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宜松或宜紧?

梁君度:执笔宜松或宜紧

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学执笔,执笔对写好字当然非常重要。常有初学者会问,执笔要用力吗?即是要抓紧些吗?自古以来,作书时执笔松些好还是紧些好?可谓众说纷纭。

宋代苏东坡在其“书论”中曾说到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王羲之料定献之长大之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世。王羲之从王献之手中突然拽笔,未能令其脱手,可知献之执笔用力,握之甚紧,而王羲之便据此认为献之日后必定成名,换言之,便是王羲之认为要写好字,执笔宜用力,宜紧。

然而苏东坡并不认为执笔用力就写得出好字,他说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他认为王羲之看重王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王羲之突然乘其不备而拽笔,其意开始并未必在专注于执笔。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

执笔紧的目的是握住笔管,使臂腕的力量传到毫端,笔画不至于纤弱无力。但执得过紧,必使指僵腕死,运笔拘谨板滞,笔墨线条缺少灵动的变化。所以,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笔在执紧的同时,也要自然宽舒,这样才能用笔率真有变。

有些人以为执笔用力,写出来的字便有力,这是谬论。字是否有力,在于运笔而不在于执笔是否用力。

现代书圣林散之先生提出︰执笔要松紧活用。紧中有松,松中有紧。紧是为了稳,松是为了活,太紧则僵,太松则软。关键在于灵活自如。

宋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就是说字要写得好,重要的是会用笔。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548.html

(3)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56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14:01

推荐阅读

  • 花的易感与心动

    花如其人,人更胜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等花卉,既是人的易感本体,更是心动寄托。青年时读《聊斋志异》,对其中牡丹花仙的《葛巾》篇章记忆犹新。故事中的葛巾自称曹国夫人之女,带有一种奇异的牡丹花味:“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体”、“纤腰盈掬,…

    2022年5月10日
    1.8K0
  • 生活不在别处

    和年轻朋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到假期一定要好好出去旅游一番,要去看看世界的大好河山,去走走自己想要走的风景。然而这样的兴奋似乎只在一瞬间,这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很快就会被他们用叹息浇灭,工作实在太忙了,忙完这阵子肯定会有下一阵子的事情…

    2022年4月20日
    1.6K0
  • 写意水墨画

    我以前画油画,后来转画国画。好友陈永康是岭南派画家,他建议我取法王雪涛大师,王雪涛乃一代花鸟名家,曾师从齐白石多年,他的小写意花鸟画另辟蹊径,闯出自己一番天地。我师法王雪涛,确获益良多。王雪涛有弟子肖朗,肖朗青出于蓝,虽未必胜于蓝,却也写出…

    2022年11月5日
    2.0K0
  • 为什么李清照会笑话王安石的词?

    李清照在你心目中,肯定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但你也许不知道,她其实是宋代的文艺理论家,她的《词论》是一篇研究词学的重量级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李清照举例说,王安石和曾巩都是文学大师,但他们填出来的词往往惹人笑话。李清照为什么会笑话他俩呢?因为李清…

    2023年2月6日
    1.9K0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少年成名,一生一画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千里江山图》的这个作者叫王希孟,一辈子只画了这一幅画,这一幅画流传了1000年,他的老师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就是那个政治能力特别糟糕,但是艺术造诣很高的那个皇帝。 ”靖康之难“其实就是从他这开始的。宋徽…

    2024年6月17日
    3390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8450
  • 人生自当逍遥游

    在书上看到这句话,人生自当逍遥游,这是一种多么乐观、多么坦然的人生态度。 我们总是期望着能过得轻松自在,虽然心里是这么想,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会患得患失,会顾这顾那;真的想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牵绊,这又怎么能算得上坦然?…

    2022年11月4日
    1.7K0
  • 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

    今天谈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课题,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生走的多少路都会化成坦途。这是在一次阅读中感悟到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格,也是多么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境界。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

    2022年4月17日
    1.6K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