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流行一个故事:
某日严阳尊者来参拜赵州大师,赵州大师是一位有道禅师。
严阳尊者一见到赵州大师便说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将”在这里解作“拿”。严阳尊者认为,自己空无一物(不光是手上空空,心灵也是空空的),已达到很高的境界,难道还要修禅吗?
赵州大师严肃地对严阳尊者说,你既然说“一物不将来”,说明还没有真心放下。
严阳尊者不明所以。
赵州大师认为严阳尊者如果真正放下,就不必介意人家对他是否放下的看法。说明他还没真正放下。
赵州大师说道:“放不下担起来。”
赵州大师觉得严阳尊者还没有“看破”,换言之,他还没有达到真正“一物不将来”的境界。
赵州大师意喻,既然你放不下自己那自以为是的意念,那你就把自己这个意念挑起来。
严阳尊者听罢,恍然大悟。
“看破”的歇后语是“担起奉献”。
从禅理而言,放下不是放弃一切,而是砍掉枝蔓,放下不该有的执着和痴迷,回归人的本心性,这也是禅的经典理论——“色即是空”的含义。(吴言生:《生活中的禅机》,下同)
在《涅槃经》有“皮肤脱尽,唯有一真实。”所谓脱胎换骨也——当繁华虚表除掉,真正的面目——本心真性就会出来。
在禅宗界流行一个经典传说——
道信禅师某日前往参拜三祖僧璨禅师。
他对三祖僧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总感到浑身不舒服,似乎有什么东西把我束缚住,心里很不踏实,竟天患得患失,心神恍惚,不知师父可否给我一个解脱法门?”
僧璨禅师问道︰“你想想谁束缚了你?”
道信沉思了一会,如实回答:“没有什么人束缚我呀!”
僧璨笑答:“既然你明白没有人束缚你,你已经解脱了。”
道信听罢憬然而悟,一身轻松。
由上可知,我们的自我束缚和解脱完全源于自己的心态。
正如《楞严经》说:“缚脱无二”,说明束缚和解脱全靠自己的心态,与人无尤。(《学禅》,之十二)
文/彦火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