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的黄昏

鸭子的黄昏

鸭子的气息从入户花园的位置隐隐传来。在8月中旬的清晨,这陌生又熟悉的气息像在提醒我,农历7月14日就要来临。

在桂西北农村老家,7月14日是一年里仅次于春节、清明的第三大节日。7月14日那天,外嫁女照例是要挑着鸭子、糖饼、果子回娘家过节的。那年代交通不便,一切都靠手提肩挑徒步。

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走亲访友,要路过我们村。7月14日那天,我家晒台下和桃李树下,鸭子“嘎嘎嘎”的叫声分外密集,一阵阵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就是说,鸭叫声就是7月14日的声音。

那年代,村上的农家每家每户都养鸭。每家二三十只,不出售,专为过7月14日或待客享用。鸭子大约3月份开始饲养。鹅黄色的鸭仔,毛茸茸地像蜡笔画。走路摇摇晃晃的,邯郸学步的样子。饥饿或落单时,会“唧唧唧”地叫唤。用煮到六七成熟的米粒喂幼鸭,如果太熟或煮成糊状,幼鸭就不好啄食。幼鸭和童年鸭,还可喂以蚯蚓。把鸭仔放到菜地上或田块间的空地上,然后用锄头现挖、现翻。一锄头锄下去,二三十厘米深,再把泥土翻过来,一条条蚯蚓就被翻上来,伸缩着,扭曲着。鸭仔们抢上来啄食。啄住了,仰着脑袋,鸭喙朝天,不断地摇甩、抖动,往下吞咽,吃得十分欢腾。有时,两只鸭各衔住蚯蚓的一端,拉扯着,像拔河一样。

鸭仔们急躁争抢,场面混乱,加上挖蚯蚓的人不小心,偶尔会发生意外。就是一锄挖下去,锄到鸭仔的头上、颈上或身上。这时候,挖蚯蚓的活计就此停断下来。看着一只可爱的小鸭仔挣扎、抽搐,慢慢地死去,不免令人伤心好一阵子。于是,找一棵树,在树下挖坑,把它安葬了,再放上一块石头,做个标记,像压一压它受惊的灵魂。

童年鸭少年鸭,则可喂以大米、玉米、稻谷,还有菜叶等其它青饲料。鸭子长到少年时,可放在水稻田一角。五六月气温渐渐炎热、升高,稻禾已长到四五十厘米高。鸭子穿梭在稻禾下,可躲荫、可泡水,可啄食害虫,同时又能给庄稼施农家肥。算是双赢。如此放养,可一直养到鸭子成年。每年8月上旬“双抢”结束,由此迎来短暂的农闲,正好过7月14日。一只鸭仔顺利成长为肉鸭,大约7个月。各家各户养鸭,近于放养状态。这期间的意外,来自锄头、瘟病和家狗野狗的扑咬,还有老鹰的俯冲。因此,一群鸭仔最终长成肉鸭,也就八成左右。

当年家里饲养一种羽毛一身洁白的鸭,叫樱桃谷鸭。樱桃谷鸭瘦肉率高、净肉率高、抗病力强,最大只可长到8斤左右。记得临近7月14日前10天左右,可用煮熟的玉米粒进行人工催肥。一只一只地,用两脚夹住鸭身,左手握住鸭头,拇指和食指掰开鸭嘴,右手抓起熟玉米粒,半握成漏斗状,往鸭嘴里填灌,直到鸭子胃囊充实饱满,才肯歇手。以至于很多年后,我才想到“填鸭式教育”这个词语的出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肥肉普遍受到欢迎的时代。当初因为不知货买到了麻鸭苗的,会骂上几句,说“被卖鸭仔的坑了”,因为麻鸭长到成鸭一只才二三斤。一只樱桃谷鸭却抵得上三四只麻鸭的分量。当然,彼一时而此一时了。现在,人们都讲究吃瘦鸭、老鸭,用谷物和青饲料养殖的鸭,所谓的生态鸭;最怕吃饲料鸭、速生鸭。在缓慢的年代,农家饲养的猪鸡鸭鹅,自产自销,全都是绿色食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和我弟在离家附近的学校教书。周末回家,就杀鸭。都是老鸭,八九个月,甚至近一年的。在老家,讲究用鸭血做鸭酱、蘸酱。这种蘸酱的制法要写出来,要好长的一大段,在此不表。

禽类不同于人类。公禽雄壮美丽、趾高气扬,母禽大多朴质灰暗、低声下气。不说是孔雀,鸭类亦是如此。不同的是,母鸭高调而公鸭沉默。母鸭“嘎嘎嘎”地发声,仿佛在抗议,又像在宣示什么。因为母鸭要带仔,它必须发出响亮的声音,显示自己的目标和存在,以便于招引儿女。公鸭则从容不迫沉默寡言,它的发声像干渴者的叹息。母鸭总是率先被宰杀,就因为它像发表不同意见,太吵闹。后来,到了海边生活,热爱鸭肉的胃口依然不改。吃过防城、东兴的白切番薯鸭,上思的那琴香鸭;也吃过武鸣的柠檬鸭、全州的醋血鸭、桂林子姜焖炒鸭等等。各具特色,都是美味。近20年前的若干个周末,不时买只鸭,和几位同事做子姜焖啤酒鸭。同时,还要喝大量啤酒,行令猜码,同时论谈一大堆于己无关的天下大事。为此,还写了一篇题为《做鸭》的文字。

许多年后的这个8月早晨,听到鸭子的叹息,因此突然想到一代又一代鸭子与我时离时合,竟然50余年了。继而想到所熟悉的诗人,而最早把鸭子写进诗歌的一位,当数杨克。“7月14日是杀鸭的日子/我和你和许许多多的人/都愿望相信鸭子的灵魂是不会死的/阴间与阳世隔着一条河/鸭们一只只洁白地浮过河去/彼岸是一个永恒洁净的世界……”(《七月十四》这诗已成经典,它完成于1989年农历7月14日。)

在清晨,鸭子还低声叫唤,到了黄昏,它就变成为盘中餐。作为一个肉食者,我不好悲叹一只鸭子的命运,而是心中充满感恩。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09:34
下一篇 2022年5月23日 10:01

推荐阅读

  • 人生要学会留白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总是忙忙碌碌,把时间塞得满满的,也似乎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于工作,但到最后却感觉收获很小,跟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这种感受在年轻的创业者身上特别多见。因为普遍的年轻创业者都是志存高远,他们想要在最好的年龄里打拼…

    2022年4月17日
    1.2K0
  • 爱上《人世间》

    最近看完一部特别好看的内地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大时代小巿民角度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此剧在内地大受欢迎,而所知疫情下和一些喜欢内地剧集的香港观众都追看,都愈看愈喜欢,都被剧中演员的演出所感动。 这个剧描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东北某地一个贫苦区…

    2022年4月17日
    1.1K0
  • 爱在椿萱并茂间

    不知不觉地又过了一个母亲节。 疫情还未结束,这个母亲节,女儿依旧不在身边,只在地球的另一端发来电子问候和拥抱,又通过网络为我订购了康乃馨。 作为一个虔诚的吃货,心里对孩子的思念之情与对美食热爱的分量是不相上下的。看到花,先想到在西方被当作母…

    2022年5月12日
    1.4K0
  • 书卷盈室满心香

    喜欢看书,特别是看纸质书,是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解决温饱是头等大事,买书看书于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所幸的是,父亲是爱书之人,他收藏的几十册书成为我童年时期最重要的精神粮食。小学毕业前,我似懂非懂地读完了四大名著…

    2024年6月6日
    1260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少年成名,一生一画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千里江山图》的这个作者叫王希孟,一辈子只画了这一幅画,这一幅画流传了1000年,他的老师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就是那个政治能力特别糟糕,但是艺术造诣很高的那个皇帝。 ”靖康之难“其实就是从他这开始的。宋徽…

    2024年6月17日
    500
  • 人生凭阑处,最爱是”长沙“

    生命中3个关于“长沙”的地方,都成了我的最爱。 东涌的长沙泳滩,是儿时最常去的看日落的海边地点。记忆中的第一次是四五岁的年纪,父亲带全家去露营。夕阳西下,海风习习,我在沙滩上静静地聆听海浪的声响,年幼的心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偷走了。稚嫩的眼…

    2022年4月25日
    1.2K0
  • 唐伯虎与王明阳:人生难得糊涂

    自从唐伯虎因为徐经被牵连进“科考泄题案”的那一天起,仕途和科举就跟他此生无缘了。徐经是谁呢?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后代叫徐霞客,是徐经作弊了,然后唐伯虎因为自己太高调了,到处说这一次的第一名肯定是我。结果最后被牵连进这个“科考泄题案”,他跟徐经…

    2024年7月24日
    1180
  • 健康的每一天,都是福报

    曾经多次谈论过关于健康这个话题,也许大家会觉得是老生常谈,但是人活着的每一天,都跟健康息息相关。发现有很多人都没有把健康放在眼里,却把工作和事业放在第一位。 这真是极大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其实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这么想,特别是在大湾…

    2022年11月4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