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原文第1自然段)

——赏析:运用多种感触,从视觉到视觉,诗一般的语言,拉开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的帷幕。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原文第2自然段)

——赏析:引用、排比、比喻等手法,朴素而恬淡的花开陌上,其畅然意境跨越古今,沁人心脾。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原文第3自然段)

——赏析:将客观物象“陌上花开”,加上主观陶醉之情,陌上风情因花之灵性,而彰显浓郁热烈的一面。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原文第4自然段)

——赏析:运用引用、反复的手法,一封信铺展爱情故事的画卷,平实温馨,深沉内敛的爱之花开在田间阡陌。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原文第5自然段)

——赏析:用典、引用手法,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儿开在历史的车辙中,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落。我不敢说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觉悟地抚摸陌上娇嫩而以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原文第6自然段)

——赏析:“拜倒”,以示敬畏;“缓缓归”在于悠闲、诗意,更在于我们的心灵能在陌上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赏析:叠词、反复,一唱三叹,朗朗上口;“陌上花开”景起景结,首尾呼应,吟咏酣畅,美不胜收。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2)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13:25
下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12:55

推荐阅读

  • 桑树果子

    桑树果子也叫桑葚,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由青而红而紫,颜色愈发妖娆,口感也因颜色的变换,从淡而无味,至涩、酸,变甜,浓而密集的甜,穿舌,进喉,入腹。 我们吃它,不是为了果腹,而是贪恋舌尖上的那一触,短暂、交融,令我们小小的心如同插上了翅膀。那感…

    2024年7月17日
    1.1K0
  • 成功都是从失败开始

    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确实有很多,但是优秀的人即使遇到再多的失败,也不会被击倒。这是在职场上打拼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其实,怀才不遇这个词语放到今天这个社会中并不是非常绝对。从前,一个人打拼总是会被各种方面限制着,如果没遇上能够赏识自己的人…

    2022年7月14日
    2.1K0
  • 生活点滴:我和儿子做朋友

    农历五月初二,儿子就满三岁了。三岁的孩子可当老师,这是贾平凹先生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说的。平凹先生说他的老师就是朋友的儿子孙涵泊,而孙涵泊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 我不要儿子做我的老师,这样无形中会给他很大的压力。我也不做儿子的老师,这样我会居…

    2022年5月28日
    2.1K2
  • 回归本分,方得始终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让世界万物都做它自己最简单的事,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刚开始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觉得只不过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慢慢琢磨后,什么是最简单的事呢?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自己最简单的事,世界就会怎样变得美好? 思前想后,发现这句话蕴含…

    2022年11月4日
    1.4K0
  • 大磡村的快乐时光

    小时候住大磡村,一直惦记那些年的生活,还有左邻右里,有几家人印象深刻,一家住左边的张伯伯,他有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孩子都很乖很懂事。张伯伯喜欢小朋友,他家门口放张长木凳,小朋友都爱挤在上面玩,我是家中老大,不用上课要帮手照顾弟妹,带着小的妹…

    2022年4月17日
    1.8K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1.7K0
  • 星云大师《真诚的告白》(圆寂前遗嘱全文)

    各位护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众弟子们: 在这里要向各位做个真诚的告白。 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很有钱,事实上我以贫穷为职志。 我童年家贫如洗,但我不感到我是贫苦的孩子,我心中觉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为我很富有,拥有多少学校、文化、出版、基…

    2023年2月6日
    2.0K0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1.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