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高徒

名师出高徒

王献之年纪轻轻就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后世称其父子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所以能早早成名,皆因他们有好老师,王献之得益于其父王羲之指导,而王羲之则有幸遇到卫夫人为他启蒙。

卫夫人名卫铄,东晋著名书法家,师承楷书开山鼻祖钟繇,妙传其法。传卫夫人撰写《笔阵图》,文章开头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把书法用笔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笔势遒劲有力如银钩,重于“六艺”奥妙之上。她提出7种笔画的写法︰

“横”,如千里阵云。
“点”,如高峰坠石。
“撇”,如陆断犀象。
“钩”,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
“折”,如劲弩筋节。

她的书法理论不但造就了书圣王羲之,对后世人学书法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虞世南是初唐时期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拜虞世南为师学书法。有名师指点,褚遂良进步很快,有不少人吹捧他。他问虞世南:“我的字能否与智永前辈相比?”虞世南当头棒喝说:“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你比不上他。”褚遂良深知书法博大精深,非穷一辈子努力难有成就,于是回去后埋头苦练,在虞世南精心指导下,他终于成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书学上鲲鹏展翅,几乎经过长达三四十年的历练,但前期充其量也只是稍有自己的面目。他后来能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全赖他遇到名师。天宝五年(746年),颜真卿37岁那年遇到张旭,获张旭传授笔法,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5年,真草自知可成矣。”果然在天宝十一年后,颜真卿便在社会上享有了相当高的声誉。天宝十一年颜真卿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颜真卿如果没有遇上张旭,靠他自己慢慢摸索,恐怕到死也未必能成为后世推崇的大书法家。

故有名师出高徒一说。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4747.html

(5)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31日 18:49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11:09

推荐阅读

  • 善钓者的时光

    除却写字之外,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耐心的人。 我的朋友孙光照与我两样,他是个对任何的人和事都极有耐心的人。熟悉孙光照的朋友都喊他少时的名字大中。大中的耐心的表现之一是喜欢钓鱼。 当大中约我去钓鱼的时候,我其实是想拒绝的,因为不想到水边去枯等和喂…

    2022年11月5日
    1.4K0
  • 儿时拔草

    母亲喜欢养兔子,她对兔子的脾性和体表特征摸得一清二楚,经常有邻居提着母兔上门,请教我母亲这只母兔是否有孕怀有几只兔宝宝,母亲轻柔地摩挲着母兔,一说一个准。 兔子不挑食,既吃米饭,也吃萝卜和蔬菜。在我印象中,兔子最爱吃的还是“大围莲”、车前草…

    2024年7月17日
    8430
  • 地瓜——童年的味道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健康。而对我来说,地瓜的香甜是无法忘怀的童年味道。 印象中,家中最不缺的食物就是地瓜。这是种生命力“很野”的植物,不管你有没去浇水施肥,它一样爬得满田野…

    2023年2月28日
    1.1K0
  • 天高云淡王寿山(游记)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深秋某日,与一帮朋友爬王寿山,在海拔1100多米高处大家才深切体会到寒风的尖利与泼辣。一行人“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到山顶时个个被吹成歪瓜裂枣,脸上皱纹用1斤石灰都抹不平。王寿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永定洪山与…

    2024年6月6日
    4540
  • 心无旁骛

    很多的年轻创业者都会问,为什么创业之初定下来的目标总是渐渐觉得很难实现或者是自己的事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怎么又觉得要面对的事情愈来愈多?甚至有时候无从选择,其实这当中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总是因为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因为这路上我们…

    2022年7月14日
    1.7K0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1.5K0
  • 执笔宜松或宜紧?

    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学执笔,执笔对写好字当然非常重要。常有初学者会问,执笔要用力吗?即是要抓紧些吗?自古以来,作书时执笔松些好还是紧些好?可谓众说纷纭。 宋代苏东坡在其“书论”中曾说到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

    2022年4月26日
    1.5K0
  •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精选16则)

    1. 叼着肉的狗的故事 有只很喜欢吃肉的小胖狗在池塘边散步。忽然,它看见了一块肉,高兴地“汪汪”叫起来。“我的运气太好了!”它马上跑过去叼起了那块肉。当它站在池塘边时,忽然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 “咦!那只狗也叼着块肉,我要把它抢过来!”小胖…

    2022年11月15日
    1.7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