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担面的奇功

担担面的奇功

人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很奇妙,很意想不到!小时候住大磡村飞机库,再往前另外有小村叫上元岭、下元岭。先父在上元岭的大观片场工作,下元岭侧是小村的市集,那里有街市摊档,有不少小店铺、小士多,还有印象很深刻吃担担面的地方叫“咏藜园”。我也不知为何几岁便对这地方印象那么深刻,尽管我等了很久,妈妈和阿姨才第一次带我去吃担担面,第一口面的感觉至今印象仍在,花生虾米蓉在面上边,第一箸捞上来的面香味涌上来,好吃到不得了!之后也吃过两次,我们便搬家了。

长大后,一直到我去了一家杂志社工作,那些日子和同事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常常在公余结伴到处找好吃的东西,兜兜转转同事带我回到仍是铁皮屋的“咏藜园”,听他们介绍这间美食的历史!哈哈!他们不知我几岁便吃上了这铁皮屋内的名牌担担面!

之后铁皮屋拆了,上下元岭村也没有了,“咏藜园”其后也上楼,去了红磡,知道它开始蓬勃发展,但我只心仪过往的它,没有特意再去,直至我的旧上司带我去红磡食“咏藜园”担担面,让我遇上我食她家的担担面时,她还未出世,而当今已是它的大当家的杨太!之后陆续有机会和杨太聚会,她忙到每天只睡4小时仍逼出时间,安排我们数年一聚吃她店内的精彩美食。

去年因为各种原因,杨太被迫留港,馋嘴的我们又有机会了,先来一局与小凤姐徐小凤、黄淑仪等在她那里共聚,再来司棋姐李司棋和我们一局,杨太都热情款待,尽试她和大师傅一起设计的新菜色,每次都有惊喜!

最近无时闲的杨太又有新搞作,她的咏藜园饮食集团将在观塘YM2裕民坊新商场开新店“千岁担担面”、“蒸益求蒸”,为吸引民间厨艺高人达成晋身老板心愿,特意举办“高手在民间”、“英有用武之地”活动,招聘厨艺高手。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创业机会,能够与品牌合作,能将个人厨艺发扬光大,不用资金当老板!杨太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便由担担面开始!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林爽儿的头像林爽儿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4:05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4:11

推荐阅读

  • 小铭的北大梦

    去年冬天,小铭忽然郁闷起来。课堂上,一向乐于主动的他,成了哑巴。那天,当他把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得干巴巴的,他的好朋友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小铭,你把那色彩丰富的秋天都读成瘦瘦的冬天了!”小铭听了,勉强露出了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 作为老师,…

    2022年7月14日
    1.7K0
  • 春日迟迟好读诗

    每个学期快结束的那段时间,都会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现代汉语的表达不是更好吗?”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发邮件大吐苦水:“我们用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把课本上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什么考卷的题目,又常常不在这背诵的范围里?那我们…

    2022年5月10日
    1.6K0
  • 志莲净苑游记

    农历正月初三,天蓝如洗,宗豪兄驾车载我去志莲净苑。由山门入园。山门在阳光下越发庄严肃穆,鎏金黄闪闪发亮,一如“山门”象征明灯之寓意,正正指引众生走向解脱之道。宗豪兄笑称︰“人活一世,俗务缠身,俗物亦不少,烦恼因欲而生,想要解脱,先要放下欲,…

    2023年2月2日
    2.2K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1.6K0
  • 北京鼓楼

    20年前,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去北京游玩。7月的黄昏,夕阳喋血,天高云淡,我在地安门外的护城河边,猛然听见钟声和鼓声交替响起。那钟声,悠扬浑厚,似参悟了世间轮回妙处的智慧长者;那鼓声,穿透力极强,带我的思绪飞向那邈远的苍穹。 我下意识地抬…

    2022年11月4日
    2.3K0
  • 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

    朋友说,他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一问原因,原来是听说了某位朋友为儿子购买了第二套房子,而且他们都是同龄,他亦非常羡慕那朋友的事业发展,好像一路坦途,一做起来就赚了很多,内心夹杂着羡慕和嫉妒;另一方面,和这位朋友对比,当初也是同一个起跑线奋斗的,…

    2022年7月14日
    1.8K0
  • 印章的妙用

    笔者自学书法以来,便开始用印章。几十年下来,不论好丑,印章也有一堆,虽未能成齐白石那样的百石富翁,也有好几十方。篆刻家何国勋说,书画家从来不嫌印章多,几乎人人皆用时方恨少。 古时候,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作为取信于对方的标志,《后汉书·祭祀志》中…

    2022年4月26日
    1.8K1
  • 阅读增长智慧

    想一想,我们多久没有真正地阅读过了。在平时里要去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实用性的材料去完成某个任务或者是想要通过哪一次的考试。总之,相对于以前来说,我们现在翻开书本经常是受外力的推动,但却很少是由于我们自己想要去看一本书了…

    2022年4月20日
    2.0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