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故事多

石榴故事多

看到石榴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秋季开始成熟的水果之一,入冬后,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石榴果实外表朴实无华,貌不惊人,打开却鲜艳夺目,艳光四射,不禁让人想起武则天赐予它“多籽丽人”的封号。它也是“风骨凝夏心,神韵妆秋魂”的精髓。难怪古人那么喜欢石榴,视其为吉祥物。

春天过去,石榴花谢,树上出现了一只只小宝贝,待到秋时,那些宝贝已长大成熟。石榴饱满多子,人们看见了,总会联想到多子多福。

在故乡的土楼里,大哥与堂叔各种了一棵石榴树。花季一到,满树通红,秋季硕果累累。早春,石榴树逐渐长出新芽,农历二月开始开花,花萼呈钟形,红色,质地较厚。树枝上已开始鲜花竞放,呈现“残红倦歇艳,石榴吐芳菲”的景象。农历三月是石榴花开得最艳的季节,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山石榴》中写道:“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诗人虽没有直接写石榴花为红色,见丽人发簪榴花,却担心红艳似火的榴花会不会烧坏少女的翠簪和秀发?这真是赞美榴花的神来之笔。

果实成熟后表皮呈深褐色,形状似球。摸上去比较粗糙,圆不溜湫、鼓胀胀的,蒂部开裂的地方像孩子的笑脸,颇具喜气。掰开石榴,里面满是籽粒的浆果,像一颗颗红玛瑙镶嵌其中,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拿起一粒放进嘴里,汁甜味甘。石榴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维生素C含量要比苹果和梨高1至2倍。在中医看来,石榴也是秋季保健水果。它味道甘酸,恰恰能把夏季外泄的气血收敛回体内储蓄妥当,此外还有平肝、明目、润肺的功效。石榴还具有杀虫、收敛、止痢等功效。

小时候,我不知道石榴可以吃,也不敢试,直到来香港定居后,在水果摊位上看到有卖才知道它的食用价值。

后来从书中得知,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妇女着裙,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朝就已成为一种流行服饰,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石榴好吃,石榴花好看,“石榴裙”却不好拜。我们今天流传的“拜倒在石榴裙下”,据说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周围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开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便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迁怒于杨,对她拒不施礼。杨贵妃很是不满,趁一次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邀杨献舞助兴之际,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对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施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只能纷纷下跪施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如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很多女人都以让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为荣,也不知道她们是否明白,这只是一种肤浅的虚荣,以杨玉环倾城倾国之容貌,也不过落得个马嵬驿缢死的下场。一句话,让男人拜倒岂是易事?一时容易,一世难也!

文/张武昌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6)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4日 11:56
下一篇 2022年5月16日 10:47

推荐阅读

  • 故乡情佳作:《故乡的眼》(抒情散文)

    只有池塘才是故乡的眼。老井不是,虽清澈却缺少了生气。溪河也不是,它远远地绕开村庄,过于匆促而疏远。只有池塘,如同邻居家那条无赖的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村庄边缘某座黑瓦白墙的土房前,丝丝入扣地记载着整个村庄的酸甜苦辣,但恒久地保持沉默。 池塘是村…

    2023年3月6日
    1.4K0
  •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

    在老家景阳楼门口的右下方,有两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它就是我老爸的果园。自留地的右边,也就是岐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水坑,正好为老乡们的灌溉和浇水提供了便利。 老爸在老家是有名的“清洁工”,用乡亲们的话说:他扫的地,连地皮都快要被扫掉了一层。为此…

    2024年6月19日
    3920
  • 难忘墟市时光(回忆好文)

    自从乡下进城,为稻梁谋,难得周末休闲,且往风动厂集市,一如回味当年赴墟时光。 风动厂集市形成有日,可上溯至风动厂红火热闹时期。清晨始,九时旺,过午即散。集市面积不大摊点挺多:市场顶棚下筑台摆桌密布正规摊位;两排简易宿舍区间巷道规整摊点;原厂…

    2024年6月19日
    3820
  •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

    2023年4月4日
    1.0K0
  • 小兔子乖乖无删减全文阅读

    以下是经典睡前故事《小兔子乖乖》无删减全文,欢迎阅读。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 一天,兔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你们好好看着家,把门关好,谁来叫门都别开,等妈妈回来了再开。” 兔妈妈拎着篮…

    2023年4月6日
    1.6K0
  • 红彤彤的柿子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勤劳的村民在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果树,其中有一种是柿子。柿子一般分为两大类:“甜柿”与“涩柿”。“甜柿”不需脱涩即可食,涩柿可再依据口感,分为软柿(红柿)和硬柿(脆柿、水柿)。柿子的品种不同,营养价值也略有差异,甜柿维生素C丰…

    2022年5月23日
    1.8K1
  •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及赏析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原文第1自然段) ——赏析:运用多种感触,从视觉到视觉,诗一般的语言,拉开阳春三月陌上花开的帷幕。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

    2022年9月8日
    12.1K0
  • 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元和十三年,一个清冷的秋夜。江西浔阳的湓水之滨,一个中年男人在河边徘徊。月亮又一次地圆了,那洒向大地的清辉,被粼粼波光折射出一种梦幻的美。今夕是何夕?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只记得这中秋的满月,已然陪伴深处异乡的他不止一年。他下意识地摸一摸鬓角…

    2022年11月4日
    5.3K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绿日长夏的头像
    绿日长夏 2022年7月5日 10:45

    俗语“门前有三树,家兴富三世”,你知道是哪三种树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