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年味

老家的年味-封面图

已在城市里过了许多个年。每每过了除夕,便向往着老家,总认为乡间的春节才叫春节,那滋味,城里是找不着的。

前些年的某个正月,头两天阴湿寒冷。原打算初二回老家,至初三上午方起程。高速路上,你超我赶,车子如过江之鲫,甚是浩荡。多少蜗居城里高楼和豪宅的人,这一刻,不约而同地扑向家乡——自己今生今世的出发地。

下高速走国道后,沿途大小村庄,鞭炮声不绝于耳,车子在弥漫的青烟里前进。行至通衢交汇的朋口,停车买了两大袋香烛鞭炮。村里的同年哥北生挂来电话,急急地问:“到了没有?”我答:“就到就到!”事先已说好,回村的第一顿饭在他家吃。当日中午,他家摆十几桌,大宴宾朋。所为何事?那天他家轮值敬奉“公太”。

“公太”者,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是也。王审知统领闽地时,开明治理,崇文重教,通畅物流,扶持农桑,体察民瘼,赈灾救危,施德政于一方,深得八闽生众拥戴。人去灵在,闽王渐渐衍为百姓纪念、膜拜的神明,成了享受鼎旺香火的“公太”。闽省怀念王审知活动,尤在我们河源十三坊这一带为什。数百年里连续着一个共同的祭祀,每一坊奉祀“公太”一年。13年转一圈,所以各坊均在这一年全民动员,倾力为之。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的迎“公太”,队伍绵延数里,旌旗斑斓,“白马”翩翩,鼓乐喧阗,神铳震天,观者如云。“公太”迎进村后,家家户户轮流供奉。焚香上烛,鞭炮裂帛,刀宰肥猪,广延宾客。那年,这项盛事轮至我村,将延至次年二月初一的“出公太”。这一年间,村里四季酒香氤氲,夜夜好戏连台。一个戏班子进驻,往往十几二十天不出村。

等赶到同年北生家里,佳肴已盘跟盘碟接碟地上桌了。我与妻、儿加入席中,举杯提箸,不客气地吃将起来。肚子里垫了一点底之后,我起身逐桌敬酒,与乡亲、熟人们碰杯,“顺遂顺遂,发财发财!”热情说着拜年的话。席间,竟然见到了40多年前教我小学四年级的邱老师。多年没见他,他气色红润。相互紧紧握手,彼此问候一番。他与北生是同一个十番乐班的,他们经常在一起吹吹打打,进出于这一方乡村。今天,他们这个乐班的人都来了,乐器家什也带来了,开席前已热闹过一阵。他们知道我也能弄一点乐器,邀我吃罢酒一起操家伙。我连声道:“好好!”

宴罢,乐班开始演奏。有一架电子琴,他们说对键盘乐器不在行,让我弹这个。我说,我也是“半塘水”,那就乱弹琴吧。来过《南词》、《北调》、《过江龙》等几支十番古调后,奏起了《妈妈的吻》、《走进新时代》等新潮歌曲。我十指忙乱,滥竽充数,勉强跟上帮敷衍下来。奏的摇头晃脑,听的屏声凝气。乡亲们也只有在这正月里或是平日办喜事时,才有闲情欣赏这箫笛丝竹之声。

接下来,我便照例从村头逛到村尾,进东家,出西家。到每一家,家家都有客,老酒热上来,好菜端出来,非要你坐下喝几杯。我酒量差,每家只能喝一两口。走入小时候常在一起的玩伴昌发的家,我一屁股坐在木沙发上说,酒就不必了,喝茶吧。昌发的家是去年底赶建好的楼房。原先的住房实在是老旧了。我问他花了多少银子,他回道,十几万块吧。虽说他大儿在县里电力部门供职,收入不错,但小俩口几年前在城里买了套房,拿不出多少钱给老爸。昌发也就东求西借,还向我开了口。只叹我不会赚钱,可怜的那些积蓄又被妻家的亲戚搬借去了。最终还是匀了一点小钱给他,算是有了对付。这个时候,心里就又愤恨自己,颈上这颗穷酸脑壳,何时换成会炒股、会炒房、会买彩票中大奖的脑袋就好了。

昌发那个远嫁的女儿蕙子也回来了。每次见到她,我都喜欢跟她说说话,因为她的聪明懂事,因为怜惜她幼小就失去了亲娘。几十年前,我在老家当农民时,时常同她爸妈一起干活。累归累,但一伙年轻人说说笑笑,度着贫窘的岁月。她妈得病时,我骑着单车去几十里外帮忙抓药,回来的路上差点被一架载满了人的拖拉机压在轮子底下。

我们边饮茶边说话,昌发的侄女来了,拖着这屋里的人去吃酒。情意难悖,只得跟着去了。如此这般,喝到晚间,头壳早也麻麻的,走路有点飘。后面转进了永恒的家,一桌人大多是外出回村的,有的已明显喝高了,翻来覆去说几句同样的话。“全福寿,六六顺”、“全福寿,久久长”……一伙人猜起拳来了,还分成泉州代表队、龙岩代表队。在泉州当老板的其开,年轻气盛,酒量好,拳也好。几轮下来,老是他占上风。他一边散发软壳中华香烟一边说,你们龙岩队人比我多,但赢不了我们。我很不爽,一直观察其开的拳路,找他拼拳,扳回了一些面子,但不服不行,至终,还是他们泉州队赢的多。

夜深人散。虽然喉咙有点嘶哑,心里却道,过瘾过瘾!

我们那儿,有一句老话,叫“玩正月”,说是“有吃没吃,玩到正月二十。”所以,春节的气氛要绵延到正月下旬。其间的高潮在元宵。昌发说,今年元宵节周围的村庄要到我们村里“参公太”,热闹得紧,你要回来哟。于是,正月十二的下午,我又要从市里赶老家回去了。

文/黄征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2:53
下一篇 2023年2月28日 17:40

推荐阅读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5140
  • 快乐也要适度

    周末和朋友们一起度过,刚开始因为我们太久没见了,所以觉得很开心。但是聚在一起时间长了,连续好几个小时的玩乐,也渐渐地觉得疲惫,甚至看对方也都并不是那么亲切,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 因为我们透支了快乐,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朋友聚会,刚开始因为…

    2022年7月14日
    1.6K0
  •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离开学校已经20多年了。蓦然回首,姐妹们那青春洋溢的笑脸,却仿佛无时不在眼前。 犹记得淘气的我们给每个姐妹都取了外号。“美眉”长得甜美,娇俏可人;“黑牡丹”有着健康的小麦肤色,泼辣、俏丽又不失妩媚;娟长得高大,又像个…

    2022年4月29日
    2.0K0
  • 父亲,让我这样想你

    我的父亲,长得高高瘦瘦,梳着大背头,总是眉眼温和地笑着,几乎不曾见他和人大声吼过,偶尔批评我们,也是细声慢气讲道理。我12岁那年,父亲忽一日骤然离去。这一别,就是永远,留给我的,是那些淡淡的往事里,悠远而绵长的思念。 父亲年轻时学过画,一手…

    2022年11月5日
    1.1K0
  • 小铭的北大梦

    去年冬天,小铭忽然郁闷起来。课堂上,一向乐于主动的他,成了哑巴。那天,当他把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得干巴巴的,他的好朋友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小铭,你把那色彩丰富的秋天都读成瘦瘦的冬天了!”小铭听了,勉强露出了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 作为老师,…

    2022年7月14日
    1.5K0
  • 正字的迷惑

    读破万卷书,也难保不会写错字,有句谚语十分有趣,就是:“读书读得多,料字写成科”;读书读得更多,岂不是更加容易“皱字写成雏”?所以十年窗下的老书生,稍不留神,笔误也是常有的事,就算写对了的字,有没有用错,又是汪洋字海中矗立的另一座烟雾迷蒙的…

    2022年5月26日
    1.5K0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少年成名,一生一画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千里江山图》的这个作者叫王希孟,一辈子只画了这一幅画,这一幅画流传了1000年,他的老师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就是那个政治能力特别糟糕,但是艺术造诣很高的那个皇帝。 ”靖康之难“其实就是从他这开始的。宋徽…

    2024年6月17日
    1690
  • 残篇与残躯(读《红楼梦》、《美感论》有感)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书,它那样波澜不惊地就书写了生活。为了让生活不被俗务所侵扰,贾政、王夫人这些人都被挡在外面,以大观园的围墙为界,里面是精神世界的,或者说是精神导向的。在这个地方,连柴米油盐都带着一些情趣。厉害如凤姐,在探春起诗社的…

    2022年4月25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