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叉叉走了。那只耳聋、眼花、哮喘,又有严重心脏病的14岁老狗叉叉,在燕婷托我照顾它的第十天,在一阵剧烈的喘息之后终于离开了。叉叉走的时候,安静地趴在我给它新换的地毯上,脑袋枕着自己的前爪,长长的耳朵把脸盖住,像它小时候熟睡的样子。

我冷静地把身体还很柔软的叉叉用它睡觉时垫的小毯子包起来,放入我接它来家的时候它睡过的提箱,想让它睡在自己熟悉的箱子里安葬。我在通知了燕婷之后又改了主意,将叉叉抱出来,装进纸箱里,摘了一些盛开的鲜花放在它的身上,然后到后花园的天堂鸟树下挖了一个深深的坑,把叉叉葬下去。

第一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爱着的动物在眼前死去,生命瞬间从眼前消失,心里大抵是痛到麻木的,因此在处理叉叉的后事时我一直是冷静的、机械的。其间叉叉的眼睛一直没有闭上,我给它擦干净身体,将它装进提箱,再由提箱换到纸箱里,一直都在自责,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它,才导致它“死唔眼闭”……直到挖好坑,把装叉叉的纸箱放进去,盖土之前,看它最后一眼的时候,才发现它的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安详地闭上了。

我便一下子释然。后来和燕婷说起,哭亦哭得安心。我想,叉叉最后把眼睛闭上,应该是很喜欢我给它安排的让它长眠的地方,在那棵天堂鸟树的旁边我种了一大片绣球花,旁边还开着一树艳丽的勒杜鹃和几朵粉红的玫瑰花,风吹过的时候有好闻的花香。叉叉安眠于此,大抵就是浪漫的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笔下的“诗意的栖居”。

从前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心的时候,不喜欢混凝土的冰冷,不喜欢人群的拥挤,我总是爱一个人在工作日开车去东部的海边,去看海边的那片墓园,那里就算是在节假日也是人烟稀少的。当然,墓园里的坟墓亦全是水泥和石头建成的,但因为它们在海边,眼前除了海便是山,除了海风轻拂便是阳光轻抚,与活在城市中心的人们相比,那些埋在坟墓里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诗意的栖居了。

年纪渐渐地大了,常常会和同样年纪的亲友们一起聊身后事,亦有一些人早早为自己做了安排。一次和家中亲戚去看他们买下的将来可以寄放骨灰的“地宫”,只见“宫”内金碧辉煌,佛音缭绕,放骨灰盒的格子间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我不禁笑:这地方,将来“进宫”了,和隔壁邻居打麻将倒是方便。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写的“诗意的栖居”时说:“正是诗意首先使人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并因此使人进入居地。”燕婷和马丁海德格尔一样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提醒我将叉叉用纸箱埋葬的理由,是因为纸箱和叉叉一样能够在土中降解,不久后它们都会化为泥土,进入大地,最终属于大地。而叉叉自是有灵性的,它一直“死不瞑目”,在我将它装入纸箱,把鲜花环绕在它身边之后,才安心闭上眼睛。

我们在现代科技和钢筋水泥的重压之下,总是向往诗和远方,无法去远方的时候都期盼“诗意的栖居”,然而最后大家都会去很远的远方,希望那时候每个人都能够在一棵天堂鸟树下,回归大地,抵达我们终极的诗意栖居。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12
下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41

推荐阅读

  • 陪伴和问候,让岁月温柔

    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必定会少不了感慨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从孩童时代或同窗岁月就已经一起玩,到现在十几二十年,一下子好像飞过去了。岁月多么无情,容不得我们同意或不同意,就已经在我们的容颜上留下沧桑的痕迹。回首岁月,让我们感到最幸福…

    2022年4月20日
    1.6K0
  • 人生凭阑处,最爱是”长沙“

    生命中3个关于“长沙”的地方,都成了我的最爱。 东涌的长沙泳滩,是儿时最常去的看日落的海边地点。记忆中的第一次是四五岁的年纪,父亲带全家去露营。夕阳西下,海风习习,我在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海浪的声响,年幼的心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偷走了。稚嫩的眼…

    2022年4月25日
    1.4K0
  • 夹竹桃下的青瓦房

    半山有一棵夹竹桃,夹竹桃下有两排青瓦房,东北角围墙边有一间小厨房,厨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的时候,就是人间最温馨而美好的时节。 山上有块麦地是我家的。每到麦收时节,我总是禁不住望一望开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和夹竹桃下的小屋,那里住着学校里最美的女…

    2022年5月10日
    1.8K0
  • 《灰姑娘》童话故事完整版

    从前,有一个富人的妻子得了重病,在临终前,她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叫到身边说:“乖女儿,妈去了以后,会在九泉之下守护你,保佑你的。”说完,她就闭上眼睛死了。 她被葬在花园里。小姑娘是一个虔诚而又善良的女孩,她每天都到她母亲的坟前去哭泣。不久,她爸…

    2022年6月13日
    29.2K1
  • 菌子的味道

    雨季是一段令多数人烦恼的时光,但对于“为食”的吃货来说,却是一段令人胃口大开的好时光。因为,雨季是多数可口的菌子生长旺盛的时期,因此,在很多吃货口中雨季便被称为菌子季。 素食已久的本呆自然是爱吃菌子的。大多的朋友以为我是因为吃素才爱吃菌子,…

    2022年4月24日
    1.4K0
  • 躺着读书

    当意识到快要陷入俗世的泥淖时,我决定悬崖勒马。回望彼岸,读书,是唯一适合我的方式。再奢侈一点,便是躺着读书了。 3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起步晚,但我并不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曾经在张爱玲的文章里读到一句话,意思是说30岁以后的人都是有故…

    2022年4月29日
    2.5K0
  • 外婆的烘笼儿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

    2023年1月3日
    1.5K0
  • 人生要学会留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把时间塞得满满的,也似乎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于工作,但到最后却感觉收获很小,跟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种感受在年轻的创业者身上特别多见。因为普遍的年轻创业者都是志存高远,他们想要在最好的年龄里打拼…

    2022年4月17日
    1.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