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高清封面图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变化等,她的身形与舞姿以及亲和力,深深折服我,虽时间短暂,却因此与之结缘,日后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拉开与龙岩采茶灯的故事,并历经岁月磨砺和沉淀,浅藏于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慢慢激发呈现,年岁愈增长,愈发深沉。

第二次接触采茶灯在1990年,记得那年,龙岩市举办首届“山茶花”节,我校抽调10名学生参与开幕式大型舞蹈新编《采茶灯》,这支舞由当时的龙岩师范、侨中幼师班等多校50多名学生组成,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参演。清楚地记得,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动作、服装都大幅度改编、优化,既保留传统又融入时代元素,更加适合舞台艺术展现,当时有人说:“这次的采茶扑蝶舞蹈将开创历史先河,无论是音乐、人数还是舞蹈形式,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无法预料21世纪采茶灯的普及是前所未有的,万人采茶灯创下世界健力士纪录,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罗区的每个校园。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高清配图1

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音乐开始大势流行,突然觉得采茶灯音乐“土得掉渣”,甚至不屑,曾几何时把她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直到2012年,在北京参加培训班,临时安排联欢会,需以省为单位表演文艺节目,脑海里闪现采茶灯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加上当时全国风靡的《江南Style》串编,即能体现福建特色,又融入流行元素,后来江西省同仁强烈要求加入,江西也有采茶灯,异曲同工。于是乎,在那场联欢会上,采茶灯大受喜爱,获得掌声无数。时至去年,同期培训一外省同仁说当年采茶灯舞让他印象极为深刻。可见,闽西文化采茶灯舞之魅力无穷!

时间飞快,一眨眼,已年过半百。曾经的花季不在,曾经的风华已逝。但曾经播下的种子,随岁月增长,扎根心底,根深蒂固,花繁正茂,一如采茶灯舞,已在我心里开枝散叶,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和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深入血液和骨髓。2019年得到《龙岩采茶灯图典》一书,倍感亲切,爱不释手,一段时间里,有空就翻翻,对采茶灯的音乐、角色、道具、舞蹈动作、队形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高清配图2

2023年参与《非遗瑰宝:龙岩采茶灯》专题采风活动,我想是时候为采茶灯做点什么,这次活动,在新罗苏阪黄地村、美山村,探访由村民表演的原生态采茶灯,感受民间采茶灯的独特魅力,原汁原味的采茶灯在村民“冲冲锵锵冲”的锣鼓声中拉开,朴实的舞姿,纯朴的歌声,仿佛遇见千百年,18个章节的音乐舞蹈再现茶公茶婆采茶劳动生动情景。之后,通过查阅史料等撰写出《采茶“灯”的由来和演变》,从灯的重要性、由来、特色、制作、样式和大小及寓意等几部分组成,首次以详实手法较完整呈现龙岩采茶灯的由来和演变,清晰记录采茶灯由来脉络,对研究采茶灯提供了积极参考。

缘分就是如此奇妙。今年3月,再次与采茶灯相遇在黄地村,再次与之拉近距离,触摸原生态采茶灯,探访其产生的源头,再次遇见阿霞老师,谈到采茶灯时她依然兴奋,一位闽西本土老艺术家深情为闽西文化的弘扬传承发光发热。我想,我也会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恰逢盛世,生活愈来愈好,日子愈来愈红火,文化自信愈来愈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着,一代一代影响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我们挖掘、发展和传承。曾经播下文化基因的种子,一点一点散发出独有的魅力,愈来愈浓烈。

词/黄秀珍 图/词多多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0)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4年7月17日 09:07
下一篇 2024年7月24日 09:13

推荐阅读

  • 兔年兔趣

    兔年到,兔年俏。兔的款款玉容,与兔文化情韵交相辉映,曼妙无限。2023年为农历癸卯年,生肖为兔,兔排第四,在12生肖中较靠前。每个兔年,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都带“卯”。而12时辰中“卯时”,恰是清晨5至7时,太阳还未升起,月亮尚在天穹…

    2023年2月14日
    1.5K0
  • 苏东坡鲜为人知的情事,天不老,情不绝

    苏东坡他有一个堂妹,这个堂妹叫小二娘,不仅是他的堂妹,还是苏东坡的初恋情人。民间一直流传着苏东坡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嫁给了苏东坡的学生秦观。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言二拍”里,就有一篇关于苏小妹的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三言二拍”的三…

    2024年6月25日
    1.0K0
  •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和习俗非常丰富,这些节日往往与自然节律、农耕习俗、祈福避灾或纪念历史人物相关。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按时间顺序分类整理: 一、春季相关1. 立春(节气)时间:阳历2月3-5日。习俗:迎春仪式…

    2025年2月24日
    2.2K0
  • 小铭的北大梦

    去年冬天,小铭忽然郁闷起来。课堂上,一向乐于主动的他,成了哑巴。那天,当他把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得干巴巴的,他的好朋友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小铭,你把那色彩丰富的秋天都读成瘦瘦的冬天了!”小铭听了,勉强露出了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 作为老师,…

    2022年7月14日
    1.8K0
  • 十年磨剑记

    说起“十年”,大多人都会想到香港歌星陈奕迅。 想到陈奕迅的歌和他所唱的脍炙人口的那首《十年》,喜欢或者不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们都能哼上几句“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一首《十年》,道尽凡尘俗世中普…

    2022年11月5日
    1.7K0
  • 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

    今天谈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课题,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生走的多少路都会化成坦途。这是在一次阅读中感悟到的,心灵受到了触动: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的乐趣,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格,也是多么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境界。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

    2022年4月17日
    1.7K2
  • 春和景明识笋味

    我极爱吃竹笋。 因此,在门前种一丛竹子,与其说是受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影响,不如说是为了在竹子高雅的掩护下能顺理成章地吃上竹笋。 竹笋亦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菜,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采摘,冬笋的味道比春笋更…

    2022年5月5日
    1.7K0
  • “中华第一神画”《清明上河图》隐藏的秘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又有一个别名叫做《盛世危图》。张择端献给宋徽宗不久之后,北宋就灭亡了。整幅画长5.3米,画了810个人,170棵树,三十多栋房子,每一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当时张择端画完之后,他就把它献给宋徽宗了。但是在当时,宋徽宗…

    2024年6月20日
    1.3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