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乡村,承载更为美丽的乡愁

与时俱进的乡村,承载更为美丽的乡愁(封面图)

时光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村庄就坐落在时光之河的两岸,一侧是昔日的村庄,另一侧是洋溢着城镇气息的村庄。

十年前的乡村早晨充满了古老的诗意。仔细听,空旷的自然有细微的声响。露珠从叶片上滑落,小鸟在天空扇动翅膀,河流冲刷石头,微风掠过树梢,乡间早晨有声音却不显得喧闹。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村庄,如同一幅气韵流动的水墨画卷,成排的房屋、低矮的屋檐、烟青色的厚砖,鱼鳞状的瓦片,一座石桥,桥头老柳树,柳树低垂的细叶,都是这幅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穿过一条土路,路两旁有密匝匝的芦苇荡,小路尽头是堤坡,堤坡上有个退水闸,闸连着水渠,水渠和小路平行,和堤坡构成了村庄地表之上的经纬线。这时,青蛙听到了行路人的脚步声,“扑通”一声跳进了水渠,躲在水草阔大叶片下面。

若是沿堤坡上行,村中房舍尽收眼底。小时候,在暮色四合的傍晚时分,站在堤坡上,隔小河可看见袅袅炊烟从不同院落升起,心底泛起了暖意。炊烟是慰藉也是召唤,炊烟升起之时,农人扛起锄头,小孩子赶着自家的几只山羊,擓着一篮子猪草,开始结伴向家走去。收工后,也有赶着黄牛的老伯和牵着毛驴的后生。牵着黄牛和毛驴的虽不是牧童,却有了“牧童驱犊返”的诗情画意。在暮色中,黄牛和毛驴抖落了身上的尘土,迈着安闲的步子,走进了院落。

午后的时光,寂静中显得神秘安详。只有堤坡上的蝉“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唐诗里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每次读到这两句诗,我眼前闪现的就是村庄夏日屋后的时光。声声蝉鸣中,一只黄狗卧在当街门楼下面阴凉处,伸长舌头喘着气。院子里一棵大槐树下,松软的土窝中蹲坐着几只芦花鸡,鸟雀也躲进树荫中午睡了。有那么一刹那,我什至感觉时间停止了流动。那些原本的日子向前一晃,身后的时光就老了,往事便在记忆的角落里铺展成一个又一个片段。老屋正蹲坐在时光的深处,除了烟青色的砖,还有檐前的滴水琉璃瓦,这滴水瓦就像是老屋的眉。

与时俱进的乡村,承载更为美丽的乡愁(配图)

老屋屋顶铺着一层鱼鳞一样的瓦,瓦沟里覆盖着厚厚的青苔,瓦垄间窜出参差不齐的蒿草,像乱发。从滴水瓦上雕刻的精美图案,依然可想像老屋当年风采。门早已在时间的风吹中斑驳了,只留下岁月熏染的黑。老屋院落中间,老祖母坐在铺展的席子上,唱着古老的歌谣,歌谣伴着天上的月光,落在了小院的地上。十年前的乡村,遥远时光里有诸多物象可以直接入诗。斑驳的木门、屋檐下的燕窝、清凉的河水、斜翅掠过河面的小燕子、小河里的游鱼、河岸附近的垂柳、红蓼、碎叶莲。乡村有田园诗意的一面,其实那时候的乡村大地上也充满了劳累和贫困。麦黄季。父亲和哥哥手攥镰刀,一把把镰刀过后田地给阳光和风腾出了地方。我跟在后面将散乱的麦子整理成捆,麦芒夹带着暑气将我的身子扎得热辣辣地疼。收秋时,玉米秸秆在我的上身划了道道印迹。累和艰辛促使我逃离了乡村,我拼命苦读,本科毕业后考上了研究生,父母捉襟见肘凑学费的那一刻,我洞见了贫困的伤痛。

乡村在时间的推移中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十年过去了,故乡的土路不见了,密匝匝的芦苇荡消失了,烟青色的砖、低矮的屋檐都隐于岁月的褶皱之中。村庄中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墙壁上贴的瓷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的自行车、架子车已被造型各异的小轿车取代,城市和乡村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正逐渐变得模糊。

住在我家老宅右前方的强子,十年间他开着一辆运载瓜果的大卡,辗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车轮滚动的艰辛换来了腰包的充实,如今他在自家宅基地上起了一座两层小楼。我家老宅后边的阿刚,乘着祖国大建设的东风,购置了两部架桥铺路用的下锤打桩的架子,每年过春节就带十几个后生出去施工,这十年间他的足迹到过湖南、湖北、山东、陕西的土地,如今他家老宅盖了小楼,还在县城购置新居。这十年间乡村和城里人一样,也吃上了自来水,压水井成了历史,以后只能在乡村日志中出现。夜幕降临时,再也望不见袅袅炊烟在故乡的院落升起,家家户户都用煤气做饭,省时又环保。暑假我回乡,看见天然气的管道和接口都已经装备到位,要不了多久煤气罐也将隐于时间的幕布之后。

乡村生活的另一处明显变化是收麦、收秋、播种都进入了机械化操作的时代。虽然我没有亲眼目睹收割机收麦的现场,从乡亲们陈述时洋溢的笑脸可以推敲出他们内心的幸福。我对门的兄弟,不止一次给我说,收麦机过去之后机仓里是干净的麦粒,地里的麦秸秆已经粉碎了可以作为秋玉米的肥料。收秋也是机械化,收割机过去,载回来的是脱了包衣的玉米棒子。乡村面貌的改观真实可见,柏油路四通八达,就连街道和小巷都是硬化过的柏油路面,乡村以新的姿态与外界相连。

十年前的乡村与现在的乡村交织叠印后,在我情感的深处形成了一种指向,既指向过去的岁月也指向心头的温情。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乡村也在时间的洪流中款款前行,与时俱进的乡村一定会承载更为美丽的乡愁。

文/高卫国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4日 17:45
下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4:04

推荐阅读

  • 一听就困的睡前故事(精选16则)

    1. 叼着肉的狗的故事 有只很喜欢吃肉的小胖狗在池塘边散步。忽然,它看见了一块肉,高兴地“汪汪”叫起来。“我的运气太好了!”它马上跑过去叼起了那块肉。当它站在池塘边时,忽然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 “咦!那只狗也叼着块肉,我要把它抢过来!”小胖…

    2022年11月15日
    1.8K1
  • 担担面的奇功

    人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很奇妙,很意想不到!小时候住大磡村飞机库,再往前另外有小村叫上元岭、下元岭。先父在上元岭的大观片场工作,下元岭侧是小村的市集,那里有街市摊档,有不少小店铺、小士多,还有印象很深刻吃担担面的地方叫“咏藜园”。我也不知为何几…

    2022年4月17日
    1.5K0
  • 石榴故事多

    看到石榴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秋季开始成熟的水果之一,入冬后,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石榴果实外表朴实无华,貌不惊人,打开却鲜艳夺目,艳光四射,不禁让人想起武则天赐予它“多籽丽人”的封号。它也是“风骨凝夏心,…

    2022年5月14日
    1.7K1
  • 芬芳古村春意闹

    4月,因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著名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格外芬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洒落,山里人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炊烟袅袅升起,屋内弥漫饭菜的清香。“太阳晒屁股,上学要迟到啦!”隔壁奶奶催促磨蹭的孙子们起床吃饭。鸡鸣声由…

    2024年4月24日
    6220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1.6K0
  •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在《未来的夏娃》当中,Villiers de l'Isle-Adam说出这句话。我们几乎立刻就看到一位科学家坐在满是霞光的实验室,沙发的一角在远处折射出一个更长更尖的角。爱迪生就坐在这霞光照不到的昏暗之中,感受着明…

    2022年4月25日
    1.6K0
  • 为什么李清照会笑话王安石的词?

    李清照在你心目中,肯定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但你也许不知道,她其实是宋代的文艺理论家,她的《词论》是一篇研究词学的重量级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李清照举例说,王安石和曾巩都是文学大师,但他们填出来的词往往惹人笑话。李清照为什么会笑话他俩呢?因为李清…

    2023年2月6日
    1.9K0
  • 看淡生活中的不公

    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生活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接着,抱怨生活带来的各种困难坎坷,也会习惯和别人相比,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幸运而我却那么倒霉呢? 回想我们一路走来,从上学到工作,如果要和别人相比,总有人比我们过得好,看起来好像也比我们过得更加轻松…

    2022年5月18日
    1.9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