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叉叉走了。那只耳聋、眼花、哮喘,又有严重心脏病的14岁老狗叉叉,在燕婷托我照顾它的第十天,在一阵剧烈的喘息之后终于离开了。叉叉走的时候,安静地趴在我给它新换的地毯上,脑袋枕着自己的前爪,长长的耳朵把脸盖住,像它小时候熟睡的样子。

我冷静地把身体还很柔软的叉叉用它睡觉时垫的小毯子包起来,放入我接它来家的时候它睡过的提箱,想让它睡在自己熟悉的箱子里安葬。我在通知了燕婷之后又改了主意,将叉叉抱出来,装进纸箱里,摘了一些盛开的鲜花放在它的身上,然后到后花园的天堂鸟树下挖了一个深深的坑,把叉叉葬下去。

第一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爱着的动物在眼前死去,生命瞬间从眼前消失,心里大抵是痛到麻木的,因此在处理叉叉的后事时我一直是冷静的、机械的。其间叉叉的眼睛一直没有闭上,我给它擦干净身体,将它装进提箱,再由提箱换到纸箱里,一直都在自责,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它,才导致它“死唔眼闭”……直到挖好坑,把装叉叉的纸箱放进去,盖土之前,看它最后一眼的时候,才发现它的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安详地闭上了。

我便一下子释然。后来和燕婷说起,哭亦哭得安心。我想,叉叉最后把眼睛闭上,应该是很喜欢我给它安排的让它长眠的地方,在那棵天堂鸟树的旁边我种了一大片绣球花,旁边还开着一树艳丽的勒杜鹃和几朵粉红的玫瑰花,风吹过的时候有好闻的花香。叉叉安眠于此,大抵就是浪漫的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笔下的“诗意的栖居”。

从前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心的时候,不喜欢混凝土的冰冷,不喜欢人群的拥挤,我总是爱一个人在工作日开车去东部的海边,去看海边的那片墓园,那里就算是在节假日也是人烟稀少的。当然,墓园里的坟墓亦全是水泥和石头建成的,但因为它们在海边,眼前除了海便是山,除了海风轻拂便是阳光轻抚,与活在城市中心的人们相比,那些埋在坟墓里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诗意的栖居了。

年纪渐渐地大了,常常会和同样年纪的亲友们一起聊身后事,亦有一些人早早为自己做了安排。一次和家中亲戚去看他们买下的将来可以寄放骨灰的“地宫”,只见“宫”内金碧辉煌,佛音缭绕,放骨灰盒的格子间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我不禁笑:这地方,将来“进宫”了,和隔壁邻居打麻将倒是方便。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写的“诗意的栖居”时说:“正是诗意首先使人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并因此使人进入居地。”燕婷和马丁海德格尔一样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提醒我将叉叉用纸箱埋葬的理由,是因为纸箱和叉叉一样能够在土中降解,不久后它们都会化为泥土,进入大地,最终属于大地。而叉叉自是有灵性的,它一直“死不瞑目”,在我将它装入纸箱,把鲜花环绕在它身边之后,才安心闭上眼睛。

我们在现代科技和钢筋水泥的重压之下,总是向往诗和远方,无法去远方的时候都期盼“诗意的栖居”,然而最后大家都会去很远的远方,希望那时候每个人都能够在一棵天堂鸟树下,回归大地,抵达我们终极的诗意栖居。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12
下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41

推荐阅读

  •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总是会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感恩的心,说明这个人的大脑和心灵都非常敏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高超的感受力和高尚品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感恩。 个人认为无论是谁,都要有感恩之情。感恩,说明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份情义,如果…

    2022年4月19日
    2.7K0
  • 花草亦可果腹

    春天的脚步愈来愈远,本呆这“为食”的吃货愈来愈魔怔。 在朋友圈看到师姐千里烟种了栀子花,赶紧在后面跟帖:“栀子花可以炒鸡蛋吃呀”。又见另一同学李贤发了家里初开的茉莉花,我又赶快告诉她:“快把茉莉花摘了泡茶,或者做沙律呀”…… 客人走后,拖延…

    2022年4月28日
    1.6K0
  • 母爱麦芽糖

    小时候生活艰苦,同村的小朋友和我一样,都没零食吃。但为了让我解馋,每隔上一段时间,母亲就会给我做麦芽糖。麦芽糖吃起来不是特别甜,我却异常高兴和快乐,心里就像喝了蜜。 母亲先将小麦浸泡,待发芽三四厘米长,把麦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

    2022年5月28日
    2.0K1
  • 再谈肌肉崇拜

    我的同事李至颖博士要做一次关于健身的沙龙。有鉴于他拥有完美的身材,明显的八块腹肌和二头肌,邀请他做分享的主办者显然是为了让他分享有效的身材管理方法。但是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学术沙龙,仅仅去谈论塑形所需要的训练以及如何做到合理的摄入卡路里是远远…

    2022年7月14日
    2.4K0
  • 花的易感与心动

    花如其人,人更胜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等花卉,既是人的易感本体,更是心动寄托。青年时读《聊斋志异》,对其中牡丹花仙的《葛巾》篇章记忆犹新。故事中的葛巾自称曹国夫人之女,带有一种奇异的牡丹花味:“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体”、“纤腰盈掬,…

    2022年5月10日
    1.8K0
  • 《弟子规》(训蒙文)全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下面是词多多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训蒙文)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弟子规》(训蒙文)全文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

    2022年10月31日
    2.5K0
  • 为什么李清照会笑话王安石的词?

    李清照在你心目中,肯定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但你也许不知道,她其实是宋代的文艺理论家,她的《词论》是一篇研究词学的重量级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李清照举例说,王安石和曾巩都是文学大师,但他们填出来的词往往惹人笑话。李清照为什么会笑话他俩呢?因为李清…

    2023年2月6日
    2.0K0
  • 外婆的烘笼儿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

    2023年1月3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