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悲歌的来龙去脉

《送别》悲歌的来龙去脉

李叔同1914年创作了《送别》一曲。歌词为下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1907年留学日本,回国后,1913年就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音乐图画。而就在次年,他好友许幻园创办的城南文社失败,家里又破产,许家本来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其梦想幻灭,不得不离开上海,许幻园认为袁世凯弄到第二次革命失败,使得他们破产,决定赴北京向袁世凯讨回公道,临离开上海,许幻园前往李叔同家告别,当时下着很大的雪,许幻园敲门,声音低沉说:“叔同兄,我破产了,希望后会有期。”说完,转身消失在茫茫大雪之中。李叔同大喊他几声,希望叫住他,但是许幻园悲伤地走了,李叔同无言凝噎,在冰天雪地伫立良久,后来返回屋内,伏案写出了《送别》一曲。为什么提到了“知交半零落”?城南文社本来聚集了李叔同等5个好朋友,分别是袁希濂、张小楼、蔡小香、许幻园及李叔同,合称“天涯五友”,每个人的诗文功底深厚,经常吟诗作对,这5人成为了当时上海的文坛领袖,每月组织文人聚会,偶而还会悬赏征文。后来,蔡小香因病早逝,李叔同听到了死讯,非常痛伤,连续几天粒米未进。

紧接着,许幻园又离开了上海。李叔同于是写了《送别》一曲。李叔同在留学日本时,被作词家犬童球溪的《旅愁》一曲吸引着。当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大量吸收美国的歌曲,再填上日本的歌词,非常动人悦耳。这首歌的歌词说“西风起,秋渐深,愁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忆故土,思故人,高堂念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送别》基本上采用了《旅愁》的曲调,歌词也和《旅愁》的意境相同。原来,《旅愁》的曲调,原来是一首南北战争时期的英文歌曲,作者是约翰·奥德威,是一位军医,他在战争中创作了“梦见家和母亲”,在美国的流传度并不高,没有想到“墙内开花墙外香”,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传唱起来十分受欢迎。经过李叔同改写为中文歌曲,更加唱遍大江南北,加上歌词非常有中国古典文学的色彩,“长亭外,古道边”,更有中国人折柳送别、长亭难分难舍的动人场景。李叔同捕捉了“叹息知交零落”的失落和伤感,每一句歌词,都有强烈的画面感觉,凡是中国人,闭上眼,就浮现出人人熟悉的传统留下来的场景和重视友情的文化传统。

也让人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何处是归情,长亭连短亭”,依依惜别画面浮现出来。也令人想起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伤别的感情和场面互相呼应:长亭、古道、荒草,都是令人心酸的离别的元素,虽然熟悉,又觉得非常陌生,这一种感觉是新鲜的,更难得的是横笛吹出了送别的歌曲,以“晚风拂柳,夕阳山外山”概括起来,折柳,柳与留谐音,希望朋友留下来,中国传统文人的惜别的情怀,充满了文化意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哀怨的“笛声残”中间,更加看到了“山外山”,分别之后的关山阻隔,无穷无尽,情景互相交融着,动人心魄,既有现实感,但流露对悠悠前景的飘渺,对万水千山的无奈。“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饮酒尽余欢,感情是非常热烈的,但酒后分手今宵别梦寒,感觉得一片冰雪一样的寒梦。对比非常强烈,中国《诗经》中的比和兴手法,很充分地展露。不尽的离愁,饮酒者无法排解,人生的际遇,充满了满怀惆怅和失落。

《送别》这样一首曲,被电影《早春二月》选作插曲,《城南旧事》选作主题曲,经过电影的推广,《送别》流传得更广,几十年传唱不衰,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歌曲。

李叔同才华横溢,诗、书、画、金石、音乐、戏剧,无所不精,是中国近代艺术的启蒙者之一。l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大慈寺披剃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出家后,精修南山律学,成为明清以来最有学问的一代高僧。

声明:本文由作者“范举”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751.html

(3)
范举的头像范举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14:01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14:08

推荐阅读

  • 重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首版于1981年问世的《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话题涉及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父母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严肃中透出亲…

    2022年7月14日
    2.0K0
  • 享受的阅读

    从小喜欢阅读,尤其中文书,三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内容真的要什么有什么。在海外,各种主客观因素,中文程度只有小学六年,所以文言文不好,读古文本来就难度高,典故愈多的,对肤浅读者益发障碍重重,很多精品佳作因看不懂而失去兴趣,幸好现在有电脑网络,真…

    2022年4月29日
    1.5K1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1.7K0
  • 《洛神赋图》背后的爱情故事

    曹植他写过一篇《洛神赋》的文章。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叫曹丕。曹操死之后,曹丕逼汉献帝让位,他自己就建立了魏国。但是曹丕就比较妒忌他的那个弟弟曹植,弟弟比较有才华,又有政治抱负,他就害怕他的弟弟威胁他的皇位。当时曹植听到他自己的亲…

    2024年6月18日
    8700
  •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汝瓷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我妈特别不能理解周杰伦的歌为什么这么火,我跟我妈说,你一旦听清了他的词,你就会爱上他。周杰伦有一首歌《青花瓷》,歌词写的很美,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亦如你初妆里。面最著名的那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大家都会唱吧?。…

    2024年6月20日
    1.7K1
  • 小兔子乖乖无删减全文阅读

    以下是经典睡前故事《小兔子乖乖》无删减全文,欢迎阅读。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 一天,兔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你们好好看着家,把门关好,谁来叫门都别开,等妈妈回来了再开。” 兔妈妈拎着篮…

    2023年4月6日
    1.8K0
  • 王阳明“格竹子”,真正的聪明只肯下笨功夫

    明代大儒心学大师王阳明被我们称之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圣人”,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但是他并不是一生出来就是一个圣人的,他小时候也干过傻事,“格竹子”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 先解释一下这个“格竹子”的“格”是什么意思?格就…

    2024年7月24日
    1.1K0
  • 儿时拔草

    母亲喜欢养兔子,她对兔子的脾性和体表特征摸得一清二楚,经常有邻居提着母兔上门,请教我母亲这只母兔是否有孕怀有几只兔宝宝,母亲轻柔地摩挲着母兔,一说一个准。 兔子不挑食,既吃米饭,也吃萝卜和蔬菜。在我印象中,兔子最爱吃的还是“大围莲”、车前草…

    2024年7月17日
    1.3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