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将至话小满

麦收将至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宋·欧阳修《五绝·小满》)欧阳修的这首小诗,概括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迷人景色:听,夜莺在声声啼鸣;看,绿柳在轻扬拂堤;抬眼望,一轮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此时,田间将熟的麦子是那样可爱,青青的麦穗迎风摇曳,笑迎纷纷飘舞的落花……这美丽的田园盛景,打动了诗人,也让无数人为之心醉……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8个节日,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日,一般在5月21日前后。元代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即小满时节,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但尚未饱满,故称“小满”。而南方地区的小满则另有寓意,“满”是指雨水的盈缺。当地农谚说:“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意思是说若小满时节田里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我国古代将小满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就是说在小满的第一候,苦菜已经枝叶繁茂;第二候,一些喜阴的柔弱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第三候,麦子开始成熟。此时,全国各地正陆续进入夏季。在北方,夏收作物已接近成熟,春播作物正生长旺盛,开始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期。南方此时正是水稻栽插的季节,农谚有“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之说,农民们正抓紧进行水稻的栽秧、耘禾等工作,终日也十分忙碌。小满是个忙碌的节气,它的许多节俗都与繁忙的生产有关。比如祭蚕神,就源自采桑养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过去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就是男耕女织。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蚕丝为主。蚕丝需要养蚕结茧抽丝得来,所以我国南方养蚕业很兴盛,对蚕也格外重视。古人把蚕视为天物,并认为蚕也有“蚕神”,管理众蚕,赐福人间。相传小满为蚕神的诞辰,因此便有了小满祭蚕神的习俗。我国民间所祭蚕神有几种不同说法,其中主要有两个:一为嫘祖、一为马头娘。

嫘祖又称“嫘祖娘娘”。据《史记》记载:“皇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传说嫘祖不但聪明能干,还是位发明家,她发明了养蚕缫丝,制绸做衣,并将绸子染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使人们不再穿兽皮、披树叶,为创造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故被后人尊称为“先蚕娘娘”;她又是一位教民育蚕的教育家。她首先发现蚕桑,使西陵部落的蚕丝业兴盛,然后又在西蜀部落之间传授技艺。她和黄帝成婚后,陪同黄帝推广栽桑养蚕技术,“创蚕业功于百姓,始衣衫福载万民”; 故她又被人们奉为最先教民育蚕的“蚕神”。

马头娘相传是马首人身的少女。据古书记载,上古高辛氏时,蜀中有蚕女,父为人劫走,只留所乘之马。其母誓言:“谁将其父找回,即以女儿相许。”马闻言迅即奔驰而去,不久其父乘马而归。从此马嘶鸣不肯饮食。父知其故,怒而将马杀死,晒皮于庭中。蚕女由此经过,为马皮卷上桑树,化而为蚕,遂被奉为“蚕神”。

过去每到小满这天,养蚕人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为蚕神贺寿庆生,既表达对蚕神的感激之情,也祈求蚕神赐福,有好的收成。特别是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更重视蚕神的诞辰。很多地方都兴建有祠堂,供奉蚕神。在小满时节,还专门请戏班唱戏庆贺。

另一与生产有关的小满习俗是动三车和祭车神。清袁景澜的《吴郡岁华纪丽》记载:“小满节届,蚕妇煮茧,缫车缫丝,昼旦勤作,赶早赶卖。郊外菜花至是结实,收子到油车压油,以俟估贩。插秧之人挈水溉田,桔槔盈路,救旱备涝,忙踏水车。名曰小满动三车,谓丝车、油车、田车也。”意思是说,小满这天,蚕妇忙着煮茧,用缫车缫丝,昼夜劳作,赶早去出售;郊外的油菜花已经结子,人们将油菜籽收集起来,送到油车上压油,以待商人贩卖;插秧的人则忙着踏动水车,提水浇田,抗旱防涝。这就是“小满动三车”,“三车”即丝车、油车、田(水)车。在浙江海宁等地,农民在小满这天照例要启动水车。此前,各农户先以村墟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年长的执事者约集各户,黎明时分集体出动,燃起火把,在水车周围吃麦糕、麦饼、麦团。然后执事者以锣鼓为号,大家敲击器物相和,一同踏动河汊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把河水排入田中。祭车神时,农家会在车水前将鱼肉、香烛等摆放在水车前面,进行祭拜。祭品中还要有一杯清水,祭拜时将水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在我国北方的关中等地区,还有小满“看麦梢黄”的习俗。过去每到小满时节,麦子快要成熟时,出嫁的女儿就要带上礼品,回娘家探望,看看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麦收后,母亲又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女儿的劳累情况。这就是农谚所说的:“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这一普通习俗,体现了母女间相互牵挂、心心相连的骨肉亲情,也彰显了朴实的人性之美。虽然看似平常,却也感人至深。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6日 10:47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14:19

推荐阅读

  • 大学城北

    我居住的下沙由一条高架分割成两个区域,一块是大学城南、一块是大学城北。城南相对比较热闹,有很多大学。城北以前是荒地,只有在与海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Outlet。 昨天去那边看朋友,才发现此处现在已经盖满了大楼。不过它显然是一个纯住宅区。所有的…

    2022年4月25日
    1.5K0
  • 乐观面对生活

    在我们的圈子里,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一直以来都是郁郁寡欢,好像很少见过他开心的时候,就算遇到开心的事情,情绪价值也是处于低状态,似乎认为这并不值得,有什么好开心的。而一旦遇到一些稍微不顺心的事情,他就会愁眉苦脸,整天唉声叹气。我们常常开解他…

    2022年8月2日
    2.0K0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1.0K0
  •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在《未来的夏娃》当中,Villiers de l'Isle-Adam说出这句话。我们几乎立刻就看到一位科学家坐在满是霞光的实验室,沙发的一角在远处折射出一个更长更尖的角。爱迪生就坐在这霞光照不到的昏暗之中,感受着明…

    2022年4月25日
    1.7K0
  • 我的世外桃源

    春分这天,我已养了近十年的龟丞相从冬眠中醒来了。 如往年一样给龟丞相喝水、泡澡、喂食完毕,它便“急急脚”地赶着去巡园,途经的每一株花草每一块石头都不曾被它忽略,连飘落在地上的花瓣都要停下仔细地去研究一番。每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看到丞相大人醒…

    2022年4月18日
    1.9K0
  • 儿时拔草

    母亲喜欢养兔子,她对兔子的脾性和体表特征摸得一清二楚,经常有邻居提着母兔上门,请教我母亲这只母兔是否有孕怀有几只兔宝宝,母亲轻柔地摩挲着母兔,一说一个准。 兔子不挑食,既吃米饭,也吃萝卜和蔬菜。在我印象中,兔子最爱吃的还是“大围莲”、车前草…

    2024年7月17日
    1.3K0
  • 盛开的凤仙花

    很久以后,才知道指甲花就是凤仙花。 从小喜欢花,可能与住在老家后面的马来人有很大关系,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品种各异的鲜花。马来人是超级爱花的民族,至今犹坚持住在残旧的木屋而不愿迁移到政府为他们所建的整齐有序的高楼组屋。为了种花植树宁愿贴近土…

    2024年7月10日
    1.3K0
  • 多和不如自己的人比

    朋友说,他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一问原因,原来是听说了某位朋友为儿子购买了第二套房子,而且他们都是同龄,他亦非常羡慕那朋友的事业发展,好像一路坦途,一做起来就赚了很多,内心夹杂着羡慕和嫉妒;另一方面,和这位朋友对比,当初也是同一个起跑线奋斗的,…

    2022年7月14日
    1.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