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童年的味道

地瓜——童年的味道-封面图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健康。而对我来说,地瓜的香甜是无法忘怀的童年味道。

印象中,家中最不缺的食物就是地瓜。这是种生命力“很野”的植物,不管你有没去浇水施肥,它一样爬得满田野都是,那片绿,是那样的蓬勃,让人不容忽视!而它的根茎,就是地瓜,可做主食,可当零吃,它让我贫瘠的童年,拥有美好的回忆。

每到收获时节,锄头挖下去,总有惊喜,它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那时候,我们总是跟在妈妈后面,拿着蛇皮袋子,欢天喜地地捡起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地瓜,有时甚至迫不及待就在河水里洗净,一口咬下去,嘎崩脆,那乳白色的汁水,甜滋滋的,直接就甜到了你心里,让你欢畅得无法言说。

肚子饿了,大人们干活还没有回来,也可先蒸几个地瓜吃。打开煤炉,放上铝锅,倒些水,用大盆装着几个地瓜,盖上锅盖,就可以坐等美食了。待锅里热气腾腾中伴着一股甜味时,我们总是猴急地拿出地瓜,一边烫得两只手倒过来倒过去地倒腾着,一边吹着气,烫得龇牙咧嘴地还要吃。那种迫切,现在想来,仍是不由会心一笑。

在没有菜下饭的时候,我们会把地瓜切成薄片,加些水,放些盐,在大铁锅里,翻过来,炒过去,直到乳白色的地瓜变成土黄,甜中带咸,咸中带甜,也是一道下饭的好菜!

烤地瓜,则是我们小伙伴们的保留节目。满田野的地瓜,好像都是我们的,随便我们挑。我们也不客气,挑几棵长势较好的,一边用力地揪出藤蔓,一边找些小棍子,刨开泥土,小心地把地瓜挖出来。几个小伙伴早捡回石头和树枝、草叶,垒起简易灶台,明目张胆地在田野里直接烤地瓜。那慢慢煨出的香味,让我们一个个情不自禁吞口水!往往不等地瓜完全烤熟,大家就七手八脚地用小棍子从炉膛的黑灰里把地瓜扒拉出来,小心剥去焦黑的表皮。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那地瓜表层绵软,裹着里面半生的地瓜芯,别有一番滋味!烧烤地瓜吃完了,每个人的手上、脸上、嘴上,都是一道道黑乎乎的印痕。我们谁也不说话,就这样腆着肚子,咂巴咂巴嘴,咬着草枝,躺在田野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飘散,不时眯缝着眼,情不自禁就想要酣睡一场,别提有多惬意了!

为了能名正言顺、经常吃到这样的美食,我和小伙伴还在马路边找了块小小的湿地,学着记忆中母亲栽地瓜苗的样子,把长长的地瓜藤拗成手臂长的一截,断茬处往湿润的泥地里用力斜插下去,再把地瓜苗周围的泥土踩得半实。再从近旁小河里用双手捧着水,一趟一趟地给地瓜苗浇水。满满的一捧水,一路跑一路洒,等我们回到地瓜苗要浇水时,我们手心里的水,每次都剩下一点点。我们累得小脑门上汗水直流,也不气馁,仍旧兴奋得很。我们给各自栽种的地瓜苗作了记号,这棵靠近大树根的是你的,那棵墙皮底下的是我的,那棵中间的是你的……

此后,我们每天下午放学都会先绕路到那块秘密菜园,看看地瓜苗长势如何。你的这棵好精神哪,是不是很快就会有地瓜吃了?我的这棵怎么蔫了,无精打采的,枝条都趴地上了,赶紧浇一泡童子尿,增强营养。要不要再施点肥啊?家里好像还有什么化肥,明天带一点过来。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着这片小小的菜园子指点江山。

但是,这片寄予了我们厚望的小菜园子,始终还是没修成正果。因为每天放学都没按时回家,家长们以为我们又去哪里淘气了,严正警告,必须按时回家,否则“家法”侍候。

那时家长们教育孩子,打起屁股可是动真格的。我们都生了怵,放学后乖乖回家。初时还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小菜园,渐渐地被家庭作业、家务活所淹没。

待到放假,我们再相约去看时,才发现,小菜园的地瓜苗都枯萎了。我们幼小的心灵遭受了一次不小的打击。想来家长们总比我们有办法,我们坐享其成就好了。大家相互安慰着,一会儿就忘了这个浅浅的悲伤,又开心地去玩闹了。

到了正月,我和妈妈总会做一些地道的炸薯片。我们把地瓜蒸熟以后,去皮,用擀面杖碾成糊状,添些木薯粉,搓成条状,切成一片片薄片,再在晴朗的日子里晾晒至半干,最后在油锅里沉沉浮浮炸成焦黄香脆的薯片。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个喷香扑鼻的炸薯片,就是我们最好的年货。犹记得,有年正月,我邀了同学到家里玩,献宝似的,把炸薯片拿了出来,结果大家吃到停不下来,几乎把我们的库存吃个精光!当时我并没有理解妈妈想要留下一些给妹妹们吃的为难,那个年代,谁家也没有多少存粮啊!

时至今日,地瓜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大家都知道它富含糖分和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也较丰富,营养价值很高,成为深受人民喜爱的粮菜兼用的天然滋补食品。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连城地瓜干,更是久负盛名。而在肯德基、麦当劳等速食店里,炸薯条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但在我的脑海中,童年时地瓜的各种味道里,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说的︰“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吾心亦然。

声明:本文由作者“赖春蕾”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19689.html

(4)
赖春蕾的头像赖春蕾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4:04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14:09

推荐阅读

  • 古人爱鸟的美德懿行

    在人类历史上,鸟类一直是我们的亲密朋友,它的存亡与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因而我国自古就有爱鸟护鸟的优良传统。 在先民的心目中,鸟的地位相当崇高,远古时许多部落都把鸟作为“图腾”来崇拜,有的还视鸟为自己的祖先。传说古帝大舜、商的始祖契等古代英雄…

    2023年4月6日
    1.8K0
  • 民国第一设计师“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背后的寓意

    这个是谁?鲁迅是不是知道这谁画的吗?是他自己画的。我们知道鲁迅是什么?文学家、思想家、美食家、什么家、革命家,对不对?各种家。但是你们知道吗?鲁迅绝对是民国第一设计家。 鲁迅的这个猫头鹰,你们仔细看它里面两个那个猫头鹰的眼睛是一个男的和一个…

    2024年6月17日
    9520
  • 心无旁骛

    很多的年轻创业者都会问,为什么创业之初定下来的目标总是渐渐觉得很难实现或者是自己的事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怎么又觉得要面对的事情愈来愈多?甚至有时候无从选择,其实这当中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总是因为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因为这路上我们…

    2022年7月14日
    1.8K0
  • 童年的慢时光

    一盏昏黄的灯泡挂在厨房的门口,灶膛里的火苗在夜色中扑闪,厨房在火苗的跳跃中,似乎比别处敞亮许多,我看见墙壁上挂着笼屉布,旁边还有奶奶做饭时常系在腰间的碎花围裙。 院子里传来了奶奶轻微的咳嗽声,紧接着奶奶慢慢地走进了厨房,她手里端着一个用秫秸…

    2024年4月26日
    690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1.7K0
  • 散落的时光:岁月中的离别和成长

    春天的寒气与湿气恰到好处地袭进我的居所,很喜欢这种潮湿清冷带着一点点霉气的味道。窗外是朦胧一片,这样的天气与季节,很适合我安静地回忆那些青涩又纯粹的记忆。我在房里走来走去,看似为了舒展身体,其实,在彼时,更像是为了抓住那瞬间倏忽而来、稍纵而…

    2024年4月25日
    7580
  • 兔年兔趣

    兔年到,兔年俏。兔的款款玉容,与兔文化情韵交相辉映,曼妙无限。2023年为农历癸卯年,生肖为兔,兔排第四,在12生肖中较靠前。每个兔年,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都带“卯”。而12时辰中“卯时”,恰是清晨5至7时,太阳还未升起,月亮尚在天穹…

    2023年2月14日
    1.4K0
  • 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叉叉走了。那只耳聋、眼花、哮喘,又有严重心脏病的14岁老狗叉叉,在燕婷托我照顾它的第十天,在一阵剧烈的喘息之后终于离开了。叉叉走的时候,安静地趴在我给它新换的地毯上,脑袋枕着自己的前爪,长长的耳朵把脸盖住,像它小时候熟睡的样子。 我冷静地把…

    2022年11月5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