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原文第1自然段)

——赏析:运用多种感触,从视觉到视觉,诗一般的语言,拉开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的帷幕。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原文第2自然段)

——赏析:引用、排比、比喻等手法,朴素而恬淡的花开陌上,其畅然意境跨越古今,沁人心脾。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原文第3自然段)

——赏析:将客观物象“陌上花开”,加上主观陶醉之情,陌上风情因花之灵性,而彰显浓郁热烈的一面。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原文第4自然段)

——赏析:运用引用、反复的手法,一封信铺展爱情故事的画卷,平实温馨,深沉内敛的爱之花开在田间阡陌。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原文第5自然段)

——赏析:用典、引用手法,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儿开在历史的车辙中,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落。我不敢说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觉悟地抚摸陌上娇嫩而以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原文第6自然段)

——赏析:“拜倒”,以示敬畏;“缓缓归”在于悠闲、诗意,更在于我们的心灵能在陌上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赏析:叠词、反复,一唱三叹,朗朗上口;“陌上花开”景起景结,首尾呼应,吟咏酣畅,美不胜收。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2)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13:25
下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12:55

推荐阅读

  • “中华第一神画”《清明上河图》隐藏的秘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又有一个别名叫做《盛世危图》。张择端献给宋徽宗不久之后,北宋就灭亡了。整幅画长5.3米,画了810个人,170棵树,三十多栋房子,每一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当时张择端画完之后,他就把它献给宋徽宗了。但是在当时,宋徽宗…

    2024年6月20日
    1.1K0
  • 写意水墨画

    我以前画油画,后来转画国画。好友陈永康是岭南派画家,他建议我取法王雪涛大师,王雪涛乃一代花鸟名家,曾师从齐白石多年,他的小写意花鸟画另辟蹊径,闯出自己一番天地。我师法王雪涛,确获益良多。王雪涛有弟子肖朗,肖朗青出于蓝,虽未必胜于蓝,却也写出…

    2022年11月5日
    2.0K0
  • 徐志摩与林徽因,不负遇见不谈亏欠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个多情的“好色之徒”叫云中鹤。其实这个云中鹤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这个人就是金庸的表哥徐志摩。金庸反感徐志摩反感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奇特的规律,就是所有的表哥都是坏蛋,而且各个结局悲惨。那…

    2024年6月20日
    1.5K0
  • 石榴故事多

    看到石榴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秋季开始成熟的水果之一,入冬后,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石榴果实外表朴实无华,貌不惊人,打开却鲜艳夺目,艳光四射,不禁让人想起武则天赐予它“多籽丽人”的封号。它也是“风骨凝夏心,…

    2022年5月14日
    1.7K1
  • 浮生得趣花草间

    难过的炎炎夏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在手,便得了一夏的清凉与幽静。 《浮生六记》里,最得趣的一篇是《闲情记趣》。沈复在《闲情记趣》中,初时写自己的“喜虫”,“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

    2022年4月24日
    1.6K0
  •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

    在老家景阳楼门口的右下方,有两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它就是我老爸的果园。自留地的右边,也就是岐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水坑,正好为老乡们的灌溉和浇水提供了便利。 老爸在老家是有名的“清洁工”,用乡亲们的话说:他扫的地,连地皮都快要被扫掉了一层。为此…

    2024年6月19日
    6410
  • 古人离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中国人折柳送别,是中华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

    2022年4月29日
    3.6K0
  • 不能停歇的自我教育

    你今天自我教育了吗?我每天临睡前都要这样自问。如果答案肯定,我一定睡得踏实;如果答案否定,我往往夜半梦醒;倘若答案模糊,我必定辗转反侧。真的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心这东西实在不好欺骗。 活了大半辈子,我虽然庸碌,所幸没有堕落,功在自我教育。…

    2024年6月6日
    64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