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古村春意闹

4月,因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著名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格外芬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洒落,山里人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炊烟袅袅升起,屋内弥漫饭菜的清香。“太阳晒屁股,上学要迟到啦!”隔壁奶奶催促磨蹭的孙子们起床吃饭。鸡鸣声由远到近,又由近至远,像我这样的城市归乡小住之人,即使想睡个懒觉,也不免早起,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闪光画面。

芬芳古村春意闹(图1)

站于阁楼,倚栏远望,清山烟雾缭绕,田野一片青绿。远观根本满足不了内心的好奇,我想到田地里近距离体验一番。裹着微微凉意,满怀探索眼神,我沿小道向村外缓缓而行。“炯明叔好!”“青青婶好!”途中偶遇几位或闲坐或行走的长辈,我皆响亮地向他们问好。

小溪边齐蹲着一溜妇女,她们在清水中搓揉衣物。谈笑声、洗衣声、流水声交织,和着啾啾鸟鸣,谱出春天里的一曲美妙旋律。满山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声响,恰似与春风倾情相拥。走进竹林,春笋尖尖地冒出土壤,一棵连着一棵,带来春天特有的美味。杜鹃花盛开在山坡,赶集般齐聚欢腾,红的、粉的、白的,五彩斑斓,又如点缀在绿色大地上的珠宝。云朵洁白无瑕,镶嵌于蔚蓝天空。桃树花苞羞羞答答吐出细嫩花蕊,油菜花披一袭金黄,露珠儿趴在圆鼓鼓的包菜叶片上。久经严冬考验的鸟儿们,此刻的叫声尤为欢快悦耳,似在宣告它们才是春天的主角。“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多只小巧玲珑的燕子不知从何处赶来,为春光增添不少生机。虫子刚从地里头、树洞内苏醒,快速爬出呼吸新鲜空气,它们迷惑在鸟儿的甜歌中,哪顾得了被啄食的风险哟。

芬芳古村春意闹(图2)

古屋传承岁月,屋顶的小石狮、古老的天井、木质的门窗,默默诉说流年里的山乡故事。表皮斑驳的棵棵古树,更是见证了村庄变迁史,它们扎根一方,守望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山里人家虽然生活简朴,内心却感到充实与满足。有些老者甚至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存法则,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却从未改变。在家乡,每一声鸟鸣、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都在演绎着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清风轻吹,田野山川变得愈发养眼。柔和的阳光铺满青翠山林,每一棵植物仿佛都涂上奔放的底色。春天当属最富活力的季节,当然,对于山里人家而言,美,并不局限于春天。无论春夏秋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的真谛。青青的秧苗、丛丛的烟叶和遍地的小野花,绘成仲春4月百看不厌的天然油画。偶遇三三两两进山扫墓的老乡,虽是同村人,但我对众多小后生甚感陌生。族人一起扫墓和吃扫墓酒,乃清明时节的一道人文景观。小居深山,我觉得日子变得缓慢而合拍,静谧的村庄让人忘却城市之喧嚣。芬芳古村春意闹,清新而富有朝气,沉浸在这份安宁与舒适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芬芳古村春意闹(图3)

一年之计在于春,有播种方有喜人的收获,村民们辞旧迎新,着手于新一年的精耕细作。他们或赶老牛或开小型拖拉机在水田里耕耘,或从容打理自给自足的菜园子。熟悉而久违的儿时画卷再次浮现,曾几何时,我拽稳母亲的衣角跟至田间地头玩耍,或手捧小人书,在溪畔草坪优哉游哉地放牛。一群鸭子嘎嘎叫唤,高昂长脖、迈起整齐的步伐从我身前晃晃悠悠走过。瞧,它们身后还跟着一位小姑娘,她右手握一根长长的小竹杠。若鸭群偏离路线,只要她忽左忽右挥舞指挥棒,它们便老老实实回归原来的前行方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图跃然而出。

悠悠慢步于古街,心儿融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夜幕降临,星光闪耀在群山之巅,灯火阑珊处,山里人家又将进入甜美梦乡。

文/吴志发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4月6日 11:57
下一篇 2024年4月24日 17:13

推荐阅读

  • 惟愿后院永远宁静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风雅的,每一个节气皆可入诗,《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抵是连3岁孩童都会背的,而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更是为大多成年的文人雅士所喜…

    2022年4月24日
    1.5K0
  • 莲之妙——读周敦颐《爱莲说》有感

    周敦颐的《爱莲说》传诵千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让世人牢牢记住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语文课堂上,将我的老师讲授予我的这句话,又传授给了我的学生们。 可能是受这些讲授的影响,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间,有不少…

    2022年11月4日
    2.1K0
  • 少年好友

    最近我看了很多本书,而且是从小认识的朋友的自传,书本已经出了好多年,只是没有像今天那样,能安定下来重新去看、重新去认识、重新去了解他们,就趁着这个可恶的疫情,把人困在家中,便去做一些事情令自己安静下来,叫自己从他们的自传中回到过去,追忆往事…

    2022年4月17日
    1.7K0
  • 十年磨剑记

    说起“十年”,大多人都会想到香港歌星陈奕迅。 想到陈奕迅的歌和他所唱的脍炙人口的那首《十年》,喜欢或者不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们都能哼上几句“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一首《十年》,道尽凡尘俗世中普…

    2022年11月5日
    1.5K0
  • 有那么一段时光(散文)

    岁月日复一日地把时光带走,进入冬天。寒冷无着的早晨,微信上,一个朋友和我说,想念老家了,翻开手机显示的日期,在外飘泊已经有3年,是应该回去看看了。许是为了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她远离家乡、父母,到那么远的一个城市工作,并且待了那么久。 她让我…

    2024年6月19日
    4310
  • 躺着读书

    当意识到快要陷入俗世的泥淖时,我决定悬崖勒马。回望彼岸,读书,是唯一适合我的方式。再奢侈一点,便是躺着读书了。 3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起步晚,但我并不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曾经在张爱玲的文章里读到一句话,意思是说30岁以后的人都是有故…

    2022年4月29日
    2.5K0
  • 浮生得趣花草间

    难过的炎炎夏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在手,便得了一夏的清凉与幽静。 《浮生六记》里,最得趣的一篇是《闲情记趣》。沈复在《闲情记趣》中,初时写自己的“喜虫”,“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

    2022年4月24日
    1.4K0
  • 好书法

    一幅好书法作品,不是字写得有多漂亮,而是这幅字看上去有神采。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强调书法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采,风神骨气论是他《书论》的核心之一,他在《书论》中说:“智则无涯,法固不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指出书法的审美,并不…

    2022年11月5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