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兔趣

兔年到,兔年俏。兔的款款玉容,与兔文化情韵交相辉映,曼妙无限。2023年为农历癸卯年,生肖为兔,兔排第四,在12生肖中较靠前。每个兔年,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都带“卯”。而12时辰中“卯时”,恰是清晨5至7时,太阳还未升起,月亮尚在天穹,又称“兔时”。此间,月上玉兔已在辛苦捣药。“卯”与“兔”搭配,俗称“兔年”。

兔年兔趣封面图

兔年之趣,趣在意态。兔,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著称于世,机智灵敏,疾跑如飞,“动如脱兔”一词表明兔子跳跃奔跑的本领高超。“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唐代诗人王建写“红耳霜毛”的小白兔,尚在安睡中,狩猎帝王见之,如此静美可爱,也起了恻隐之心。生动之余,令人莞尔。

兔年之趣,趣在玉色。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有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译为:月亮何德何能,消亡了又再重生?上天给月亮这么大的益处又是为什么,就因它腹中养着一只兔吗?南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在这里“玉兔”借指月亮。明代谢承举《白兔》中“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尤显玉润。由此知,在古人心目中,月亮与兔须臾不分,从嫦娥奔月,到素女拜月,“玉兔”一直都在,而且熠熠生辉。

兔年之趣,趣在诗文。玉兔作为审美客体,之所以能走向心灵深处,其美学境界衣被众人,就是因玉兔至真至纯。汉窦云《古怨歌》云:“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唐蒋防:《白兔赋》“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更令人过目难忘。李贺“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元稹“西瞻若水兔轮低”、卢照邻“沉钩摇兔影”亦是脍炙人口。

兔年之趣,趣在广博。“兔”文化博大精深,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及“兔儿爷”等流传甚广。中华文化传统视兔为圣洁、健康、长寿的象征。客家讲“无兔不成席,一兔顶三鸡”,婴儿满月要戴兔帽祈福。“兔”具有褒贬不同的文化语义,既有月亮、生育、聪明、祥瑞、辟邪、敏捷等褒义,还有胆小、狡猾等贬义。

兔年兔趣文章配图1

兔年之趣,趣在生育。兔子是生育之神,象征多子多孙。兔子属双子宫哺乳动物,每月一孕,且孕期29天与月的盈缺周期非常脗合。兔的生育能力在哺乳动物中非常突出。青年男女喜在兔年结婚,“玉兔”被贴于婚房,也是希望子嗣兴盛,多子多福。妇女中秋拜月,意在沐月怀子,乃祈子活动。

兔年之趣,趣在护佑。兔子是保护之神,捣药玉兔具有超凡之力,可祛病延年。瘟疫爆发之时,传说“兔儿爷”骑马、鹿或狮、虎,走遍了京畿疫区施药。当时染病人甚多,嫦娥派玉兔为百姓治病。玉兔治好病后,离开前总要向人借衣服,每至一家就换一身打扮,以免引起众人拥挤。瘟疫消除后,玉兔回至月宫。后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泥塑“兔儿爷”就被供奉于堂前,有的骑鹿,有的驭凤,有的披甲,有的穿大红被面,不一而足。天下百姓年年祈望“兔儿爷”赏赐“灵丹妙药”。

兔年之趣,趣在艺术。很多玉器与花鸟画与兔有关,深具祥瑞、欢喜之意。玉嵌宝石卧兔藏于故宫博物院,眼嵌粉碧玺,口衔灵芝草,兔曲身伏卧,样貌极吉瑞。北宋崔白《双喜图》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绘两只喜鹊吓唬野兔的对峙场面。情节生动逼真,有身临其境之感。

兔年兔趣文章配图2

兔年之趣,趣在商标。世界商标广告第一棒,始自北宋,始自白兔。北宋1127年,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版商标,横空出世。铜版商标是中国最早的商标,也是世界最早的广告成品。铜版正中“白兔捣药图”商标,下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铜版下有广告语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谓记白。”

兔年之趣,趣在想像。从兔的本体、艺术体出发的各种兔文化审美,有的感性直觉,有的美善统一。有关兔的想像,源自人们灵魂境界“月兔风光”的美学胸襟。有人想像,玉兔即嫦娥化身。奔月嫦娥犯天条,被变作玉兔,每到月圆之时,须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也有人想像玉兔乃后羿化身,为与嫦娥长相厮守,后羿甘愿变为嫦娥最爱的玉兔。

兔年之趣,趣在趣味。性情温顺的玉兔与铜镜邂逅,可谓一次女性揽镜自照的“相遇”。镜架上圆形金色铜镜,象征满月,寓意团圆美满;这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月中玉兔变为天竺国“公主”的源头,说明其象征“阴精”。还有,玉兔所变化的天竺国“公主”,与孙悟空打斗时的兵器便是那根捣药杵。

兔年之趣,趣在品格。因为有品格,兔年兔文化才显卓尔不群。兔食草蔬情依依,兔立捣药树精神。造福人间捧心志,不畏辛劳菩萨心。眼观月满之境,无疑是一次次对人心灵的最佳洗涤。兔儿静静站在那里,站在万众之上,辛勤捣药,难于歇息一刻。这兔,多像无时无刻不在修炼的圣者呀……

兔年之趣,趣在上、趣在下,趣在左、趣在右,那么其趣的真谛在哪儿呢?我想,中国兔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满藏在炎黄子孙的心里!玉兔宁静自守,它以月光绵长细润的特色走近人;更因悠远、深邃的心灵寄达,带给人吉祥安康境界的美妙。兔文化的极致,非语言所能表、图表所能现;它是优雅德行的历历呈现,它是造福众生的岁岁彰显……

文/扶云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4日 17:03
下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2:53

推荐阅读

  • 春日迟迟好读诗

    每个学期快结束的那段时间,都会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现代汉语的表达不是更好吗?”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发邮件大吐苦水:“我们用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把课本上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什么考卷的题目,又常常不在这背诵的范围里?那我们…

    2022年5月10日
    1.5K0
  •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总是会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感恩的心,说明这个人的大脑和心灵都非常敏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高超的感受力和高尚品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感恩。 个人认为无论是谁,都要有感恩之情。感恩,说明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份情义,如果…

    2022年4月19日
    2.6K0
  • 论字的”肥“与”瘦“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都是美的典范,没有一个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书法的肥瘦问题,说到底就是筋、骨、肉的问题。书法的筋、骨、肉代表着书法的形质和精神…

    2022年4月26日
    1.8K0
  •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和习俗非常丰富,这些节日往往与自然节律、农耕习俗、祈福避灾或纪念历史人物相关。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按时间顺序分类整理: 一、春季相关1. 立春(节气)时间:阳历2月3-5日。习俗:迎春仪式…

    2025年2月24日
    5110
  • 唐伯虎与王明阳:人生难得糊涂

    自从唐伯虎因为徐经被牵连进“科考泄题案”的那一天起,仕途和科举就跟他此生无缘了。徐经是谁呢?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后代叫徐霞客,是徐经作弊了,然后唐伯虎因为自己太高调了,到处说这一次的第一名肯定是我。结果最后被牵连进这个“科考泄题案”,他跟徐经…

    2024年7月24日
    6950
  • 红彤彤的柿子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勤劳的村民在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果树,其中有一种是柿子。柿子一般分为两大类:“甜柿”与“涩柿”。“甜柿”不需脱涩即可食,涩柿可再依据口感,分为软柿(红柿)和硬柿(脆柿、水柿)。柿子的品种不同,营养价值也略有差异,甜柿维生素C丰…

    2022年5月23日
    1.9K1
  • 母爱麦芽糖

    小时候生活艰苦,同村的小朋友和我一样,都没零食吃。但为了让我解馋,每隔上一段时间,母亲就会给我做麦芽糖。麦芽糖吃起来不是特别甜,我却异常高兴和快乐,心里就像喝了蜜。 母亲先将小麦浸泡,待发芽三四厘米长,把麦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

    2022年5月28日
    1.9K1
  • 认识你自己,静坐常思己过

    人们谈及别人的缺点时,似乎都能够滔滔不绝并且都喜欢一起讨论别人的不足之处,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娱乐,对于别人身上的缺点总能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朋友们可能没发现其实我们却不了解自己。西方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年轻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哲理,甚至…

    2022年11月4日
    1.3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