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易水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荆轲《易水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封面图片

《易水歌》
先秦·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注释:

[1] 易水: 发源于今河北省易县,向东流入大清河。
[2] 萧萧:风的声音。不复还:不再回来。这句说,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3] 虎穴: 虎豹的巢穴。蛟宫: 蛟龙的宫殿。这句说,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作者简介:

荆轲 (? 一前227),战国末卫国 (今河南鹤壁) 人。先世为齐贵族,迁于卫,卫人称庆卿。秦灭卫,亡至燕,燕人称荆卿、荆叔。秦灭了韩国和赵国后,燕太子丹谋刺秦王赢政,结交了荆轲之友田光,因田光的推荐,尊荆轲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用秦亡将樊於期的头颅和内夹匕首的督亢地图出使秦国,欲乘机行刺。向赢政献图时,赢政展开地图,图穷而七首见。行刺未成,当场被杀。

赏析:

这首歌是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赢政,离开燕国时为前来送行的人歌唱的。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在座的人听到这首悲壮的歌都十分感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是一个舍身赴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壮士的慷慨悲歌。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景象。第二句则充分表现了英雄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

当时秦国的势力非常强大,秦王自身英武过人,他的周围又戒备森严,刺杀他十分困难。为了坚定荆轲的信心,太子丹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送行仪式,率大臣由燕都蓟城(今北京市宣武区)直送到易水河边 (今河北易县) ,并设宴饯行。刺杀活动没有成功,当“图穷匕首见”的时候,荆轲没有刺中秦王,但他不畏强暴、慨然赴死的身影却永远定格在中国历史的图卷中。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文/吴彰华;图/空山满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4)
得到铁粉的头像得到铁粉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10:57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11:53

推荐阅读

  • 辛弃疾《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全文及鉴赏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宋代:辛弃疾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翻译 平生所经历的事情千头万绪,都像过眼云烟般的消失了。…

    2023年2月16日
    1.5K0
  • 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全文及鉴赏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宋代:姜夔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翻译 梅花虽好不等爱花人,湖水清澈波粼粼。…

    2022年5月3日
    2.1K0
  • 描写夏天的诗句

    1.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初夏游张园》 [宋] 戴…

    2022年7月11日
    2.0K0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全文及鉴赏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代: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

    2023年2月18日
    1.4K0
  • 苏轼最失意的十首诗词

    苏轼这一生,风雨多,晴天少。他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4岁自己也差点死在狱中。虽然后来被人求情免了死罪,但45岁以后,他就一直奔波在被贬的路上。这样起伏的人生,一直持续到他66岁,走到生命的尽头。从这些经历来看,他的一生是非常…

    2022年11月30日
    2.0K0
  • 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全文及鉴赏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清代:纳兰性德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翻译 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

    2023年2月13日
    1.1K0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全文及鉴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鉴赏 这是一首调笑。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

    2021年4月27日
    1.5K0
  •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全文及鉴赏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

    2022年7月16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