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烘笼儿

外婆的烘笼儿(取暖火笼)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行的笑话都哆哆嗦嗦地变成“冷到恨不得躲进冰箱里去暖和一下。”

之前冷到让人“恨不得躲到冰箱里去暖和一下”的气温大约是五六度,而今年冬天,腊月还未到,温度已降至三四度。当然,躲进冰箱取暖只是一句逗人一乐的笑话,如今电子科技发达,南方人家里的取暖设备还是很齐全的。

家人研究我电费高的来由,一是我在客厅兼书房写字时,油汀取暖器和旋转暖风机左一台又一台地开着;二是晚上睡觉不仅要用电热毡把被窝烤热,还要开了空调的暖风,一直吹到天亮;三是无论白天还是夜里,上洗手间必须要开风暖;就连从屋里到屋外的短暂移动也要抱着保温的热水袋……除了热水袋的温度免费,用起其它取暖设备来,电费自然“噌噌”地直线上升。

如此,便想起小时候在四川乡下,冬天里外婆从不离手的取暖“神器”。

外婆的“神器”在乡下唤作“烘笼”,当地土语也叫“烘笼儿”。“烘笼儿”是我听过的硬邦邦的当地土语里少有的带一丝温暖的娇嗲意味的词,虽然烘笼儿本身的长相并不娇嗲,大多是笨拙的,土里土气的,用久了还灰头土脸的。初初看到它时不觉它是“神器”,而只是感到“神奇”。

外婆的烘笼儿是外公在自家后院砍的竹子编的。外婆生得小巧,外公给外婆编的烘笼儿亦小巧玲珑,精致的手提竹篮里放一只小小的陶罐,还配了一只大小相当的陶碗做盖子。那时乡下做饭都是在土灶里烧柴火,饭做好,用火钳将灶里烧过的木炭夹出来,放进烘笼儿的陶罐里,再盖上一层热乎乎的柴火灰保温,挽在手里烤着,可以暖几个小时。夜里把烘笼儿带上床,盖了盖子放进被窝,与如今的电热毡相差无几。

我是外婆最疼惜的孙女,因此也沾了外婆的烘笼儿不少光。

外婆常常在烤火的时候把柑橘放在烘笼儿边上,把花生、番薯埋在炭火里,于是整个冬天,我都能不时地吃到香喷喷热乎乎的柑橘、花生和滚烫的番薯。有时候洗了的小手绢来不及晾干,外婆也拿到她的烘笼儿上面去烤,炭火烤过的小手绢味道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碳香、柑橘香、花生香、番薯香……各式香气混在一起,便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和外婆温暖的爱。

后来大了,把小时候零零碎碎读过的《水浒传》读全了,才发现外婆的烘笼儿在元末明初就已存在于世了。施耐庵写时迁去徐宁家偷窥,时迁在后院瞧见丫鬟梅香替徐宁烤衣服,提到了这个近千年后人们还在使用的“神器”:“……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

当取暖电器愈来愈普及,烘笼儿也离我们愈来愈远了,与其它旧物一样,在某一天终会成为冰冷的历史文物。只有那些与之相关的回忆,会带着一丝温暖,永远留存在我们心底。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4)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1月3日 17:03
下一篇 2023年1月3日 18:19

推荐阅读

  • 为什么李清照会笑话王安石的词?

    李清照在你心目中,肯定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但你也许不知道,她其实是宋代的文艺理论家,她的《词论》是一篇研究词学的重量级论文。在这篇论文里,李清照举例说,王安石和曾巩都是文学大师,但他们填出来的词往往惹人笑话。李清照为什么会笑话他俩呢?因为李清…

    2023年2月6日
    1.4K0
  • 小铭的北大梦

    去年冬天,小铭忽然郁闷起来。课堂上,一向乐于主动的他,成了哑巴。那天,当他把郁达夫《故都的秋》读得干巴巴的,他的好朋友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小铭,你把那色彩丰富的秋天都读成瘦瘦的冬天了!”小铭听了,勉强露出了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 作为老师,…

    2022年7月14日
    1.4K0
  • 芬芳古村春意闹

    4月,因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著名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格外芬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洒落,山里人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炊烟袅袅升起,屋内弥漫饭菜的清香。“太阳晒屁股,上学要迟到啦!”隔壁奶奶催促磨蹭的孙子们起床吃饭。鸡鸣声由…

    2024年4月24日
    2860
  • 爱在烟尘里——《隐入尘烟》影评和观后感

    我自小睡觉不大老实,夜里翻身频繁,总是一不小心就掉下床去。 所幸小时候家里的老式大床和学校宿舍的小床在床边上都有矮矮的护栏,因此掉下床的机会并不多。如今年纪大了,还是偶尔会掉床。前些天不小心又掉了一次,这一次却让我想起了才看过的电影《隐入尘…

    2022年11月5日
    1.3K0
  • 不能停歇的自我教育

    你今天自我教育了吗?我每天临睡前都要这样自问。如果答案肯定,我一定睡得踏实;如果答案否定,我往往夜半梦醒;倘若答案模糊,我必定辗转反侧。真的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心这东西实在不好欺骗。 活了大半辈子,我虽然庸碌,所幸没有堕落,功在自我教育。…

    2024年6月6日
    880
  •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

    2023年4月4日
    8730
  • 盛开的凤仙花

    很久以后,才知道指甲花就是凤仙花。 从小喜欢花,可能与住在老家后面的马来人有很大关系,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品种各异的鲜花。马来人是超级爱花的民族,至今犹坚持住在残旧的木屋而不愿迁移到政府为他们所建的整齐有序的高楼组屋。为了种花植树宁愿贴近土…

    2024年7月10日
    870
  • 麦收将至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宋·欧阳修《五绝·小满》)欧阳修的这首小诗,概括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迷人景色:听,夜莺在声声啼鸣;看,绿柳在轻扬拂堤;抬眼望,一轮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此时,田间将熟的麦子是那样可爱,青青的…

    2022年5月16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