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童年的味道

地瓜——童年的味道-封面图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健康。而对我来说,地瓜的香甜是无法忘怀的童年味道。

印象中,家中最不缺的食物就是地瓜。这是种生命力“很野”的植物,不管你有没去浇水施肥,它一样爬得满田野都是,那片绿,是那样的蓬勃,让人不容忽视!而它的根茎,就是地瓜,可做主食,可当零吃,它让我贫瘠的童年,拥有美好的回忆。

每到收获时节,锄头挖下去,总有惊喜,它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那时候,我们总是跟在妈妈后面,拿着蛇皮袋子,欢天喜地地捡起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地瓜,有时甚至迫不及待就在河水里洗净,一口咬下去,嘎崩脆,那乳白色的汁水,甜滋滋的,直接就甜到了你心里,让你欢畅得无法言说。

肚子饿了,大人们干活还没有回来,也可先蒸几个地瓜吃。打开煤炉,放上铝锅,倒些水,用大盆装着几个地瓜,盖上锅盖,就可以坐等美食了。待锅里热气腾腾中伴着一股甜味时,我们总是猴急地拿出地瓜,一边烫得两只手倒过来倒过去地倒腾着,一边吹着气,烫得龇牙咧嘴地还要吃。那种迫切,现在想来,仍是不由会心一笑。

在没有菜下饭的时候,我们会把地瓜切成薄片,加些水,放些盐,在大铁锅里,翻过来,炒过去,直到乳白色的地瓜变成土黄,甜中带咸,咸中带甜,也是一道下饭的好菜!

烤地瓜,则是我们小伙伴们的保留节目。满田野的地瓜,好像都是我们的,随便我们挑。我们也不客气,挑几棵长势较好的,一边用力地揪出藤蔓,一边找些小棍子,刨开泥土,小心地把地瓜挖出来。几个小伙伴早捡回石头和树枝、草叶,垒起简易灶台,明目张胆地在田野里直接烤地瓜。那慢慢煨出的香味,让我们一个个情不自禁吞口水!往往不等地瓜完全烤熟,大家就七手八脚地用小棍子从炉膛的黑灰里把地瓜扒拉出来,小心剥去焦黑的表皮。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那地瓜表层绵软,裹着里面半生的地瓜芯,别有一番滋味!烧烤地瓜吃完了,每个人的手上、脸上、嘴上,都是一道道黑乎乎的印痕。我们谁也不说话,就这样腆着肚子,咂巴咂巴嘴,咬着草枝,躺在田野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飘散,不时眯缝着眼,情不自禁就想要酣睡一场,别提有多惬意了!

为了能名正言顺、经常吃到这样的美食,我和小伙伴还在马路边找了块小小的湿地,学着记忆中母亲栽地瓜苗的样子,把长长的地瓜藤拗成手臂长的一截,断茬处往湿润的泥地里用力斜插下去,再把地瓜苗周围的泥土踩得半实。再从近旁小河里用双手捧着水,一趟一趟地给地瓜苗浇水。满满的一捧水,一路跑一路洒,等我们回到地瓜苗要浇水时,我们手心里的水,每次都剩下一点点。我们累得小脑门上汗水直流,也不气馁,仍旧兴奋得很。我们给各自栽种的地瓜苗作了记号,这棵靠近大树根的是你的,那棵墙皮底下的是我的,那棵中间的是你的……

此后,我们每天下午放学都会先绕路到那块秘密菜园,看看地瓜苗长势如何。你的这棵好精神哪,是不是很快就会有地瓜吃了?我的这棵怎么蔫了,无精打采的,枝条都趴地上了,赶紧浇一泡童子尿,增强营养。要不要再施点肥啊?家里好像还有什么化肥,明天带一点过来。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着这片小小的菜园子指点江山。

但是,这片寄予了我们厚望的小菜园子,始终还是没修成正果。因为每天放学都没按时回家,家长们以为我们又去哪里淘气了,严正警告,必须按时回家,否则“家法”侍候。

那时家长们教育孩子,打起屁股可是动真格的。我们都生了怵,放学后乖乖回家。初时还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小菜园,渐渐地被家庭作业、家务活所淹没。

待到放假,我们再相约去看时,才发现,小菜园的地瓜苗都枯萎了。我们幼小的心灵遭受了一次不小的打击。想来家长们总比我们有办法,我们坐享其成就好了。大家相互安慰着,一会儿就忘了这个浅浅的悲伤,又开心地去玩闹了。

到了正月,我和妈妈总会做一些地道的炸薯片。我们把地瓜蒸熟以后,去皮,用擀面杖碾成糊状,添些木薯粉,搓成条状,切成一片片薄片,再在晴朗的日子里晾晒至半干,最后在油锅里沉沉浮浮炸成焦黄香脆的薯片。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个喷香扑鼻的炸薯片,就是我们最好的年货。犹记得,有年正月,我邀了同学到家里玩,献宝似的,把炸薯片拿了出来,结果大家吃到停不下来,几乎把我们的库存吃个精光!当时我并没有理解妈妈想要留下一些给妹妹们吃的为难,那个年代,谁家也没有多少存粮啊!

时至今日,地瓜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大家都知道它富含糖分和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也较丰富,营养价值很高,成为深受人民喜爱的粮菜兼用的天然滋补食品。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连城地瓜干,更是久负盛名。而在肯德基、麦当劳等速食店里,炸薯条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但在我的脑海中,童年时地瓜的各种味道里,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说的︰“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吾心亦然。

声明:本文由作者“赖春蕾”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19689.html

(4)
赖春蕾的头像赖春蕾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4:04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14:09

推荐阅读

  • 天高云淡王寿山(游记)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深秋某日,与一帮朋友爬王寿山,在海拔1100多米高处大家才深切体会到寒风的尖利与泼辣。一行人“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到山顶时个个被吹成歪瓜裂枣,脸上皱纹用1斤石灰都抹不平。王寿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永定洪山与…

    2024年6月6日
    3880
  •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原文第1自然段) ——赏析:运用多种感触,从视觉到视觉,诗一般的语言,拉开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的帷幕。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

    2022年9月8日
    12.1K0
  • 少年好友

    最近我看了很多本书,而且是从小认识的朋友的自传,书本已经出了好多年,只是没有像今天那样,能安定下来重新去看、重新去认识、重新去了解他们,就趁着这个可恶的疫情,把人困在家中,便去做一些事情令自己安静下来,叫自己从他们的自传中回到过去,追忆往事…

    2022年4月17日
    1.6K0
  • 生活处处是精彩

    每日里上班下班,一日三餐、简单平实的日子如流水般逝去,波澜不惊,却真实得触手可及。工作之余的生活,亦随着人生的不同脚步,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 毕业伊始,工作之余,我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也曾在自考路上奋勇直前。那段与书香为伴的晨读晚诵…

    2024年6月14日
    2510
  • 担担面的奇功

    人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很奇妙,很意想不到!小时候住大磡村飞机库,再往前另外有小村叫上元岭、下元岭。先父在上元岭的大观片场工作,下元岭侧是小村的市集,那里有街市摊档,有不少小店铺、小士多,还有印象很深刻吃担担面的地方叫“咏藜园”。我也不知为何几…

    2022年4月17日
    1.3K0
  • 琼瑶遗书原文及《当雪花飘落》文字版

    琼瑶遗书原文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渐渐摆脱了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走了!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

    2024年12月4日
    5950
  • 回归本分,方得始终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让世界万物都做它自己最简单的事,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刚开始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觉得只不过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慢慢琢磨后,什么是最简单的事呢?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自己最简单的事,世界就会怎样变得美好? 思前想后,发现这句话蕴含…

    2022年11月4日
    1.2K0
  • 夹竹桃下的青瓦房

    半山有一棵夹竹桃,夹竹桃下有两排青瓦房,东北角围墙边有一间小厨房,厨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的时候,就是人间最温馨而美好的时节。 山上有块麦地是我家的。每到麦收时节,我总是禁不住望一望开着红色花朵的夹竹桃,和夹竹桃下的小屋,那里住着学校里最美的女…

    2022年5月10日
    1.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