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

在老家景阳楼门口的右下方,有两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它就是我老爸的果园。自留地的右边,也就是岐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水坑,正好为老乡们的灌溉和浇水提供了便利。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高清封面图

老爸在老家是有名的“清洁工”,用乡亲们的话说:他扫的地,连地皮都快要被扫掉了一层。为此,老爸也经常被旅游区主管卫生方面的干部表扬,多发奖金。就在老爸愈来愈为他的“卫生事业”感到骄傲的时候,他的耳朵却不让他继续骄傲了,有时听不见摩托车呼啸声。我极力鼓动他辞职。

老爸还真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辞职,可他又在琢磨找事干了。2015年,老家有些老农种百香果来卖,听说收入不错,一斤七八元(人民币,下同),好的十一二元。这又勾起了老爸的“挣钱”欲。2016年的春节过后,他把原本借给别人种菜的这两块自留地收了回来,把杂草铲得溜光,连一只蚂蚁从地里经过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挖窠施肥,主要是外地买回来的猪粪鸡粪和兔子粪,混杂在一起进行发酵,上面还用薄膜盖住,以免臭气熏天臭死人。农历二三月份,土地开始湿润的时候,他就叫我哥哥从隔壁村买回百香果的秧苗种上,接下来就是浇水的事儿了。闲暇时间,他还上山砍树枝,大的树枝有碗口儿那么大,小的也有10公分口径,用来搭棚子。五一节放假我弟弟回了一趟老家,就被父亲当作义工了,帮他搭起棚子的框架。后来是他自己将一根一根的竹子、树枝放在架子上,横的,竖的,斜的,弯的,两个棚子就这样搭起来了。百香果的苗也很快长到棚子上去了,好绿的一大片啊。我回去看时,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故乡》的西瓜园,这时我对老爸的敬意不由地从心底间涌起来,或许是对绿色的敬意吧,或许是对生命的赞许吧。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高清配图1

到了暑假,老爸接连打电话来,问我回不回家。我挑了一个周末回去,老爸就把我带到他的果园来了。只见一个个比鸭蛋还大的百香果挂在大棚上,像夜里的星星,闪耀着绿色的光芒,好像在跟你眨着眼睛逗你玩呢。我对老爸的敬意又更深了一尺,连忙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对老爸说:“厉害呀,老了老了还弄得了这么大个、这么旺盛的百香果来。”老爸的老脸乐开了花,得意地回答道:“嗨,得了,别吹了!回家吃饭去吧。”

百香果成熟了。老爸从大棚上摘下来,装在箩筐里,背到景阳楼对面的大榕树下去卖。大榕树下,也叫公王坝,孩儿的时候村里每次放电影也是选在这儿,这是土楼村最热闹的地方。现在这里是我们村的早市,5点钟开始就有土家菜和土家肉来卖了,还有面包馒头豆浆之类的早点,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集市,热闹极了。8点钟左右就罢市了,然后迎接游客来这里参观旅游。我老爸的百香果就是专门卖给游客的。剥开两个百香果,倒入一次性的塑胶杯子里,再倒入矿泉水,酸酸的,再打一勺农家蜂蜜,就酸酸甜甜了,可好喝了,还解暑解渴,治口腔炎,养肠胃,美味多多,好处多多,惹得每个游客都喜欢来喝上一杯。而且还很便宜,一杯只收2元,实惠得很呢。老爸就这样每天都挑上颜色最红的,红得有点儿发紫了的,最成熟的百香果拿出去卖,不贪,每杯只收2元,不随便起价。他说:“游客来我们土楼一次不容易,能喝上我们的百香果汁就更不容易了,我们怎么可以贪人家的钱呢?”所以,老爸的本分老实,连游客都知晓了,都知道在土楼,在大榕树下,有一个卖百香果的老爷子,挺厚实的,很憨。

经典散文《老爸的果园》高清配图2

很快,一个暑假过去了,土楼旅游的黄金季节过去了。老爸还是伺候着他的百香果,那块自留地就是他的好去处,每次回家,就到那儿去找他保准没错。国庆节黄金周,虽然是中秋节临近,天气凉了,但是想喝百香果汁的游客还不少,可是老爸的百香果却不那么漂亮了,也许是天气开始转凉了,也许是中秋时节阳光开始没那么辣了,百香果缩小了,口味也更酸了。

这一年,老爸种的百香果收成好卖得也好,挣了八九千元,老爸的心里乐呵呵的。每每回去,他都会跟我唠叨他的百香果,以及他的游客们。我知道他心里不在乎这几千元,而是他觉得“英雄”又有了用武之地了。这就是老爸的不轻易服输的性格,这就是他之所以乐观、自信的底气。

文/林钧达  图/词多多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19日 09:13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09:25

推荐阅读

  • 岁月漫长值得等待

    有一天在外面散步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有个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指着一棵开着花的树,天真无邪地问着妈妈:“这棵树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开出这么漂亮的花朵呀?你看这棵树那么老了,我觉得等太久了。”这位妈妈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母亲,她说:…

    2022年4月26日
    1.9K1
  • 躺着读书

    当意识到快要陷入俗世的泥淖时,我决定悬崖勒马。回望彼岸,读书,是唯一适合我的方式。再奢侈一点,便是躺着读书了。 3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起步晚,但我并不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曾经在张爱玲的文章里读到一句话,意思是说30岁以后的人都是有故…

    2022年4月29日
    2.7K0
  • 天边树若荠

    城市里的树,高高低低地生长着。我们每日在街边走过,或是在街区花园驻足,总会感受到它们的力量:或青翠欲滴,或落叶纷飞;或嫩芽初上,或繁华落尽——我想,它们的故事,和人世间应该并无区别。 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它们的选择?这个问题曾令我思考很…

    2022年11月4日
    1.6K0
  • 瞓在黑甜乡

    朋友林哥夫妇不辞辛苦驱车过来找我,想看一眼在我的朋友圈晒得热热闹闹的花园,岂知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到大门口来擂门,我都毫无声息。林哥夫妇以为我未带手机外出,失望而回。 事实却是我一直在黑甜乡里醒不过来。 因闺蜜燕婷一家来住了几日,…

    2022年4月21日
    1.9K0
  •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

    “爱迪生喜欢昏暗的光线。”在《未来的夏娃》当中,Villiers de l'Isle-Adam说出这句话。我们几乎立刻就看到一位科学家坐在满是霞光的实验室,沙发的一角在远处折射出一个更长更尖的角。爱迪生就坐在这霞光照不到的昏暗之中,感受着明…

    2022年4月25日
    1.7K0
  • 怀旧的电影海报

    看电影在过去是一件大事情,每一部电影上映,都有配套的宣传海报提前展出造势。被悬挂在影院门头上方显眼处,或张贴在玻璃橱窗里的巨幅海报,对人物、背景、色彩、构图都有充分考量和精心安排,既须涉及故事的核心或伏线,又不能剧透,不用借助过分花巧的表达…

    2022年5月16日
    1.9K0
  • 心无旁骛

    很多的年轻创业者都会问,为什么创业之初定下来的目标总是渐渐觉得很难实现或者是自己的事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怎么又觉得要面对的事情愈来愈多?甚至有时候无从选择,其实这当中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总是因为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因为这路上我们…

    2022年7月14日
    1.9K0
  • 重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首版于1981年问世的《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话题涉及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父母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严肃中透出亲…

    2022年7月14日
    2.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