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封面图片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瘟疫。“千门万户瞳瞳日”,家家户户都沐浴在朝阳的光照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七绝诗,每句只能有七个字,所以诗人就做了省略。“总把新桃换旧符”完整的说法应该是: 都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桃符是何物?一到过年,很多人家的门上就会贴上喜庆的春联,春联就是从桃符演化来的。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长方形木板,挂在大门上,左右各一块。古人认为桃木有辟邪的功能,鬼怪一看就害怕。桃符上最初还画着神人的图像,很是威武。神人是兄弟俩,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主要特长就是捉鬼,捉到之后就用绳子把鬼五花大绑,送去喂老虎。所以天下的鬼见了这两位神人就哆嗦,而百姓却热爱他们,把他们当作门神,帮着镇宅。也有的人家觉得画像太麻烦,干脆就把他俩的名字刻在桃符上,同样可以镇邪驱鬼。到了春节,家家辞旧迎新,两块桃符在门上挂了一年也旧了,人们就把它们摘下来,换上新的。

百姓觉得桃符上画上神人或刻上他们的名字都挺好,可文人就想干点儿更有创意的事儿,什么呢?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的君主孟昶在除夕那天让手下的学士在桃木板上题词,打算挂在自个儿卧室门口,学士题好之后,孟昶觉得不满意,于是自己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从此,题桃符就演变成写春联了。由于纸张的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了桃木板。

传说,对春联的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可他做了皇帝之后却很喜欢搞搞文化工程。在定都金陵的除夕,朱元璋就传旨,要求从公卿大臣到平民百姓,每家都得在大门上贴春联。大年初一一大早,朱元璋漫步于大街小巷,欣赏着各种春联,忽然发现有一家门上空空的,啥也没贴,就把主人找来问话,主人为难地表示自己是杀猪的,也帮人阉猪,不会写字。朱元璋一听,大笔一挥,一副春联写成:“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前句说杀猪,后句说阉猪,既贴切又有气势。朱元璋写春联靠的是迸发的灵感,可有的时候琢磨来琢磨去,反而写不出好对子。有个故事说某人冥思苦想了一副好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可又一想: 人增寿,这寿被人家增去岂不是亏了,要增也得增在自个儿老妈身上,于是把上联改成“天增岁月娘增寿”。春联要对仗,这“娘”跟“福”显然不对仗,于是此人得意地把下联也改了。改好的春联往大门上一贴:“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文/李晓愚 图/黄钺《春帖傭书》

推荐阅读:

“诗”中说新年!与新年有关的古诗词精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4)
得到铁粉的头像得到铁粉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16:54
下一篇 2023年4月6日 11:27

推荐阅读

  • 写给心累的自己

    如今,越来越多人抱怨活得累,但又说不出累的原因,既似心累,又似身体累,好像又什么也不是,不管怎么休息,都无法消除那种充塞于四肢百骸的沉重感觉。有人归因于现代的“丧”,也有人认为是社会压力太大导致的精神焦虑。我觉得这种找不到来由的“心累”,很…

    2024年6月14日
    5360
  • 琼瑶遗书原文及《当雪花飘落》文字版

    琼瑶遗书原文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渐渐摆脱了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走了!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

    2024年12月4日
    1.3K0
  • 老家的年味

    已在城市里过了许多个年。每每过了除夕,便向往着老家,总认为乡间的春节才叫春节,那滋味,城里是找不着的。 前些年的某个正月,头两天阴湿寒冷。原打算初二回老家,至初三上午方起程。高速路上,你超我赶,车子如过江之鲫,甚是浩荡。多少蜗居城里高楼和豪…

    2023年2月16日
    1.4K0
  • “花中西施”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既高贵孤傲、心向净土,又安身立命、坚韧质朴,被誉为“花中西施”,是世界植物学界公认的“高山木本花卉之王”,它与报春花、龙胆花合称“世界三大高山天然花卉”。高山杜鹃属木本植物,多为常绿灌木或落叶灌木,也有小乔木,树高2-10米,无论丛…

    2022年8月2日
    2.5K0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7970
  • 执笔宜松或宜紧?

    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学执笔,执笔对写好字当然非常重要。常有初学者会问,执笔要用力吗?即是要抓紧些吗?自古以来,作书时执笔松些好还是紧些好?可谓众说纷纭。 宋代苏东坡在其“书论”中曾说到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

    2022年4月26日
    1.6K0
  • 印章的妙用

    笔者自学书法以来,便开始用印章。几十年下来,不论好丑,印章也有一堆,虽未能成齐白石那样的百石富翁,也有好几十方。篆刻家何国勋说,书画家从来不嫌印章多,几乎人人皆用时方恨少。 古时候,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作为取信于对方的标志,《后汉书·祭祀志》中…

    2022年4月26日
    1.7K1
  • 话说打油诗

    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是Yi情居家导致无聊有闲,小狸的微信朋友圈里,最近有好几个人开始“写起诗来”。而且是古诗多于新诗,短短的,颇整齐,但认真看看,就会发现严肃的“古诗”外衣下,基本都是“段子”的内核,用一个专业的词汇叫:“打油诗”。 打油诗…

    2022年5月30日
    1.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