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学会留白

人生要学会留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把时间塞得满满的,也似乎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于工作,但到最后却感觉收获很小,跟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种感受在年轻的创业者身上特别多见。因为普遍的年轻创业者都是志存高远,他们想要在最好的年龄里打拼出一番事业,所以年年月月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大的成就。

但是,大家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碌碌无为呢?就像是一根弦,绷得愈紧,动力就会愈来愈小,能够弹出美妙音乐的几率就更加之小。人也是这样的,想一想,当耳边充斥着各种令人烦躁的噪音,整日忍受着繁忙工作家庭琐事的折磨,你的心里除了压力还是压力,得不到一丝喘息的机会。那么就算能够完成预期的工作,但效果还是非常微弱的。

在美术里,一定的留白能够创造更好的意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适当的留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留白,是一种非常智慧的选择。如果在创业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把这些问题解决,也不要一直无休止地处于忙碌之中,看起来好像已经做了很多,其实这样的趋势只意味着得到的将会愈来愈少。那我们应该如何怎样去留白?

打一个比喻吧,曾经有个创业者朋友跟我聊过他的心路历程,在他的事业发展到一半的时候,那时他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事业发展也不全是前进的状态,有时候还会退步。在这种时候可能人们都会说再加把劲,努力往上爬,不要松懈就可以挺过去。而他并没有这么做,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他没有强硬地将自己的事业发展推到绝对的轨道里,而是慢慢放松,适当地相对静止一段时间,就像满屋的尘埃,得到了一定的积淀,他对自己事业的发展规划就开始变得特别明朗,清楚地看到事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劣势,往后应该怎么样去发展。所以在那个留白时期,我们看起来他是在后退或是在停滞,但他在留白里思考了更好的策略,其实他在更快地前进。

所以呢,朋友们,当你烦恼的时候,事业遭受不少打击之后,不用灰心,也不用沮丧。不妨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适当地留白,当紧张的能量被释放之后,事业发展再缓一缓时,你的身心会得到完全的休息,这时候又可以再快马加鞭。所以留白,适当的停下来,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追求理想打拼事业,要学会留白,人生也要学会留白,这是一种值得我们不停去探索的智慧,希望这分享能够帮到朋友们。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王嘉裕的头像王嘉裕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2:54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13:00

推荐阅读

  • 春日迟迟好读诗

    每个学期快结束的那段时间,都会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现代汉语的表达不是更好吗?”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发邮件大吐苦水:“我们用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把课本上的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什么考卷的题目,又常常不在这背诵的范围里?那我们…

    2022年5月10日
    1.6K0
  • 地瓜——童年的味道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是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健康。而对我来说,地瓜的香甜是无法忘怀的童年味道。 印象中,家中最不缺的食物就是地瓜。这是种生命力“很野”的植物,不管你有没去浇水施肥,它一样爬得满田野…

    2023年2月28日
    1.3K0
  • 春和景明识笋味

    我极爱吃竹笋。 因此,在门前种一丛竹子,与其说是受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影响,不如说是为了在竹子高雅的掩护下能顺理成章地吃上竹笋。 竹笋亦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菜,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采摘,冬笋的味道比春笋更…

    2022年5月5日
    1.6K0
  • 一碗人间烟火

    楼下有家叫米线控的快餐店,虽然经常路过,却一直没留步。因为很早就听说过桥米线的故事,以为米线是少不了辣油的,而我有慢性咽炎,即使想吃也无福消受。那日天冷得出奇,想吃点热乎的,就踅了进去,一问也有不辣的汤底,于是就点了一份番茄龙脷鱼米线。内衬…

    2022年5月14日
    1.7K1
  •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

    在老家景阳楼门口的右下方,有两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它就是我老爸的果园。自留地的右边,也就是岐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水坑,正好为老乡们的灌溉和浇水提供了便利。 老爸在老家是有名的“清洁工”,用乡亲们的话说:他扫的地,连地皮都快要被扫掉了一层。为此…

    2024年6月19日
    6750
  • 人生凭阑处,最爱是”长沙“

    生命中3个关于“长沙”的地方,都成了我的最爱。 东涌的长沙泳滩,是儿时最常去的看日落的海边地点。记忆中的第一次是四五岁的年纪,父亲带全家去露营。夕阳西下,海风习习,我在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海浪的声响,年幼的心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偷走了。稚嫩的眼…

    2022年4月25日
    1.5K0
  • 因李白的诗书而名留千古的两个人

    历史上有两个人幸运地因李白的诗书而名留千古。 第一个是汪伦,汪伦字文焕,安徽歙州黟县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他是李白好友。汪伦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便举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天宝元年(740年)至宝应元年(761年)间,李白曾多…

    2022年4月26日
    2.0K0
  • 莲之妙——读周敦颐《爱莲说》有感

    周敦颐的《爱莲说》传诵千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让世人牢牢记住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语文课堂上,将我的老师讲授予我的这句话,又传授给了我的学生们。 可能是受这些讲授的影响,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间,有不少…

    2022年11月4日
    2.3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