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安的书法观

苏永安的书法观

苏永安先生人称苏公子,如果他仅仅是成功的商人,我不会称他苏公子,之所以认同他这称谓,是因为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苏公子不是书法家,工作之余,只醉心于音乐,但与他谈论书法,竟发现他对书法的认识有独到之处。

苏公子认为︰传统中国书法无非是篆、隶、碑、楷、行、草几类字体,它们均以文字内容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思想、哲理或情感,可称“无声的乐曲”。一件书法作品的艺术性高低与书写什么文字内容关系不是最大的,因为那不属于书法家的艺术创作范围,但书法家必须将书写的内容与书法融为一体,让人感觉这种书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文字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某种意境。

“书法以文载道,书法与文的关系,就如同歌曲的词和曲一样,词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依赖于所配的乐曲。通常一首歌曲都是先作词,后谱曲。如同心目中有了诗词歌赋,才动手写书法一样。有时用乐器演奏一首歌曲也会很动听,但人声唱出歌词更感人,因为演唱者通过歌词抒发出来的感情更深刻。

“书乐同流,当你欣赏一幅书法时,就如同你欣赏一首乐曲。若你能感受到一种感情,一种精神的表达,它就成功了。书法并不只是把字写得怎样好,这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也不是不考虑,技术是基础。在你具备了技术以后,更重要的是心境。作品比什么呢?就是比人的境界,并不是比技术。我们现在很多人看书法首先是看技术、看章法、看字法、看笔法、看墨法,这些当然也要看,但属于低层次的。高层次的书法,让人看了以后眼睛一亮,可能对你灵魂是一种净化,一种升华,这就是好作品。然后再去看他的笔墨,看他的技术。一个人最后的艺术状态达到什么地步,关键是你的修为。很多人看书法有种惯性,用习惯的一种眼光。长期以来我们会形成一种经验,看书法也好,看画也好,往往先从技术入手,首先看这字写得怎么样,有没有法度,用笔怎么样,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苏公子认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如同一首好的歌曲,能感人肺腑,牵动人心。能让你看到书法家的品格和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6920.html

(2)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7月14日 14:23
下一篇 2022年7月14日 15:58

推荐阅读

  • 永远有人惦记你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真不容易,在面对别人虽然是笑容灿烂,背后却可能是独自心酸落泪,还会说,这一代的年轻人真不容易啊,一出生就背负着各种压力,现实生活的各种考验和挑战,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好像一辈子都是被压力赶着走。 在这一点也认同大家说…

    2022年11月4日
    1.6K0
  • 母亲的断舍离

    女儿说,妈你要学会断舍离。 在这之前,我没有听说过“断舍离”,好像一夜之间,这3个字成了网络上时髦的话题,就像如果没有“断舍离”,生活就没有质量可言似的。断、舍、离,出口间没有齿音的摩擦,没有双唇的碰撞,每个字都轻薄得只剩下一尾舌尖的跳跃,…

    2022年8月2日
    2.3K0
  • 再谈肌肉崇拜

    我的同事李至颖博士要做一次关于健身的沙龙。有鉴于他拥有完美的身材,明显的八块腹肌和二头肌,邀请他做分享的主办者显然是为了让他分享有效的身材管理方法。但是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学术沙龙,仅仅去谈论塑形所需要的训练以及如何做到合理的摄入卡路里是远远…

    2022年7月14日
    2.4K0
  • 浮生得趣花草间

    难过的炎炎夏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在手,便得了一夏的清凉与幽静。 《浮生六记》里,最得趣的一篇是《闲情记趣》。沈复在《闲情记趣》中,初时写自己的“喜虫”,“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

    2022年4月24日
    1.6K0
  • 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叉叉走了。那只耳聋、眼花、哮喘,又有严重心脏病的14岁老狗叉叉,在燕婷托我照顾它的第十天,在一阵剧烈的喘息之后终于离开了。叉叉走的时候,安静地趴在我给它新换的地毯上,脑袋枕着自己的前爪,长长的耳朵把脸盖住,像它小时候熟睡的样子。 我冷静地把…

    2022年11月5日
    1.5K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1.9K0
  •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得不到的白月光忘不掉的朱砂痣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前几年有一首歌非常的火,叫《白月光与朱砂痣》。“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朱砂痣久难消,你是否能知道”它的灵感就来自于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的这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也许…

    2024年6月21日
    1.6K0
  • 小铭的北大梦

    去年冬天,小铭忽然郁闷起来。课堂上,一向乐于主动的他,成了哑巴。那天,当他把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得干巴巴的,他的好朋友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小铭,你把那色彩丰富的秋天都读成瘦瘦的冬天了!”小铭听了,勉强露出了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 作为老师,…

    2022年7月14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