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的阅读

享受的阅读(阅读的乐趣)

从小喜欢阅读,尤其中文书,三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内容真的要什么有什么。在海外,各种主客观因素,中文程度只有小学六年,所以文言文不好,读古文本来就难度高,典故愈多的,对肤浅读者益发障碍重重,很多精品佳作因看不懂而失去兴趣,幸好现在有电脑网络,真心愿意了解更多,网上搜索一下便真相大白,不像以前,无人可探询,靠自己揣测,猜错了从此在冤枉路上兜转绕圈,多数时候愈绕转愈昏眩,最终放弃不深究,学问就此擦身而过。

幸运地来到古文“有迹可寻”的时代,这对我的水墨创作有很大帮助。有人画画,只重画的技艺,重视“再现”,然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水墨画,讲究将结构形态和神韵合而为一,不拘泥外表的形似,更加强调神似,崇尚气韵,追求意境,注重的是“表现”。有形无神的作品,画得再漂亮,画家也只能被归类为画匠。

一开始是中国文学带我走进中国绘画,学习水墨画以后,中国绘画又把我领回中国文学领域。宋代禅宗青原惟信大师说:“老僧30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中间虽然历经人的一生,因为有能力从眼见为实走到返璞归真,所以并不为白驹过隙的光阴感慨。

自小喜欢中文,到老年仍然痴迷,只不过除了白话文,还对简练的文言文产生新的求知欲。尤其是爱上中国绘画之后。水墨花鸟从花中四君子入门,传统题材里蕴涵人格的象征和隐喻。这是其他画种没有的,却正是水墨画魅力之所在。每当学习一门新题材,便多认识一种和中国文学及文化,包括古诗词里的花鸟草虫。诗画交融的乐趣是读诗时脑海里有一幅画,看画时又会想起一首诗词,从而深化了中国文学的根柢。

最近画葫芦,读到“许由弃瓢”,想起多年前在李白诗中看到“许由洗耳”的典故,难道是同一个人吗?网络告诉我,是的。不由惊喜得像老友重逢。河南人许由又名许繇,相传这位许姓始祖是尧时隐士。夏天住树上,冬天住进山洞里,饿了吃山上的野果,渴了手捧河水喝,见他连个杯子都没有,有人送他一只葫芦瓢。许由用瓢喝完了水,把它挂在树上,风吹来发出光啷啷响声,他觉得心烦意乱,干脆把瓢取下来毁掉了。之前先看到的洗耳故事,原来是“许由弃瓢”的下半段。

尧帝年纪大了,正想找一位贤人,把天下让给他。听到许由的贤能,尧帝亲自去拜访他,直接要求许由,“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谁要听到这个建议,肯定马上雀跃兴奋,没想到清高得只追求精神极致、超脱物外的许由连眼睛也不抬一下,回答尧帝:“你治理天下这么好,我还去代替你,难道是图个名声吗?名声不过是外在的形式,我才不为它而努力呢。你请回去吧。”拒绝后,他逃到颍水南面,箕山之下去种田。

过几年,尧帝又派个臣子去跟许由说,你来当九州长吧。古代中国又称九州,九州长也就是皇帝的意思。许由一听,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许由有个朋友叫巢父,也是个隐士。巢父这时牵头小牛到河边饮水,见到许由在洗耳朵,觉得奇怪,问:“你耳朵有脏东西吗?”许由说︰“尧帝派人来叫我当九州长,我讨厌这种话入耳,所以来洗一洗。”巢父瞪他:“假如你一向住在高山深谷,人迹罕至之地,不让人知道,谁又能够找到你呢?你成天在外面闲逛,得了名气,现在又来这里洗耳朵,把河水都污染了,我的牛还怎么喝呢?”于是巢父把小牛牵到上游去饮水。

前几年流行一本书叫《断舍离》,看来这两位历史人物才真的是断舍离的鼻祖呀!

朋友读了《断舍离》,果断地把家里的旧物品全丢掉,然后装修成典雅素净的样子,号称自己已经断舍离了。事实上断舍离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在一切的干扰,对自身欲望的诱惑的抗拒能力。

说到葫芦,《论语·雍也》记录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只要一箪饭,一瓢水,居住简陋小屋,生活穷困清苦,并没有改变颜回的好学。孔子点出人要有精神追求,甘于淡泊,自得其乐。古书里有很多励志故事,激励我们向上向善,现代人说老土,但我喜欢。

身边朋友,有的爱打麻将、有的爱唱卡拉OK、有的喜欢看连续剧,还有喜欢爬山骑车的,都是自娱自乐。阅读对我也是在娱乐自己。真的很有趣,尤其不为考试、不为工作,就是读了学问有一点增加,自己开心得意。娱乐的目的,是让生活增添趣味,过欢喜日子。没有谁高谁低、没有谁对谁错。不过是从年纪小小培养到老,阅读早已成为我的生活日常。因为绘画,反而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换来的是知的愉悦。从前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那个没网络的年代,只好不求甚解,懵懂少年会慢慢长大,然而,假如长期不求甚解,懵昧老年就会变痴呆。陶渊明的下一句也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份懂的快乐,开心到令人忘记肚子饿呀。

嗜阅读,爱绘画,也需要断舍离。断去和很多人在一起玩乐的时间,舍掉在网络上进出无聊的微信朋友圈,离开没有素质的书和画。有人骂电脑网络不好,主要还是看人怎么使用,因为网络,我的中文得以进步,无论是文学或艺术,所以,每天都很快乐地,继续阅读、继续写作、继续享受我追求的生活。

声明:本文由作者“朵拉”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756.html

(6)
朵拉的头像朵拉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14:08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14:30

推荐阅读

  • 童年的慢时光

    一盏昏黄的灯泡挂在厨房的门口,灶膛里的火苗在夜色中扑闪,厨房在火苗的跳跃中,似乎比别处敞亮许多,我看见墙壁上挂着笼屉布,旁边还有奶奶做饭时常系在腰间的碎花围裙。 院子里传来了奶奶轻微的咳嗽声,紧接着奶奶慢慢地走进了厨房,她手里端着一个用秫秸…

    2024年4月26日
    6510
  • 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

    朋友说,他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一问原因,原来是听说了某位朋友为儿子购买了第二套房子,而且他们都是同龄,他亦非常羡慕那朋友的事业发展,好像一路坦途,一做起来就赚了很多,内心夹杂着羡慕和嫉妒;另一方面,和这位朋友对比,当初也是同一个起跑线奋斗的,…

    2022年7月14日
    1.8K0
  • 一物不将来时

    《五灯会元》流行一个故事: 某日严阳尊者来参拜赵州大师,赵州大师是一位有道禅师。 严阳尊者一见到赵州大师便说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将”在这里解作“拿”。严阳尊者认为,自己空无一物(不光是手上空空,心灵也是空空的),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2024年4月24日
    5940
  • 阅读增长智慧

    想一想,我们多久没有真正地阅读过了。在平时里要去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实用性的材料去完成某个任务或者是想要通过哪一次的考试。总之,相对于以前来说,我们现在翻开书本经常是受外力的推动,但却很少是由于我们自己想要去看一本书了…

    2022年4月20日
    2.0K1
  •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原文第1自然段) ——赏析:运用多种感触,从视觉到视觉,诗一般的语言,拉开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的帷幕。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

    2022年9月8日
    12.3K0
  • 汤显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自古以来唯有情关最难过,也最动人。王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歌手,因为她的声音太独特了,她的那个声线特别有辨识度,就是老天提着高压锅喂饭的那种。她前几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歌《致青春》,这首歌的作词人叫窦鹏,他有一个堂哥叫窦唯,关系很微妙啊。 “…

    2024年6月22日
    1.9K0
  • 春和景明识笋味

    我极爱吃竹笋。 因此,在门前种一丛竹子,与其说是受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影响,不如说是为了在竹子高雅的掩护下能顺理成章地吃上竹笋。 竹笋亦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菜,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采摘,冬笋的味道比春笋更…

    2022年5月5日
    1.6K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魏满十四碎的头像
    魏满十四碎 2022年7月6日 09:31

    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从而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