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人间烟火

一碗人间烟火

楼下有家叫米线控的快餐店,虽然经常路过,却一直没留步。因为很早就听说过桥米线的故事,以为米线是少不了辣油的,而我有慢性咽炎,即使想吃也无福消受。那日天冷得出奇,想吃点热乎的,就踅了进去,一问也有不辣的汤底,于是就点了一份番茄龙脷鱼米线。内衬锡纸的大碗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稍凉之后吃了一口,味道还不错。虽然没有面条劲道,但却顺滑爽口。我接下来隔三差五地光顾过几次,待得这家米线店撤档,我就再也没去吃过米线。看来,我这个吃惯面食的北方人,还真的不是米线控。不过,这不妨碍我对米线的好奇。

据查,米线在我国古代的烹饪书《食次》中就有记载,其名曰“粲”,本义指上等好米。《食次》的成书时间,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早,虽然已经散佚,但在其他典籍中仍有转述。如,贾思勰所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多处引用《食次》。其中,“粲”的加工方法很详细,概括起来说就是:把发酵过的糯米磨成粉,调成稀稠适中的粉浆,灌入底部钻有孔隙的竹勺,滤出来的细线进入锅中煮熟,这就是早期的米线了。宋代以降,米线也被称为“米缆”,俗称米粉条,并可像粉丝那样制作成干品。如今,米线的种类多而丰富,已经风行全国,尤以云贵川湘等地为盛。

在我老家龙口,称粉丝为粉条。记得小时候村东头有座很大的粉坊,流水加工粉条。制作工序与米线差不多,不过用料不是大米而是绿豆。比起薯类粉丝来,绿豆粉丝晶莹剔透不黏稠,百煮不烂韧性好,最适合涮火锅。沉淀粉团后的浆水,煮熟了叫油粉,就像北京的豆汁儿,很便宜,买回来可作稀粥喝。油粉的豆腥气较重,入口有点酸溜溜的,孩子们虽然不喜欢,但在食品短缺的年代里,只要能充饥,也就挑剔不了那么多了。听说在陕西富平一带,花色油粉还是一道传统小吃呢。

米线、粉条、面条等,都是五谷杂粮加工出来的线状食品,只是因产地和配料不同而有所区别,因口味和习惯不同有所偏好。相比较而言,还是面条来得便捷些。且不说超市里有居家旅行的挂面、方便面及鲜面条出售,只要有开水随时都能满足口腹之欲,即便是手擀面,也花费不了多长时间。用擀面杖将发酵后揉好的面团擀薄了,交叠成一拃宽的垛子,用刀批成若干均匀的细条,抖落开来,放进开水锅里,煮熟捞上来,浇上卤汁,拍一碟黄瓜拌蒜,加上蚬子肉搅拌,吃来非常爽口。

面条种类很多,除了配料和烹调方式外,常见的有手擀面、刀削面、拉面等。面条细而长,过生日吃它就是长寿面;面条好消化,生病时吃它就是病人餐;面条易携带,旅行时吃它就是方便面。这世界上,没有一碗面条填不饱的肚子,舌尖上的中国是不能没有面条的。即便是海外旅行,享受不来西餐,凡是挂着中华料理招牌的店铺,大多会有面条提供。若不然,还可以来一碗意大利面将就将就。

汪曾祺老先生对各地小吃很有研究,却不讲究。凡有摊档的地方,哪怕是街头巷尾,只要是特色风味,他都会蹓跶过去品尝。他在《四方食事》中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细细想来,全国各地的美食,从起源到风行,都有动人的传说或故事,都是一道独特的地域风景线,再由文化学者或文学家形诸笔端,就会载入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按照汪老的诠释,米线也好,粉丝也好,面条也好,说到底都是一碗人间烟火。

文/王兆贵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5)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12:46
下一篇 2022年5月14日 11:59

推荐阅读

  • 心静下来,才能感受美好生活

    和朋友们相聚的时候,大家都在埋怨年末工作实在太多了,各种规划总结,检查应对,把我们的时间都榨走了。尤其是一些正在创业的年轻人,其实在一年的末尾,心情是更加的焦虑,恨不得有分身术,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 但是哪里来的分身术,哪里来的三…

    2022年4月17日
    1.7K1
  • 花的易感与心动

    花如其人,人更胜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等花卉,既是人的易感本体,更是心动寄托。青年时读《聊斋志异》,对其中牡丹花仙的《葛巾》篇章记忆犹新。故事中的葛巾自称曹国夫人之女,带有一种奇异的牡丹花味:“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体”、“纤腰盈掬,…

    2022年5月10日
    1.6K0
  • 《洛神赋图》背后的爱情故事

    曹植他写过一篇《洛神赋》的文章。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叫曹丕。曹操死之后,曹丕逼汉献帝让位,他自己就建立了魏国。但是曹丕就比较妒忌他的那个弟弟曹植,弟弟比较有才华,又有政治抱负,他就害怕他的弟弟威胁他的皇位。当时曹植听到他自己的亲…

    2024年6月18日
    4920
  • 散文《最美的遇见》

    散文《最美的遇见》(版本1)作者:隔窗听雨 谁能告诉我,与你有没有过前世的约定?谁能告诉我,与你在前世的哪个路口相逢?不然,为何你我相见,像似一次久别的重逢?而你,像似早就造访过我的心中。遇见你,让我相信了什么是命中注定;遇见你,让我相信了…

    2022年12月24日
    2.1K0
  • 莲之妙——读周敦颐《爱莲说》有感

    周敦颐的《爱莲说》传诵千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让世人牢牢记住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语文课堂上,将我的老师讲授予我的这句话,又传授给了我的学生们。 可能是受这些讲授的影响,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间,有不少…

    2022年11月4日
    2.1K0
  • 天边树若荠

    城市里的树,高高低低地生长着。我们每日在街边走过,或是在街区花园驻足,总会感受到它们的力量:或青翠欲滴,或落叶纷飞;或嫩芽初上,或繁华落尽——我想,它们的故事,和人世间应该并无区别。 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它们的选择?这个问题曾令我思考很…

    2022年11月4日
    1.5K0
  • 用宁静来引导生活

    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分享到这样一些关于教育的事情:朋友是一名教师,每当学生放完假回来的时候,他总会问学生们,假期里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说,去了游乐场、商场玩或到餐厅吃到好吃的东西。总结来说,学生的假期活动也偏向于享乐,而且…

    2022年7月14日
    1.6K0
  • 人生需要给予

    如果说,问你的愿望是什么,我猜大部分人的愿望都会是想得到某些东西。就绝大部分人来说,不管是怎样的愿望,总是离不开索取和得到。当然,人生需要有追求,但是人生也需要给予。 无论是自己给予别人,还是别人给予自己,这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着。没…

    2022年5月31日
    1.7K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