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悲歌的来龙去脉

《送别》悲歌的来龙去脉

李叔同1914年创作了《送别》一曲。歌词为下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1907年留学日本,回国后,1913年就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音乐图画。而就在次年,他好友许幻园创办的城南文社失败,家里又破产,许家本来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其梦想幻灭,不得不离开上海,许幻园认为袁世凯弄到第二次革命失败,使得他们破产,决定赴北京向袁世凯讨回公道,临离开上海,许幻园前往李叔同家告别,当时下着很大的雪,许幻园敲门,声音低沉说:“叔同兄,我破产了,希望后会有期。”说完,转身消失在茫茫大雪之中。李叔同大喊他几声,希望叫住他,但是许幻园悲伤地走了,李叔同无言凝噎,在冰天雪地伫立良久,后来返回屋内,伏案写出了《送别》一曲。为什么提到了“知交半零落”?城南文社本来聚集了李叔同等5个好朋友,分别是袁希濂、张小楼、蔡小香、许幻园及李叔同,合称“天涯五友”,每个人的诗文功底深厚,经常吟诗作对,这5人成为了当时上海的文坛领袖,每月组织文人聚会,偶而还会悬赏征文。后来,蔡小香因病早逝,李叔同听到了死讯,非常痛伤,连续几天粒米未进。

紧接着,许幻园又离开了上海。李叔同于是写了《送别》一曲。李叔同在留学日本时,被作词家犬童球溪的《旅愁》一曲吸引着。当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大量吸收美国的歌曲,再填上日本的歌词,非常动人悦耳。这首歌的歌词说“西风起,秋渐深,愁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忆故土,思故人,高堂念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送别》基本上采用了《旅愁》的曲调,歌词也和《旅愁》的意境相同。原来,《旅愁》的曲调,原来是一首南北战争时期的英文歌曲,作者是约翰·奥德威,是一位军医,他在战争中创作了“梦见家和母亲”,在美国的流传度并不高,没有想到“墙内开花墙外香”,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传唱起来十分受欢迎。经过李叔同改写为中文歌曲,更加唱遍大江南北,加上歌词非常有中国古典文学的色彩,“长亭外,古道边”,更有中国人折柳送别、长亭难分难舍的动人场景。李叔同捕捉了“叹息知交零落”的失落和伤感,每一句歌词,都有强烈的画面感觉,凡是中国人,闭上眼,就浮现出人人熟悉的传统留下来的场景和重视友情的文化传统。

也让人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何处是归情,长亭连短亭”,依依惜别画面浮现出来。也令人想起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伤别的感情和场面互相呼应:长亭、古道、荒草,都是令人心酸的离别的元素,虽然熟悉,又觉得非常陌生,这一种感觉是新鲜的,更难得的是横笛吹出了送别的歌曲,以“晚风拂柳,夕阳山外山”概括起来,折柳,柳与留谐音,希望朋友留下来,中国传统文人的惜别的情怀,充满了文化意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哀怨的“笛声残”中间,更加看到了“山外山”,分别之后的关山阻隔,无穷无尽,情景互相交融着,动人心魄,既有现实感,但流露对悠悠前景的飘渺,对万水千山的无奈。“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饮酒尽余欢,感情是非常热烈的,但酒后分手今宵别梦寒,感觉得一片冰雪一样的寒梦。对比非常强烈,中国《诗经》中的比和兴手法,很充分地展露。不尽的离愁,饮酒者无法排解,人生的际遇,充满了满怀惆怅和失落。

《送别》这样一首曲,被电影《早春二月》选作插曲,《城南旧事》选作主题曲,经过电影的推广,《送别》流传得更广,几十年传唱不衰,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歌曲。

李叔同才华横溢,诗、书、画、金石、音乐、戏剧,无所不精,是中国近代艺术的启蒙者之一。l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大慈寺披剃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出家后,精修南山律学,成为明清以来最有学问的一代高僧。

声明:本文由作者“范举”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751.html

(3)
范举的头像范举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14:01
下一篇 2022年4月29日 14:08

推荐阅读

  •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作文范文)

    作文《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范文一 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可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启迪我们的内心,或让我们平静地思考人生。有一年夏天,我去海边游玩,在沙滩上看到一位依赖轮椅的老人在海水中戏水。虽然他的动作很简单,但他充满喜悦的表情却让我难以忘…

    2023年3月29日
    1.5K0
  • 难忘墟市时光(回忆好文)

    自从乡下进城,为稻梁谋,难得周末休闲,且往风动厂集市,一如回味当年赴墟时光。 风动厂集市形成有日,可上溯至风动厂红火热闹时期。清晨始,九时旺,过午即散。集市面积不大摊点挺多:市场顶棚下筑台摆桌密布正规摊位;两排简易宿舍区间巷道规整摊点;原厂…

    2024年6月19日
    6360
  • 爱在烟尘里——《隐入尘烟》影评和观后感

    我自小睡觉不大老实,夜里翻身频繁,总是一不小心就掉下床去。 所幸小时候家里的老式大床和学校宿舍的小床在床边上都有矮矮的护栏,因此掉下床的机会并不多。如今年纪大了,还是偶尔会掉床。前些天不小心又掉了一次,这一次却让我想起了才看过的电影《隐入尘…

    2022年11月5日
    1.7K0
  • 唐伯虎与王明阳:人生难得糊涂

    自从唐伯虎因为徐经被牵连进“科考泄题案”的那一天起,仕途和科举就跟他此生无缘了。徐经是谁呢?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后代叫徐霞客,是徐经作弊了,然后唐伯虎因为自己太高调了,到处说这一次的第一名肯定是我。结果最后被牵连进这个“科考泄题案”,他跟徐经…

    2024年7月24日
    911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1.9K0
  • 享受的阅读

    从小喜欢阅读,尤其中文书,三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内容真的要什么有什么。在海外,各种主客观因素,中文程度只有小学六年,所以文言文不好,读古文本来就难度高,典故愈多的,对肤浅读者益发障碍重重,很多精品佳作因看不懂而失去兴趣,幸好现在有电脑网络,真…

    2022年4月29日
    1.4K1
  • 花的易感与心动

    花如其人,人更胜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等花卉,既是人的易感本体,更是心动寄托。青年时读《聊斋志异》,对其中牡丹花仙的《葛巾》篇章记忆犹新。故事中的葛巾自称曹国夫人之女,带有一种奇异的牡丹花味:“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体”、“纤腰盈掬,…

    2022年5月10日
    1.8K0
  • 春和景明识笋味

    我极爱吃竹笋。 因此,在门前种一丛竹子,与其说是受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影响,不如说是为了在竹子高雅的掩护下能顺理成章地吃上竹笋。 竹笋亦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菜,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采摘,冬笋的味道比春笋更…

    2022年5月5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