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心累的自己

如今,越来越多人抱怨活得累,但又说不出累的原因,既似心累,又似身体累,好像又什么也不是,不管怎么休息,都无法消除那种充塞于四肢百骸的沉重感觉。有人归因于现代的“丧”,也有人认为是社会压力太大导致的精神焦虑。我觉得这种找不到来由的“心累”,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懂得合理预期,导致的生活动力枯竭。

写给心累的自己-文章高清封面图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是创造和维持努力向上动力的积极因素。包括人类友谊的建立,最初也是由预期奠定的。原始社会,当某个人的生命对另一个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出于利益交换,另一个人就会非常关心某人的生存状况,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力助对方活下去。换句话说,预期是人们相信付出和努力能够换来更好的回报,促使自己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现代是一个延迟回馈社会,人们花费长时间读书,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未来,储蓄是为了应对日后的长线生活。但是,延迟回报也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对于未知威胁的担忧,有时候会带来巨大的困扰和心力消耗,令人陷入到焦虑之中。

反之,人们若是对未来的事情具有明确的展望,即可从容地接受和面对。我明白这个道理,是多年前受到一个牙医启发。有过治牙经历的人都知道,病患无助地躺在牙医的手术台上,精神是很紧张的,并不是害怕疼痛,而是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处在这种焦虑情绪下,人会进入一种应激反应状态,肌肉变得僵硬、神经敏感,牙医的每一次触碰,都有可能换来过度反应。

写给心累的自己-文章配图(牙医)

那个牙医的应对方式很巧妙,每一个诊疗步骤都提前把结果告知患者。一开始,他会打消患者的自我怀疑,让对方明白要做的治疗是很正常的,忍一忍就会过去。本来忐忑不安的患者,有了心理准备,便能够相对坦然地面对接下来的诊疗步骤。而且,就在患者的忍耐阈值将要到头的时候,他又会及时告诉患者一句,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就轻松多了……

时隔多年,我一直忘不了那个牙医。他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告知对方这是正常的一部分,只要懂得合理预期,不管结果是好是坏,就没什么好害怕的。我想,如果把这一方式沿用到人生处世上,也是适用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各种情况变化,产生各种可能,但决定一个人心态的,往往不是现状,而是预期。

因为,人的恐惧心理是对当下无能为力,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就像弗洛姆说的:“我们必须为自己设定的任务不是拥有安全感,而是能够忍受不安全感。”人对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就能有效对抗各种变动和不确定性。

愿你我都能:心无挂碍,活得通透,自在前行。

文/青丝  图/词多多mobanduoduo.com

推荐阅读:

表达很累很疲惫的句子(精选60句)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09:01
下一篇 2024年6月17日 09:13

推荐阅读

  • 远离负面情绪

    众所周知,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愈来愈多的人被抑郁症所困惑,而就算没有患上抑郁症的,也时常会被坏心情影响。也许人人都明白,人生不过就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心情不好,给你再多的拥有也都是无补于事。由此可见,远离负面情…

    2022年5月24日
    1.9K1
  • 自信,但不是野心勃勃

    认识一位朋友,他的儿子相当优秀,从小就好像是学霸的存在,思维活跃,又有才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非常顺利的,这正是我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到了大学,当然不用说了,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老师都很器重他,觉得他将来肯定会成就一番事业。到了毕业就业的时…

    2022年8月2日
    1.7K0
  • 浮生得趣花草间

    难过的炎炎夏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在手,便得了一夏的清凉与幽静。 《浮生六记》里,最得趣的一篇是《闲情记趣》。沈复在《闲情记趣》中,初时写自己的“喜虫”,“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

    2022年4月24日
    1.6K0
  • 麦收将至话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宋·欧阳修《五绝·小满》)欧阳修的这首小诗,概括地写出了小满时节的迷人景色:听,夜莺在声声啼鸣;看,绿柳在轻扬拂堤;抬眼望,一轮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此时,田间将熟的麦子是那样可爱,青青的…

    2022年5月16日
    2.0K0
  • 古人离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中国人折柳送别,是中华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

    2022年4月29日
    3.6K0
  • 人生凭栏处:缺位的”风景“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诵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故乡》。小林同学举手发问:“老师,为什么不能直接写…

    2022年4月25日
    1.8K0
  • 关于春联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在描绘春节的古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属王安石的那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代人过年要放爆竹,据说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在正月初一那天,全家老小都喝屠苏酒,这是一种药酒,能够预防…

    2023年4月4日
    1.2K0
  • 回归本分,方得始终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让世界万物都做它自己最简单的事,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刚开始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觉得只不过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慢慢琢磨后,什么是最简单的事呢?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自己最简单的事,世界就会怎样变得美好? 思前想后,发现这句话蕴含…

    2022年11月4日
    1.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