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安的书法观

苏永安的书法观

苏永安先生人称苏公子,如果他仅仅是成功的商人,我不会称他苏公子,之所以认同他这称谓,是因为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苏公子不是书法家,工作之余,只醉心于音乐,但与他谈论书法,竟发现他对书法的认识有独到之处。

苏公子认为︰传统中国书法无非是篆、隶、碑、楷、行、草几类字体,它们均以文字内容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思想、哲理或情感,可称“无声的乐曲”。一件书法作品的艺术性高低与书写什么文字内容关系不是最大的,因为那不属于书法家的艺术创作范围,但书法家必须将书写的内容与书法融为一体,让人感觉这种书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文字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某种意境。

“书法以文载道,书法与文的关系,就如同歌曲的词和曲一样,词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依赖于所配的乐曲。通常一首歌曲都是先作词,后谱曲。如同心目中有了诗词歌赋,才动手写书法一样。有时用乐器演奏一首歌曲也会很动听,但人声唱出歌词更感人,因为演唱者通过歌词抒发出来的感情更深刻。

“书乐同流,当你欣赏一幅书法时,就如同你欣赏一首乐曲。若你能感受到一种感情,一种精神的表达,它就成功了。书法并不只是把字写得怎样好,这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也不是不考虑,技术是基础。在你具备了技术以后,更重要的是心境。作品比什么呢?就是比人的境界,并不是比技术。我们现在很多人看书法首先是看技术、看章法、看字法、看笔法、看墨法,这些当然也要看,但属于低层次的。高层次的书法,让人看了以后眼睛一亮,可能对你灵魂是一种净化,一种升华,这就是好作品。然后再去看他的笔墨,看他的技术。一个人最后的艺术状态达到什么地步,关键是你的修为。很多人看书法有种惯性,用习惯的一种眼光。长期以来我们会形成一种经验,看书法也好,看画也好,往往先从技术入手,首先看这字写得怎么样,有没有法度,用笔怎么样,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苏公子认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如同一首好的歌曲,能感人肺腑,牵动人心。能让你看到书法家的品格和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6920.html

(2)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7月14日 14:23
下一篇 2022年7月14日 15:58

推荐阅读

  • 脱俗

    字有百病,唯俗难医。 林散之说︰“俗字说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我觉得字俗其一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其二是矫揉造作,奇形怪状,甚至以丑为美。 书法作品要有个性,即个人的风格。一种字体再好,若人人跟风,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就会显得俗…

    2022年5月24日
    2.1K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1.6K0
  • 古人离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中国人折柳送别,是中华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

    2022年4月29日
    3.6K0
  •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和习俗非常丰富,这些节日往往与自然节律、农耕习俗、祈福避灾或纪念历史人物相关。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按时间顺序分类整理: 一、春季相关1. 立春(节气)时间:阳历2月3-5日。习俗:迎春仪式…

    2025年2月24日
    7750
  • 因李白的诗书而名留千古的两个人

    历史上有两个人幸运地因李白的诗书而名留千古。 第一个是汪伦,汪伦字文焕,安徽歙州黟县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他是李白好友。汪伦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便举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天宝元年(740年)至宝应元年(761年)间,李白曾多…

    2022年4月26日
    1.9K0
  • 天边树若荠

    城市里的树,高高低低地生长着。我们每日在街边走过,或是在街区花园驻足,总会感受到它们的力量:或青翠欲滴,或落叶纷飞;或嫩芽初上,或繁华落尽——我想,它们的故事,和人世间应该并无区别。 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它们的选择?这个问题曾令我思考很…

    2022年11月4日
    1.6K0
  • 名师出高徒

    王献之年纪轻轻就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后世称其父子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所以能早早成名,皆因他们有好老师,王献之得益于其父王羲之指导,而王羲之则有幸遇到卫夫人为他启蒙。 卫夫人名卫铄,东晋著名书法家,师承楷书开山鼻祖钟繇,妙传其法。传…

    2022年6月1日
    1.9K0
  •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得不到的白月光忘不掉的朱砂痣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前几年有一首歌非常的火,叫《白月光与朱砂痣》。“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朱砂痣久难消,你是否能知道”它的灵感就来自于张爱玲的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的这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也许…

    2024年6月21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