感觉缺少了什么。真正的莲花,或许不像画作中那样干干净净,现实生活的那朵朵菡萏之中,往往会沾着些许泥土,或是三三两两的青苔。有段时间,我在中文大学的公园里观赏莲花,发现那夏夜之中的莲花,并不寂寞,它的周围,有蜗牛在产卵,有青蛙在敲鼓,有水蛇偶尔甩着尾巴溅起的水花,还有不知名的螺蛳把道场做在硕大的荷叶上。我心中暗想:莲花真正的妙处,应该不是其“孤洁的勇士”那样的人生姿态,而是在于,它与世无争地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忍受环境的嘈杂和尘世间掉落在纯粹的事物上面的那一层灰。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应该期待用这样的人生体悟去衡量学生的画作。毕竟,在青春的花季里,对莲之高洁的欣赏和追求,是必不可少的种子,应该在师者的引导下,深深地埋在日渐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中。这既是师者的责任,也是师者的价值。但是,我或许会在下一次讲述《爱莲说》时,尝试让学生们去理解莲花的高贵,并不在于孤芳自赏和玉洁冰清,而是在于能够与周围的环境乃至生命的际遇,互相唱和,和谐共生。那应该不是“同流合污”,而是一份忍耐和宽宏。人生的妙处也正在于此。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乘扁舟一叶在莲花丛中穿行,莲花在月色里睡去,流露着难以言说的美,似乎把一湖心事掩藏起来。我躺在船头,摘一片莲叶遮面,感受到莲的清香,更有天地宇宙的静谧与阔达。或许,莲教会我们的,就是内心里与喧嚣的世界远些,再远些,让那份高洁与纯粹渗入身心,即便身在闹市和漩涡,亦与外在的形式无关吧。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