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楼

北京鼓楼图片-北京鼓楼高清照片

20年前,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去北京游玩。7月的黄昏,夕阳喋血,天高云淡,我在地安门外的护城河边,猛然听见钟声和鼓声交替响起。那钟声,悠扬浑厚,似参悟了世间轮回妙处的智慧长者;那鼓声,穿透力极强,带我的思绪飞向那邈远的苍穹。

我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坐北朝南的鼓楼,在夕阳的余晖里尽显庄严,台、楼分明:楼基称台,东西长足有50多米,南北宽也不少于30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3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灰筒瓦、绿琉璃等中华传统色系的运用,让楼基呈现出一份结实的大气和华贵;而楼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砖木结构,门窗为六抹方格隔扇,木质雕花寻杖栏杆环绕,四角飞檐有擎檐柱支撑,第二层为拱券式砖石结构,细细分辨,可以看到砖石上的绘旋子彩画。

鼓楼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走近它时,已是暮色四合。楼和台都已经关门,无法进入。但见证世事变迁的鼓楼,安详地注视着人间烟火:住在附近四合院的街坊们出来纳凉,有打麻将的、有玩扑克的,街坊邻里彼此熟悉,就像一家人一样;我买了一瓶北冰洋汽水,据说这是几代北京人的集体记忆,看京味十足的老大爷聊着天。有位老伯告诉我,北京人管这种聊天叫“侃大山”。我着迷地听了一阵,觉得这“侃”字极其传神,精准地表达着京城人的那份气定神闲。

那次游览北京,我去了很多古迹,故宫博物院、长城、颐和园、恭王府,还有北大的燕园。但不知道为何,我还是心心念念地想去鼓楼里面看一看,看那些鼓究竟如何发出那样厚重的声响。临行前,我终于上了鼓楼。原来,楼内有24面鼓,每一面鼓,都有2米多长,直径超过1米半,每一面鼓都是由整张牛皮蒙制。鼓被放置在鼓座上,鼓座为木制,油漆,上雕云纹,厚度达到2米。每到黄昏时分,钟楼击钟18下,鼓楼击鼓18下,共击3遍108下,算报完一个时辰。24面鼓,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独有的24节气。我当时就在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绝不仅仅是课本里能学得完的。对传统文化的体味,一定要到内地看一看,亲身体验,那份魅力,以及由之带来的震撼,才是对“根”真正的追寻和认同。

那年夏天结束旅行后,我回到香港的中学教书。我把这些见闻带到了中文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毕业后也去了北京,都会到鼓楼看一看,听一听。今年夏天,最早那个毕业班,有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了鼓楼,还专门拍相片来给我看。我很欣慰,这大概也是一种传承吧。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童心的头像童心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4日 20:21
下一篇 2022年11月4日 20:49

推荐阅读

  • 不期而遇——看纪录片《脸庞,村庄》有感

    我昨晚几乎是在一种夹杂着悲伤的快乐当中度过的。忽然就慨叹生命易逝,生活似乎该当及时行乐。也就是说,当我决定及时行乐的时候,我首先承认了自然的不可逆转。然后,我的感知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 其实,这种情绪倒不是无来由的。它来自我昨晚看了一部法国…

    2022年5月23日
    1.9K1
  • 少年好友

    最近我看了很多本书,而且是从小认识的朋友的自传,书本已经出了好多年,只是没有像今天那样,能安定下来重新去看、重新去认识、重新去了解他们,就趁着这个可恶的疫情,把人困在家中,便去做一些事情令自己安静下来,叫自己从他们的自传中回到过去,追忆往事…

    2022年4月17日
    1.9K0
  •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

    在老家景阳楼门口的右下方,有两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它就是我老爸的果园。自留地的右边,也就是岐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水坑,正好为老乡们的灌溉和浇水提供了便利。 老爸在老家是有名的“清洁工”,用乡亲们的话说:他扫的地,连地皮都快要被扫掉了一层。为此…

    2024年6月19日
    7140
  • 大学城北

    我居住的下沙由一条高架分割成两个区域,一块是大学城南、一块是大学城北。城南相对比较热闹,有很多大学。城北以前是荒地,只有在与海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Outlet。 昨天去那边看朋友,才发现此处现在已经盖满了大楼。不过它显然是一个纯住宅区。所有的…

    2022年4月25日
    1.5K0
  • 怀旧的电影海报

    看电影在过去是一件大事情,每一部电影上映,都有配套的宣传海报提前展出造势。被悬挂在影院门头上方显眼处,或张贴在玻璃橱窗里的巨幅海报,对人物、背景、色彩、构图都有充分考量和精心安排,既须涉及故事的核心或伏线,又不能剧透,不用借助过分花巧的表达…

    2022年5月16日
    1.9K0
  • 米芾的行书

    论书法,普罗大众都知道王羲之,但不一定知道米芾。米芾是宋四大家之一,他年龄略小于苏轼、黄庭坚、蔡襄,成名也稍晚,但其书法之精妙,却在苏、黄、蔡三家之上,为世人所推崇。 宋人“尚意”,真率畅意是基本审美格调,故宋代是行书的天下。米芾痴迷魏晋,…

    2022年4月26日
    1.9K0
  • 生活处处是精彩

    每日里上班下班,一日三餐、简单平实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波澜不惊,却真实得触手可及。工作之余的生活,亦随着人生的不同脚步,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毕业伊始,工作之余,我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也曾在自考路上奋勇直前。那段与书香为伴的晨读晚诵…

    2024年6月14日
    4910
  • 担担面的奇功

    人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很奇妙,很意想不到!小时候住大磡村飞机库,再往前另外有小村叫上元岭、下元岭。先父在上元岭的大观片场工作,下元岭侧是小村的市集,那里有街市摊档,有不少小店铺、小士多,还有印象很深刻吃担担面的地方叫“咏藜园”。我也不知为何几…

    2022年4月17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