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封面图片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瘟疫。“千门万户瞳瞳日”,家家户户都沐浴在朝阳的光照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七绝诗,每句只能有七个字,所以诗人就做了省略。“总把新桃换旧符”完整的说法应该是: 都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桃符是何物?一到过年,很多人家的门上就会贴上喜庆的春联,春联就是从桃符演化来的。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长方形木板,挂在大门上,左右各一块。古人认为桃木有辟邪的功能,鬼怪一看就害怕。桃符上最初还画着神人的图像,很是威武。神人是兄弟俩,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主要特长就是捉鬼,捉到之后就用绳子把鬼五花大绑,送去喂老虎。所以天下的鬼见了这两位神人就哆嗦,而百姓却热爱他们,把他们当作门神,帮着镇宅。也有的人家觉得画像太麻烦,干脆就把他俩的名字刻在桃符上,同样可以镇邪驱鬼。到了春节,家家辞旧迎新,两块桃符在门上挂了一年也旧了,人们就把它们摘下来,换上新的。

百姓觉得桃符上画上神人或刻上他们的名字都挺好,可文人就想干点儿更有创意的事儿,什么呢?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的君主孟昶在除夕那天让手下的学士在桃木板上题词,打算挂在自个儿卧室门口,学士题好之后,孟昶觉得不满意,于是自己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从此,题桃符就演变成写春联了。由于纸张的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了桃木板。

传说,对春联的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可他做了皇帝之后却很喜欢搞搞文化工程。在定都金陵的除夕,朱元璋就传旨,要求从公卿大臣到平民百姓,每家都得在大门上贴春联。大年初一一大早,朱元璋漫步于大街小巷,欣赏着各种春联,忽然发现有一家门上空空的,啥也没贴,就把主人找来问话,主人为难地表示自己是杀猪的,也帮人阉猪,不会写字。朱元璋一听,大笔一挥,一副春联写成:“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前句说杀猪,后句说阉猪,既贴切又有气势。朱元璋写春联靠的是迸发的灵感,可有的时候琢磨来琢磨去,反而写不出好对子。有个故事说某人冥思苦想了一副好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可又一想: 人增寿,这寿被人家增去岂不是亏了,要增也得增在自个儿老妈身上,于是把上联改成“天增岁月娘增寿”。春联要对仗,这“娘”跟“福”显然不对仗,于是此人得意地把下联也改了。改好的春联往大门上一贴:“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文/李晓愚 图/黄钺《春帖傭书》

推荐阅读:

“诗”中说新年!与新年有关的古诗词精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4)
得到铁粉的头像得到铁粉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16:54
下一篇 2023年4月6日 11:27

推荐阅读

  • 《洛神赋图》背后的爱情故事

    曹植他写过一篇《洛神赋》的文章。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叫曹丕。曹操死之后,曹丕逼汉献帝让位,他自己就建立了魏国。但是曹丕就比较妒忌他的那个弟弟曹植,弟弟比较有才华,又有政治抱负,他就害怕他的弟弟威胁他的皇位。当时曹植听到他自己的亲…

    2024年6月18日
    866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1.9K0
  • 乐观面对生活

    在我们的圈子里,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一直以来都是郁郁寡欢,好像很少见过他开心的时候,就算遇到开心的事情,情绪价值也是处于低状态,似乎认为这并不值得,有什么好开心的。而一旦遇到一些稍微不顺心的事情,他就会愁眉苦脸,整天唉声叹气。我们常常开解他…

    2022年8月2日
    2.0K0
  • 盛开的凤仙花

    很久以后,才知道指甲花就是凤仙花。 从小喜欢花,可能与住在老家后面的马来人有很大关系,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品种各异的鲜花。马来人是超级爱花的民族,至今犹坚持住在残旧的木屋而不愿迁移到政府为他们所建的整齐有序的高楼组屋。为了种花植树宁愿贴近土…

    2024年7月10日
    1.3K0
  • 《送别》悲歌的来龙去脉

    李叔同1914年创作了《送别》一曲。歌词为下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

    2022年4月29日
    2.5K0
  • 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

    今天谈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课题,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生走的多少路都会化成坦途。这是在一次阅读中感悟到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格,也是多么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境界。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

    2022年4月17日
    1.7K2
  • 母爱麦芽糖

    小时候生活艰苦,同村的小朋友和我一样,都没零食吃。但为了让我解馋,每隔上一段时间,母亲就会给我做麦芽糖。麦芽糖吃起来不是特别甜,我却异常高兴和快乐,心里就像喝了蜜。 母亲先将小麦浸泡,待发芽三四厘米长,把麦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

    2022年5月28日
    2.1K1
  • 写意水墨画

    我以前画油画,后来转画国画。好友陈永康是岭南派画家,他建议我取法王雪涛大师,王雪涛乃一代花鸟名家,曾师从齐白石多年,他的小写意花鸟画另辟蹊径,闯出自己一番天地。我师法王雪涛,确获益良多。王雪涛有弟子肖朗,肖朗青出于蓝,虽未必胜于蓝,却也写出…

    2022年11月5日
    2.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