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行书

米芾的行书

论书法,普罗大众都知道王羲之,但不一定知道米芾。米芾是宋四大家之一,他年龄略小于苏轼、黄庭坚、蔡襄,成名也稍晚,但其书法之精妙,却在苏、黄、蔡三家之上,为世人所推崇。

宋人“尚意”,真率畅意是基本审美格调,故宋代是行书的天下。米芾痴迷魏晋,尤重王献之,形成他飞扬跌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摇曳多姿的书法风格。他批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唐代书家的书法刻意做作,他认为费尽心思,巧作安排,或大小一伦,或怒张为筋骨,都失去天真自然,未得真趣。

米芾对书法自有一番独特见解:“字要骨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此真乃米老作书之“无上咒,无等等咒”。

米芾的字集百家之长,超迈入神,赵孟俯云:“米老书如游龙跃渊,骏马得御,矫然拔秀,诚不可攀也。”最有意思的是,米老以书学博士为徽宗皇帝召见,皇帝问他本朝以书闻名于世的共几人,米老各以其人回答,说:“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缺乏高逸的风韵,蔡襄勒字,沉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皇上又问:“卿书如何?”回答说:“臣书刷字。”宋徽宗本身是书法大家,自创瘦金书,自然是识货之人,他十分欣赏米芾的“刷字”,觉其远观,似随意落笔,豪放昂扬;细品,回旋笔致,气古韵高。

米芾曾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他说的四面和八面是同一个意思,就是笔势面面都要有情势,包括笔画的长短、粗细、轻重、攲侧等笔势的动静,以及字形大小,布白疏密,要变化生动,富有意趣。这就是他引以为豪的“刷字”。若学米芾的字只知模仿其结字用笔,而不知八面出锋,那就失其精髓矣!

声明:本文由作者“梁君度”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2544.html

(6)
梁君度的头像梁君度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45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14:56

推荐阅读

  • 人生要学会留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把时间塞得满满的,也似乎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于工作,但到最后却感觉收获很小,跟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种感受在年轻的创业者身上特别多见。因为普遍的年轻创业者都是志存高远,他们想要在最好的年龄里打拼…

    2022年4月17日
    1.5K0
  • 不期而遇——看纪录片《脸庞,村庄》有感

    我昨晚几乎是在一种夹杂着悲伤的快乐当中度过的。忽然就慨叹生命易逝,生活似乎该当及时行乐。也就是说,当我决定及时行乐的时候,我首先承认了自然的不可逆转。然后,我的感知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 其实,这种情绪倒不是无来由的。它来自我昨晚看了一部法国…

    2022年5月23日
    1.9K1
  • 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元和十三年,一个清冷的秋夜。江西浔阳的湓水之滨,一个中年男人在河边徘徊。月亮又一次地圆了,那洒向大地的清辉,被粼粼波光折射出一种梦幻的美。今夕是何夕?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只记得这中秋的满月,已然陪伴深处异乡的他不止一年。他下意识地摸一摸鬓角…

    2022年11月4日
    6.9K2
  • 作家少年时代的作文

    作家少年时代的作文,对一生的书写是难忘的开端。那些作文,是作家们记得住的。少年是站在世界一侧的观察者,作家文字的列车从作文那一站开始出发。作文表达,距离文学仅一纸之隔。源自少年作文的记忆,具有作家终生品质的生存意味。作家作文里的少年生活饶有…

    2023年1月3日
    1.5K0
  • 印象主义水墨画

    我画水墨画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水墨画可不可以像印象派油画那样表现光影呢?事实上,水墨画和油画一样,都有空间、结构、光线和颜色的问题。传统的国画强调线条,虽然有明暗,但不重视光影,而油画则比较突出表现光影,重视色彩在表现光影的运用。 色…

    2023年1月3日
    1.7K0
  • 菌子的味道

    雨季是一段令多数人烦恼的时光,但对于“为食”的吃货来说,却是一段令人胃口大开的好时光。因为,雨季是多数可口的菌子生长旺盛的时期,因此,在很多吃货口中雨季便被称为菌子季。 素食已久的本呆自然是爱吃菌子的。大多的朋友以为我是因为吃素才爱吃菌子,…

    2022年4月24日
    1.5K0
  • 古人离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中国人折柳送别,是中华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

    2022年4月29日
    3.6K0
  • 石榴故事多

    看到石榴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实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秋季开始成熟的水果之一,入冬后,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石榴果实外表朴实无华,貌不惊人,打开却鲜艳夺目,艳光四射,不禁让人想起武则天赐予它“多籽丽人”的封号。它也是“风骨凝夏心,…

    2022年5月14日
    1.7K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