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兔趣

兔年到,兔年俏。兔的款款玉容,与兔文化情韵交相辉映,曼妙无限。2023年为农历癸卯年,生肖为兔,兔排第四,在12生肖中较靠前。每个兔年,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都带“卯”。而12时辰中“卯时”,恰是清晨5至7时,太阳还未升起,月亮尚在天穹,又称“兔时”。此间,月上玉兔已在辛苦捣药。“卯”与“兔”搭配,俗称“兔年”。

兔年兔趣封面图

兔年之趣,趣在意态。兔,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著称于世,机智灵敏,疾跑如飞,“动如脱兔”一词表明兔子跳跃奔跑的本领高超。“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唐代诗人王建写“红耳霜毛”的小白兔,尚在安睡中,狩猎帝王见之,如此静美可爱,也起了恻隐之心。生动之余,令人莞尔。

兔年之趣,趣在玉色。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有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译为:月亮何德何能,消亡了又再重生?上天给月亮这么大的益处又是为什么,就因它腹中养着一只兔吗?南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在这里“玉兔”借指月亮。明代谢承举《白兔》中“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尤显玉润。由此知,在古人心目中,月亮与兔须臾不分,从嫦娥奔月,到素女拜月,“玉兔”一直都在,而且熠熠生辉。

兔年之趣,趣在诗文。玉兔作为审美客体,之所以能走向心灵深处,其美学境界衣被众人,就是因玉兔至真至纯。汉窦云《古怨歌》云:“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唐蒋防:《白兔赋》“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更令人过目难忘。李贺“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元稹“西瞻若水兔轮低”、卢照邻“沉钩摇兔影”亦是脍炙人口。

兔年之趣,趣在广博。“兔”文化博大精深,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及“兔儿爷”等流传甚广。中华文化传统视兔为圣洁、健康、长寿的象征。客家讲“无兔不成席,一兔顶三鸡”,婴儿满月要戴兔帽祈福。“兔”具有褒贬不同的文化语义,既有月亮、生育、聪明、祥瑞、辟邪、敏捷等褒义,还有胆小、狡猾等贬义。

兔年兔趣文章配图1

兔年之趣,趣在生育。兔子是生育之神,象征多子多孙。兔子属双子宫哺乳动物,每月一孕,且孕期29天与月的盈缺周期非常脗合。兔的生育能力在哺乳动物中非常突出。青年男女喜在兔年结婚,“玉兔”被贴于婚房,也是希望子嗣兴盛,多子多福。妇女中秋拜月,意在沐月怀子,乃祈子活动。

兔年之趣,趣在护佑。兔子是保护之神,捣药玉兔具有超凡之力,可祛病延年。瘟疫爆发之时,传说“兔儿爷”骑马、鹿或狮、虎,走遍了京畿疫区施药。当时染病人甚多,嫦娥派玉兔为百姓治病。玉兔治好病后,离开前总要向人借衣服,每至一家就换一身打扮,以免引起众人拥挤。瘟疫消除后,玉兔回至月宫。后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泥塑“兔儿爷”就被供奉于堂前,有的骑鹿,有的驭凤,有的披甲,有的穿大红被面,不一而足。天下百姓年年祈望“兔儿爷”赏赐“灵丹妙药”。

兔年之趣,趣在艺术。很多玉器与花鸟画与兔有关,深具祥瑞、欢喜之意。玉嵌宝石卧兔藏于故宫博物院,眼嵌粉碧玺,口衔灵芝草,兔曲身伏卧,样貌极吉瑞。北宋崔白《双喜图》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绘两只喜鹊吓唬野兔的对峙场面。情节生动逼真,有身临其境之感。

兔年兔趣文章配图2

兔年之趣,趣在商标。世界商标广告第一棒,始自北宋,始自白兔。北宋1127年,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版商标,横空出世。铜版商标是中国最早的商标,也是世界最早的广告成品。铜版正中“白兔捣药图”商标,下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铜版下有广告语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谓记白。”

兔年之趣,趣在想像。从兔的本体、艺术体出发的各种兔文化审美,有的感性直觉,有的美善统一。有关兔的想像,源自人们灵魂境界“月兔风光”的美学胸襟。有人想像,玉兔即嫦娥化身。奔月嫦娥犯天条,被变作玉兔,每到月圆之时,须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也有人想像玉兔乃后羿化身,为与嫦娥长相厮守,后羿甘愿变为嫦娥最爱的玉兔。

兔年之趣,趣在趣味。性情温顺的玉兔与铜镜邂逅,可谓一次女性揽镜自照的“相遇”。镜架上圆形金色铜镜,象征满月,寓意团圆美满;这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月中玉兔变为天竺国“公主”的源头,说明其象征“阴精”。还有,玉兔所变化的天竺国“公主”,与孙悟空打斗时的兵器便是那根捣药杵。

兔年之趣,趣在品格。因为有品格,兔年兔文化才显卓尔不群。兔食草蔬情依依,兔立捣药树精神。造福人间捧心志,不畏辛劳菩萨心。眼观月满之境,无疑是一次次对人心灵的最佳洗涤。兔儿静静站在那里,站在万众之上,辛勤捣药,难于歇息一刻。这兔,多像无时无刻不在修炼的圣者呀……

兔年之趣,趣在上、趣在下,趣在左、趣在右,那么其趣的真谛在哪儿呢?我想,中国兔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满藏在炎黄子孙的心里!玉兔宁静自守,它以月光绵长细润的特色走近人;更因悠远、深邃的心灵寄达,带给人吉祥安康境界的美妙。兔文化的极致,非语言所能表、图表所能现;它是优雅德行的历历呈现,它是造福众生的岁岁彰显……

文/扶云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4日 17:03
下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2:53

推荐阅读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6730
  • 名师出高徒

    王献之年纪轻轻就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后世称其父子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所以能早早成名,皆因他们有好老师,王献之得益于其父王羲之指导,而王羲之则有幸遇到卫夫人为他启蒙。 卫夫人名卫铄,东晋著名书法家,师承楷书开山鼻祖钟繇,妙传其法。传…

    2022年6月1日
    1.8K0
  • 看淡生活中的不公

    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生活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接着,抱怨生活带来的各种困难坎坷,也会习惯和别人相比,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幸运而我却那么倒霉呢? 回想我们一路走来,从上学到工作,如果要和别人相比,总有人比我们过得好,看起来好像也比我们过得更加轻松…

    2022年5月18日
    1.7K1
  •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

    2023年4月4日
    1.1K0
  • 当你老了

    这些天有点俗气地喜欢上了那首由爱尔兰诗人William Butler Yeats的诗改编的歌曲《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

    2022年11月5日
    1.5K0
  • 古人爱鸟的美德懿行

    在人类历史上,鸟类一直是我们的亲密朋友,它的存亡与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因而我国自古就有爱鸟护鸟的优良传统。 在先民的心目中,鸟的地位相当崇高,远古时许多部落都把鸟作为“图腾”来崇拜,有的还视鸟为自己的祖先。传说古帝大舜、商的始祖契等古代英雄…

    2023年4月6日
    1.6K0
  • 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

    今天谈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课题,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生走的多少路都会化成坦途。这是在一次阅读中感悟到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格,也是多么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境界。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

    2022年4月17日
    1.6K2
  • 执笔宜松或宜紧?

    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学执笔,执笔对写好字当然非常重要。常有初学者会问,执笔要用力吗?即是要抓紧些吗?自古以来,作书时执笔松些好还是紧些好?可谓众说纷纭。 宋代苏东坡在其“书论”中曾说到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其后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

    2022年4月26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