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烘笼儿

外婆的烘笼儿(取暖火笼)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行的笑话都哆哆嗦嗦地变成“冷到恨不得躲进冰箱里去暖和一下。”

之前冷到让人“恨不得躲到冰箱里去暖和一下”的气温大约是五六度,而今年冬天,腊月还未到,温度已降至三四度。当然,躲进冰箱取暖只是一句逗人一乐的笑话,如今电子科技发达,南方人家里的取暖设备还是很齐全的。

家人研究我电费高的来由,一是我在客厅兼书房写字时,油汀取暖器和旋转暖风机左一台又一台地开着;二是晚上睡觉不仅要用电热毡把被窝烤热,还要开了空调的暖风,一直吹到天亮;三是无论白天还是夜里,上洗手间必须要开风暖;就连从屋里到屋外的短暂移动也要抱着保温的热水袋……除了热水袋的温度免费,用起其它取暖设备来,电费自然“噌噌”地直线上升。

如此,便想起小时候在四川乡下,冬天里外婆从不离手的取暖“神器”。

外婆的“神器”在乡下唤作“烘笼”,当地土语也叫“烘笼儿”。“烘笼儿”是我听过的硬邦邦的当地土语里少有的带一丝温暖的娇嗲意味的词,虽然烘笼儿本身的长相并不娇嗲,大多是笨拙的,土里土气的,用久了还灰头土脸的。初初看到它时不觉它是“神器”,而只是感到“神奇”。

外婆的烘笼儿是外公在自家后院砍的竹子编的。外婆生得小巧,外公给外婆编的烘笼儿亦小巧玲珑,精致的手提竹篮里放一只小小的陶罐,还配了一只大小相当的陶碗做盖子。那时乡下做饭都是在土灶里烧柴火,饭做好,用火钳将灶里烧过的木炭夹出来,放进烘笼儿的陶罐里,再盖上一层热乎乎的柴火灰保温,挽在手里烤着,可以暖几个小时。夜里把烘笼儿带上床,盖了盖子放进被窝,与如今的电热毡相差无几。

我是外婆最疼惜的孙女,因此也沾了外婆的烘笼儿不少光。

外婆常常在烤火的时候把柑橘放在烘笼儿边上,把花生、番薯埋在炭火里,于是整个冬天,我都能不时地吃到香喷喷热乎乎的柑橘、花生和滚烫的番薯。有时候洗了的小手绢来不及晾干,外婆也拿到她的烘笼儿上面去烤,炭火烤过的小手绢味道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碳香、柑橘香、花生香、番薯香……各式香气混在一起,便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和外婆温暖的爱。

后来大了,把小时候零零碎碎读过的《水浒传》读全了,才发现外婆的烘笼儿在元末明初就已存在于世了。施耐庵写时迁去徐宁家偷窥,时迁在后院瞧见丫鬟梅香替徐宁烤衣服,提到了这个近千年后人们还在使用的“神器”:“……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

当取暖电器愈来愈普及,烘笼儿也离我们愈来愈远了,与其它旧物一样,在某一天终会成为冰冷的历史文物。只有那些与之相关的回忆,会带着一丝温暖,永远留存在我们心底。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4)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1月3日 17:03
下一篇 2023年1月3日 18:19

推荐阅读

  • 红彤彤的柿子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勤劳的村民在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果树,其中有一种是柿子。柿子一般分为两大类:“甜柿”与“涩柿”。“甜柿”不需脱涩即可食,涩柿可再依据口感,分为软柿(红柿)和硬柿(脆柿、水柿)。柿子的品种不同,营养价值也略有差异,甜柿维生素C丰…

    2022年5月23日
    1.9K1
  • 远离负面情绪

    众所周知,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愈来愈多的人被抑郁症所困惑,而就算没有患上抑郁症的,也时常会被坏心情影响。也许人人都明白,人生不过就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心情不好,给你再多的拥有也都是无补于事。由此可见,远离负面情…

    2022年5月24日
    1.8K1
  • 怀旧的意义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入秋后的某个夜晚,有人在中学同学的聊天群组发了这首《同桌的你》。要知道,这首歌曾是那个年代同学们…

    2022年11月4日
    1.6K0
  • 《洛神赋图》背后的爱情故事

    曹植他写过一篇《洛神赋》的文章。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叫曹丕。曹操死之后,曹丕逼汉献帝让位,他自己就建立了魏国。但是曹丕就比较妒忌他的那个弟弟曹植,弟弟比较有才华,又有政治抱负,他就害怕他的弟弟威胁他的皇位。当时曹植听到他自己的亲…

    2024年6月18日
    4090
  • 怀旧的电影海报

    看电影在过去是一件大事情,每一部电影上映,都有配套的宣传海报提前展出造势。被悬挂在影院门头上方显眼处,或张贴在玻璃橱窗里的巨幅海报,对人物、背景、色彩、构图都有充分考量和精心安排,既须涉及故事的核心或伏线,又不能剧透,不用借助过分花巧的表达…

    2022年5月16日
    1.7K0
  • 印章的妙用

    笔者自学书法以来,便开始用印章。几十年下来,不论好丑,印章也有一堆,虽未能成齐白石那样的百石富翁,也有好几十方。篆刻家何国勋说,书画家从来不嫌印章多,几乎人人皆用时方恨少。 古时候,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作为取信于对方的标志,《后汉书·祭祀志》中…

    2022年4月26日
    1.6K1
  • 从容自有千钧之力

    假期中与朋友见了一面,但他看起来状态不太好,因为他感觉被很多烦恼纠缠着,工作上的压力,同事们相处的不合,尔虞我诈……虽然是在假期中,但是他却垂头丧气,并没有半点开心可言,而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他在工作上发生了一些冲突,一度有离职的念头。 对…

    2022年4月20日
    2.4K1
  • 论字的”肥“与”瘦“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都是美的典范,没有一个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书法的肥瘦问题,说到底就是筋、骨、肉的问题。书法的筋、骨、肉代表着书法的形质和精神…

    2022年4月26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