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椿萱并茂间

爱在椿萱并茂间

不知不觉地又过了一个母亲节。

疫情还未结束,这个母亲节,女儿依旧不在身边,只在地球的另一端发来电子问候和拥抱,又通过网络为我订购了康乃馨。

作为一个虔诚的吃货,心里对孩子的思念之情与对美食热爱的分量是不相上下的。看到花,先想到在西方被当作母亲花的康乃馨可以泡茶,但吃起来没有营养价值,味道亦是乏善可陈,便只能作欣赏用。而在千年以前的中国就已是母亲花的萱草则不同了。

西方的节日里有母亲节,亦有父亲节,中国人似乎一直没有刻意地去为父亲和母亲们单独择日庆祝,中国古人对父母的爱都很婉转地藏在“椿萱并茂”里。旧时孩子远行,有“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的感叹,不过,此处的“椿”并不是吃货们喜爱的香椿,而是《庄子·逍遥游》里写到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臭椿树,是不能吃的。

天下的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区别大抵就在于,母亲为孩子的付出会比父亲多一点,因此,苏东坡的诗中会写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此处的“芳心”当然不是少女“芳心大乱”的心,而是指母亲爱孩子的一颗心。萱草亦名忘忧草,据说古时的孩子离家远行前会在母亲的住处种下萱草,希望自己不在身边的时候母亲能够减轻烦恼,睹花思人的时候可以忘忧。

代表父亲的臭椿虽长寿,却不能吃,而代表母亲的萱草,后来俗称为黄花菜的母亲花是可以吃的。黄花菜最初虽是孩子种来安慰母亲的,但久而久之,“慈母倚堂前,不见萱草花”却更是加深了母亲对远行的孩子的思念。千年过去,萱草亦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地年年生发,既寄托了千年来母亲对孩子不变的思念,吃起来亦是十分美味的。

我的父亲在他的大院子里沿着菜地边缘种了一大圈的萱草,每逢初夏时节,花儿们次第开放起来,院子便像被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圈,在花儿的清香里有着一种梦幻的美。他的吃货孩子当然是不会辜负花儿们短暂的美丽年华的,孩子们一回家,父亲的黄花菜便从菜地到餐桌,有了最好的去处。

大家最爱吃的是黄花菜做的川汤肉。黄花菜在花蕾开始泛着橘黄但又还未开放的时候摘了吃最好,新鲜的花儿虽有一些微毒,但摘去花蕊,用清水泡过之后便能去除毒性,切成小片的瘦肉用姜蒜、生抽、豆瓣酱和番薯淀粉腌出香味,和泡好的黄花菜一齐放入开水锅里滚上几分钟,起锅时加上葱花、陈醋、红油……一盘漂亮的酸辣可口的川汤肉立马令人垂涎欲滴,食之,有夏天的清爽,也有母爱的温暖。

雨季去了又来,我在后园种下的几丛萱草亦郁郁葱葱地长了起来,有几株已经在这个母亲节来临之前抽出了花剑,静静地等着花开。花儿虽然不是远行的女儿为我种下的,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心却是千古不变的。

臭椿不能吃,但有八千年春、八千年秋,给孩子的庇护是长远的,而萱草,眼观为思念,进食可温饱,是孩子给母亲的爱,更是母亲对孩子的爱。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6)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18:27
下一篇 2022年5月14日 11:56

推荐阅读

  • 童年的慢时光

    一盏昏黄的灯泡挂在厨房的门口,灶膛里的火苗在夜色中扑闪,厨房在火苗的跳跃中,似乎比别处敞亮许多,我看见墙壁上挂着笼屉布,旁边还有奶奶做饭时常系在腰间的碎花围裙。 院子里传来了奶奶轻微的咳嗽声,紧接着奶奶慢慢地走进了厨房,她手里端着一个用秫秸…

    2024年4月26日
    5530
  • 大学城北

    我居住的下沙由一条高架分割成两个区域,一块是大学城南、一块是大学城北。城南相对比较热闹,有很多大学。城北以前是荒地,只有在与海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Outlet。 昨天去那边看朋友,才发现此处现在已经盖满了大楼。不过它显然是一个纯住宅区。所有的…

    2022年4月25日
    1.3K0
  • 再谈肌肉崇拜

    我的同事李至颖博士要做一次关于健身的沙龙。有鉴于他拥有完美的身材,明显的八块腹肌和二头肌,邀请他做分享的主办者显然是为了让他分享有效的身材管理方法。但是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学术沙龙,仅仅去谈论塑形所需要的训练以及如何做到合理的摄入卡路里是远远…

    2022年7月14日
    2.2K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1.5K0
  • 正字的迷惑

    读破万卷书,也难保不会写错字,有句谚语十分有趣,就是:“读书读得多,料字写成科”;读书读得更多,岂不是更加容易“皱字写成雏”?所以十年窗下的老书生,稍不留神,笔误也是常有的事,就算写对了的字,有没有用错,又是汪洋字海中矗立的另一座烟雾迷蒙的…

    2022年5月26日
    1.6K0
  • 苏永安的书法观

    苏永安先生人称苏公子,如果他仅仅是成功的商人,我不会称他苏公子,之所以认同他这称谓,是因为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苏公子不是书法家,工作之余,只醉心于音乐,但与他谈论书法,竟发现他对书法的认识有独到之处。 苏公子认为︰传统中国书法无非是篆、隶…

    2022年7月14日
    1.8K0
  • 生活处处是精彩

    每日里上班下班,一日三餐、简单平实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波澜不惊,却真实得触手可及。工作之余的生活,亦随着人生的不同脚步,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毕业伊始,工作之余,我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也曾在自考路上奋勇直前。那段与书香为伴的晨读晚诵…

    2024年6月14日
    3250
  • 为什么李清照会笑话王安石的词?

    李清照在你心目中,肯定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但你也许不知道,她其实是宋代的文艺理论家,她的《词论》是一篇研究词学的重量级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李清照举例说,王安石和曾巩都是文学大师,但他们填出来的词往往惹人笑话。李清照为什么会笑话他俩呢?因为李清…

    2023年2月6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