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记

十年磨剑记

说起“十年”,大多人都会想到香港歌星陈奕迅。

想到陈奕迅的歌和他所唱的脍炙人口的那首《十年》,喜欢或者不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们都能哼上几句“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一首《十年》,道尽凡尘俗世中普通男女的情感。而无论年龄的大小,大抵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情感的《十年》。

传送门:陈奕迅《十年》歌词表达及评论赏析

我的朋友年龄跨度很大,比我年长的有很多,比我年少的亦不少,宁彦卓便是我的年少的朋友之一。

与宁彦卓认识非常简单,他的师父和我的师父是多年老友,当师父和师父相聚,徒弟与徒弟便自然相识了。宁彦卓生于八零后,大家习惯称他小宁,后来了解多了,我便和师父开玩笑,如果可以选择,师父大抵是会选小宁做自己的徒弟的。因为熟悉陈奕迅的《十年》的小宁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十年”。

小宁的师父是中国知名工艺美术大师陈子光,拜陈子光为师学画的小宁却是个地道的理工男,他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读本科以及在北京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所学的都是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近不惑之年才学国画,是因为小宁未来十年的计划里要游历完100个国家,想在每一个国家都用中国水墨留下一幅画。

早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小宁就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以十年为阶段的规划,譬如在每一个大城市呆十年,这十年内的学业及职业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又进入知名外企工作的小宁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继而转战深圳,赤手空拳地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十年。用小宁自己的话来说,人生太短,每十年走一段路,便可以把一辈子过成几辈子。

智商和情商都颇高的小宁到了深圳更是如鱼得水,工作于他而言,大抵只是人生的附属品。作为国际狮子会资深会员,小宁在深圳发起“满连公益行”教育类公益项目,将在十年内为100所学校提供相应的资助。在深圳生活久了,看到一些人因为无效社交白白浪费时间和生命,小宁又策划主持了新的公益项目“Ning's Dinner—圆桌社交”,推崇有效社交的理念,以此聚集了一大批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聚在小宁的“圆桌”上,又碰撞出了更多“公益行”的火花。

因为对时间和生命的珍惜,小宁在时间管理上从不浪费,他见缝插针地制定了一年内登10座名山的计划。很多人都爱说“不可能”以及“计划没有变化快”,但对小宁来说,“不可能”会成为“可能”,计划可以随着变化而变化。就像他去登衡山,早上搭高铁出发,上山,下山,晚上搭高铁回来,一天内就完成了计划的十分之一;去登泰山的时间本不在他计划的时间内,只因出差的城市离泰山近,便顺势多花几小时绕过去登了顶,亦未耽误工作。在小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些人都还坐在原地,脑子里想着“不可能”。

小宁喜欢和我聊他的新计划,譬如他从小爱做侠客梦,所以最近他的Ning's Dinner系列增加了“侠客行”的主题,因之搭建起一个社会名人社群,请他们发挥各自的影响力,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譬如他最近要写一本《寻味记》,记录他在不断探寻的人生百味……许多人十年磨一剑已是不易,而小宁却是十年磨数剑,他磨的剑把把锋利,他用他的计划和行动让我看到“一切皆有可能”,重新对与人们渐行渐远的梦想有了期待。因此,我坚信小宁的侠客梦很快就能够实现。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伍呆呆的头像伍呆呆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18
下一篇 2022年11月5日 20:44

推荐阅读

  • 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叉叉走了。那只耳聋、眼花、哮喘,又有严重心脏病的14岁老狗叉叉,在燕婷托我照顾它的第十天,在一阵剧烈的喘息之后终于离开了。叉叉走的时候,安静地趴在我给它新换的地毯上,脑袋枕着自己的前爪,长长的耳朵把脸盖住,像它小时候熟睡的样子。 我冷静地把…

    2022年11月5日
    1.4K0
  • 王阳明“格竹子”,真正的聪明只肯下笨功夫

    明代大儒心学大师王阳明被我们称之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圣人”,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但是他并不是一生出来就是一个圣人的,他小时候也干过傻事,“格竹子”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 先解释一下这个“格竹子”的“格”是什么意思?格就…

    2024年7月24日
    6810
  • 担担面的奇功

    人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很奇妙,很意想不到!小时候住大磡村飞机库,再往前另外有小村叫上元岭、下元岭。先父在上元岭的大观片场工作,下元岭侧是小村的市集,那里有街市摊档,有不少小店铺、小士多,还有印象很深刻吃担担面的地方叫“咏藜园”。我也不知为何几…

    2022年4月17日
    1.4K0
  • 阅读增长智慧

    想一想,我们多久没有真正地阅读过了。在平时里要去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实用性的材料去完成某个任务或者是想要通过哪一次的考试。总之,相对于以前来说,我们现在翻开书本经常是受外力的推动,但却很少是由于我们自己想要去看一本书了…

    2022年4月20日
    1.8K1
  • 难忘墟市时光(回忆好文)

    自从乡下进城,为稻梁谋,难得周末休闲,且往风动厂集市,一如回味当年赴墟时光。 风动厂集市形成有日,可上溯至风动厂红火热闹时期。清晨始,九时旺,过午即散。集市面积不大摊点挺多:市场顶棚下筑台摆桌密布正规摊位;两排简易宿舍区间巷道规整摊点;原厂…

    2024年6月19日
    4610
  • 北京鼓楼

    20年前,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去北京游玩。7月的黄昏,夕阳喋血,天高云淡,我在地安门外的护城河边,猛然听见钟声和鼓声交替响起。那钟声,悠扬浑厚,似参悟了世间轮回妙处的智慧长者;那鼓声,穿透力极强,带我的思绪飞向那邈远的苍穹。 我下意识地抬…

    2022年11月4日
    2.1K0
  • 散落的时光:岁月中的离别和成长

    春天的寒气与湿气恰到好处地袭进我的居所,很喜欢这种潮湿清冷带着一点点霉气的味道。窗外是朦胧一片,这样的天气与季节,很适合我安静地回忆那些青涩又纯粹的记忆。我在房里走来走去,看似为了舒展身体,其实,在彼时,更像是为了抓住那瞬间倏忽而来、稍纵而…

    2024年4月25日
    5810
  • 外婆的烘笼儿

    天寒地冻,银包也冻到缩水,人亦变得“孤寒”起来。 年底盘点,与家人聊起水电杂费,忽地想起去年此时,好像也是如此地冷,平日家里每月电费只用一二百元钱,最冷的一个月,供电公司发来的电费单竟然高达一千多元。原因无它,南方人怕冷,遇到低温天气,连流…

    2023年1月3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