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的阅读

享受的阅读(阅读的乐趣)

从小喜欢阅读,尤其中文书,三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内容真的要什么有什么。在海外,各种主客观因素,中文程度只有小学六年,所以文言文不好,读古文本来就难度高,典故愈多的,对肤浅读者益发障碍重重,很多精品佳作因看不懂而失去兴趣,幸好现在有电脑网络,真心愿意了解更多,网上搜索一下便真相大白,不像以前,无人可探询,靠自己揣测,猜错了从此在冤枉路上兜转绕圈,多数时候愈绕转愈昏眩,最终放弃不深究,学问就此擦身而过。

幸运地来到古文“有迹可寻”的时代,这对我的水墨创作有很大帮助。有人画画,只重画的技艺,重视“再现”,然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水墨画,讲究将结构形态和神韵合而为一,不拘泥外表的形似,更加强调神似,崇尚气韵,追求意境,注重的是“表现”。有形无神的作品,画得再漂亮,画家也只能被归类为画匠。

一开始是中国文学带我走进中国绘画,学习水墨画以后,中国绘画又把我领回中国文学领域。宋代禅宗青原惟信大师说:“老僧30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中间虽然历经人的一生,因为有能力从眼见为实走到返璞归真,所以并不为白驹过隙的光阴感慨。

自小喜欢中文,到老年仍然痴迷,只不过除了白话文,还对简练的文言文产生新的求知欲。尤其是爱上中国绘画之后。水墨花鸟从花中四君子入门,传统题材里蕴涵人格的象征和隐喻。这是其他画种没有的,却正是水墨画魅力之所在。每当学习一门新题材,便多认识一种和中国文学及文化,包括古诗词里的花鸟草虫。诗画交融的乐趣是读诗时脑海里有一幅画,看画时又会想起一首诗词,从而深化了中国文学的根柢。

最近画葫芦,读到“许由弃瓢”,想起多年前在李白诗中看到“许由洗耳”的典故,难道是同一个人吗?网络告诉我,是的。不由惊喜得像老友重逢。河南人许由又名许繇,相传这位许姓始祖是尧时隐士。夏天住树上,冬天住进山洞里,饿了吃山上的野果,渴了手捧河水喝,见他连个杯子都没有,有人送他一只葫芦瓢。许由用瓢喝完了水,把它挂在树上,风吹来发出光啷啷响声,他觉得心烦意乱,干脆把瓢取下来毁掉了。之前先看到的洗耳故事,原来是“许由弃瓢”的下半段。

尧帝年纪大了,正想找一位贤人,把天下让给他。听到许由的贤能,尧帝亲自去拜访他,直接要求许由,“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谁要听到这个建议,肯定马上雀跃兴奋,没想到清高得只追求精神极致、超脱物外的许由连眼睛也不抬一下,回答尧帝:“你治理天下这么好,我还去代替你,难道是图个名声吗?名声不过是外在的形式,我才不为它而努力呢。你请回去吧。”拒绝后,他逃到颍水南面,箕山之下去种田。

过几年,尧帝又派个臣子去跟许由说,你来当九州长吧。古代中国又称九州,九州长也就是皇帝的意思。许由一听,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许由有个朋友叫巢父,也是个隐士。巢父这时牵头小牛到河边饮水,见到许由在洗耳朵,觉得奇怪,问:“你耳朵有脏东西吗?”许由说︰“尧帝派人来叫我当九州长,我讨厌这种话入耳,所以来洗一洗。”巢父瞪他:“假如你一向住在高山深谷,人迹罕至之地,不让人知道,谁又能够找到你呢?你成天在外面闲逛,得了名气,现在又来这里洗耳朵,把河水都污染了,我的牛还怎么喝呢?”于是巢父把小牛牵到上游去饮水。

前几年流行一本书叫《断舍离》,看来这两位历史人物才真的是断舍离的鼻祖呀!

朋友读了《断舍离》,果断地把家里的旧物品全丢掉,然后装修成典雅素净的样子,号称自己已经断舍离了。事实上断舍离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在一切的干扰,对自身欲望的诱惑的抗拒能力。

说到葫芦,《论语·雍也》记录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只要一箪饭,一瓢水,居住简陋小屋,生活穷困清苦,并没有改变颜回的好学。孔子点出人要有精神追求,甘于淡泊,自得其乐。古书里有很多励志故事,激励我们向上向善,现代人说老土,但我喜欢。

身边朋友,有的爱打麻将、有的爱唱卡拉OK、有的喜欢看连续剧,还有喜欢爬山骑车的,都是自娱自乐。阅读对我也是在娱乐自己。真的很有趣,尤其不为考试、不为工作,就是读了学问有一点增加,自己开心得意。娱乐的目的,是让生活增添趣味,过欢喜日子。没有谁高谁低、没有谁对谁错。不过是从年纪小小培养到老,阅读早已成为我的生活日常。因为绘画,反而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换来的是知的愉悦。从前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那个没网络的年代,只好不求甚解,懵懂少年会慢慢长大,然而,假如长期不求甚解,懵昧老年就会变痴呆。陶渊明的下一句也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份懂的快乐,开心到令人忘记肚子饿呀。

嗜阅读,爱绘画,也需要断舍离。断去和很多人在一起玩乐的时间,舍掉在网络上进出无聊的微信朋友圈,离开没有素质的书和画。有人骂电脑网络不好,主要还是看人怎么使用,因为网络,我的中文得以进步,无论是文学或艺术,所以,每天都很快乐地,继续阅读、继续写作、继续享受我追求的生活。

声明:本文由作者“朵拉”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756.html

(6)
朵拉的头像朵拉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14:08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14:30

推荐阅读

  • 夸夸我的妈妈(作文精选)

    《夸夸我的妈妈》一年级作文范文(200字) 我今天要夸夸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天底下是最好的妈妈!她每天都会给我做好吃的饭菜,还会帮我洗衣服和收拾房间。我的妈妈很聪明,她知道很多东西,还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给我听。她还会辅导我做功课,让我学习更好…

    2023年3月29日
    1.4K0
  • 当你老了

    这些天有点俗气地喜欢上了那首由爱尔兰诗人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诗改编的歌曲《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

    2022年11月5日
    1.5K0
  • 看淡生活中的不公

    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生活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接着,抱怨生活带来的各种困难坎坷,也会习惯和别人相比,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幸运而我却那么倒霉呢? 回想我们一路走来,从上学到工作,如果要和别人相比,总有人比我们过得好,看起来好像也比我们过得更加轻松…

    2022年5月18日
    1.8K1
  • 作家少年时代的作文

    作家少年时代的作文,对一生的书写是难忘的开端。那些作文,是作家们记得住的。少年是站在世界一侧的观察者,作家文字的列车从作文那一站开始出发。作文表达,距离文学仅一纸之隔。源自少年作文的记忆,具有作家终生品质的生存意味。作家作文里的少年生活饶有…

    2023年1月3日
    1.4K0
  •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得不到的白月光忘不掉的朱砂痣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前几年有一首歌非常的火,叫《白月光与朱砂痣》。“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朱砂痣久难消,你是否能知道”它的灵感就来自于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的这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也许…

    2024年6月21日
    7270
  • 写给心累的自己

    如今,越来越多人抱怨活得累,但又说不出累的原因,既似心累,又似身体累,好像又什么也不是,不管怎么休息,都无法消除那种充塞于四肢百骸的沉重感觉。有人归因于现代的“丧”,也有人认为是社会压力太大导致的精神焦虑。我觉得这种找不到来由的“心累”,很…

    2024年6月14日
    4350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6130
  • 用耳朵滋润心田

    很多人都讨厌下雨,我却是个酷爱雨天的人。 每到开始下雨的时候,我都会祈祷雨不要停,可以因此名正言顺地宅在家里,没完没了地聆听雨声。如果运气好,再有风声、雷电一起,便成了一章又一章的《天地交响曲》,这时的声音,在我听来,才是真正的天籁。 然而…

    2022年5月19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魏满十四碎的头像
    魏满十四碎 2022年7月6日 09:31

    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从而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