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的黄昏

鸭子的黄昏

鸭子的气息从入户花园的位置隐隐传来。在8月中旬的清晨,这陌生又熟悉的气息像在提醒我,农历7月14日就要来临。

在桂西北农村老家,7月14日是一年里仅次于春节、清明的第三大节日。7月14日那天,外嫁女照例是要挑着鸭子、糖饼、果子回娘家过节的。那年代交通不便,一切都靠手提肩挑徒步。

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走亲访友,要路过我们村。7月14日那天,我家晒台下和桃李树下,鸭子“嘎嘎嘎”的叫声分外密集,一阵阵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就是说,鸭叫声就是7月14日的声音。

那年代,村上的农家每家每户都养鸭。每家二三十只,不出售,专为过7月14日或待客享用。鸭子大约3月份开始饲养。鹅黄色的鸭仔,毛茸茸地像蜡笔画。走路摇摇晃晃的,邯郸学步的样子。饥饿或落单时,会“唧唧唧”地叫唤。用煮到六七成熟的米粒喂幼鸭,如果太熟或煮成糊状,幼鸭就不好啄食。幼鸭和童年鸭,还可喂以蚯蚓。把鸭仔放到菜地上或田块间的空地上,然后用锄头现挖、现翻。一锄头锄下去,二三十厘米深,再把泥土翻过来,一条条蚯蚓就被翻上来,伸缩着,扭曲着。鸭仔们抢上来啄食。啄住了,仰着脑袋,鸭喙朝天,不断地摇甩、抖动,往下吞咽,吃得十分欢腾。有时,两只鸭各衔住蚯蚓的一端,拉扯着,像拔河一样。

鸭仔们急躁争抢,场面混乱,加上挖蚯蚓的人不小心,偶尔会发生意外。就是一锄挖下去,锄到鸭仔的头上、颈上或身上。这时候,挖蚯蚓的活计就此停断下来。看着一只可爱的小鸭仔挣扎、抽搐,慢慢地死去,不免令人伤心好一阵子。于是,找一棵树,在树下挖坑,把它安葬了,再放上一块石头,做个标记,像压一压它受惊的灵魂。

童年鸭少年鸭,则可喂以大米、玉米、稻谷,还有菜叶等其它青饲料。鸭子长到少年时,可放在水稻田一角。五六月气温渐渐炎热、升高,稻禾已长到四五十厘米高。鸭子穿梭在稻禾下,可躲荫、可泡水,可啄食害虫,同时又能给庄稼施农家肥。算是双赢。如此放养,可一直养到鸭子成年。每年8月上旬“双抢”结束,由此迎来短暂的农闲,正好过7月14日。一只鸭仔顺利成长为肉鸭,大约7个月。各家各户养鸭,近于放养状态。这期间的意外,来自锄头、瘟病和家狗野狗的扑咬,还有老鹰的俯冲。因此,一群鸭仔最终长成肉鸭,也就八成左右。

当年家里饲养一种羽毛一身洁白的鸭,叫樱桃谷鸭。樱桃谷鸭瘦肉率高、净肉率高、抗病力强,最大只可长到8斤左右。记得临近7月14日前10天左右,可用煮熟的玉米粒进行人工催肥。一只一只地,用两脚夹住鸭身,左手握住鸭头,拇指和食指掰开鸭嘴,右手抓起熟玉米粒,半握成漏斗状,往鸭嘴里填灌,直到鸭子胃囊充实饱满,才肯歇手。以至于很多年后,我才想到“填鸭式教育”这个词语的出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肥肉普遍受到欢迎的时代。当初因为不知货买到了麻鸭苗的,会骂上几句,说“被卖鸭仔的坑了”,因为麻鸭长到成鸭一只才二三斤。一只樱桃谷鸭却抵得上三四只麻鸭的分量。当然,彼一时而此一时了。现在,人们都讲究吃瘦鸭、老鸭,用谷物和青饲料养殖的鸭,所谓的生态鸭;最怕吃饲料鸭、速生鸭。在缓慢的年代,农家饲养的猪鸡鸭鹅,自产自销,全都是绿色食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和我弟在离家附近的学校教书。周末回家,就杀鸭。都是老鸭,八九个月,甚至近一年的。在老家,讲究用鸭血做鸭酱、蘸酱。这种蘸酱的制法要写出来,要好长的一大段,在此不表。

禽类不同于人类。公禽雄壮美丽、趾高气扬,母禽大多朴质灰暗、低声下气。不说是孔雀,鸭类亦是如此。不同的是,母鸭高调而公鸭沉默。母鸭“嘎嘎嘎”地发声,仿佛在抗议,又像在宣示什么。因为母鸭要带仔,它必须发出响亮的声音,显示自己的目标和存在,以便于招引儿女。公鸭则从容不迫沉默寡言,它的发声像干渴者的叹息。母鸭总是率先被宰杀,就因为它像发表不同意见,太吵闹。后来,到了海边生活,热爱鸭肉的胃口依然不改。吃过防城、东兴的白切番薯鸭,上思的那琴香鸭;也吃过武鸣的柠檬鸭、全州的醋血鸭、桂林子姜焖炒鸭等等。各具特色,都是美味。近20年前的若干个周末,不时买只鸭,和几位同事做子姜焖啤酒鸭。同时,还要喝大量啤酒,行令猜码,同时论谈一大堆于己无关的天下大事。为此,还写了一篇题为《做鸭》的文字。

许多年后的这个8月早晨,听到鸭子的叹息,因此突然想到一代又一代鸭子与我时离时合,竟然50余年了。继而想到所熟悉的诗人,而最早把鸭子写进诗歌的一位,当数杨克。“7月14日是杀鸭的日子/我和你和许许多多的人/都愿望相信鸭子的灵魂是不会死的/阴间与阳世隔着一条河/鸭们一只只洁白地浮过河去/彼岸是一个永恒洁净的世界……”(《七月十四》这诗已成经典,它完成于1989年农历7月14日。)

在清晨,鸭子还低声叫唤,到了黄昏,它就变成为盘中餐。作为一个肉食者,我不好悲叹一只鸭子的命运,而是心中充满感恩。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文汇的头像文汇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09:34
下一篇 2022年5月23日 10:01

推荐阅读

  • 成功都是从失败开始

    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确实有很多,但是优秀的人即使遇到再多的失败,也不会被击倒。这是在职场上打拼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其实,怀才不遇这个词语放到今天这个社会中并不是非常绝对。从前,一个人打拼总是会被各种方面限制着,如果没遇上能够赏识自己的人…

    2022年7月14日
    1.9K0
  • 我与采茶灯的故事

    与龙岩采茶灯结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花季的我,从乡村中学毕业到龙岩求学,说、唱、弹、跳、画是专业必修课。记得1989年初,有一次,舞蹈老师外出学习,学校安排外援黄淑霞老师代课,大家亲切地叫她“阿霞”老师,她教本土“采茶灯”基础舞步、队形…

    2024年7月17日
    6780
  • 散落的时光:岁月中的离别和成长

    春天的寒气与湿气恰到好处地袭进我的居所,很喜欢这种潮湿清冷带着一点点霉气的味道。窗外是朦胧一片,这样的天气与季节,很适合我安静地回忆那些青涩又纯粹的记忆。我在房里走来走去,看似为了舒展身体,其实,在彼时,更像是为了抓住那瞬间倏忽而来、稍纵而…

    2024年4月25日
    5800
  • 王阳明龙场悟道:心是最强大的力量

    当我的内心无所求,无所畏惧,自由自在,随波逐流,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王阳明36岁的时候,遇到了他人生的“至暗时刻”,王阳明当时向明正德皇帝上书,为一批被奸臣太监刘瑾陷害的忠臣求情,结果求情不成,反被刘瑾大打40大板,发配去了贵州的龙场。 龙…

    2024年7月24日
    6610
  • 星云大师《真诚的告白》(圆寂前遗嘱全文)

    各位护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众弟子们: 在这里要向各位做个真诚的告白。 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很有钱,事实上我以贫穷为职志。 我童年家贫如洗,但我不感到我是贫苦的孩子,我心中觉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为我很富有,拥有多少学校、文化、出版、基…

    2023年2月6日
    1.8K0
  • 古人离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中国人折柳送别,是中华深厚文化的精髓,乃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最良好的祝福,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

    2022年4月29日
    3.5K0
  • 怀旧的意义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入秋后的某个夜晚,有人在中学同学的聊天群组发了这首《同桌的你》。要知道,这首歌曾是那个年代同学们…

    2022年11月4日
    1.6K0
  • 民国第一设计师“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背后的寓意

    这个是谁?鲁迅是不是知道这谁画的吗?是他自己画的。我们知道鲁迅是什么?文学家、思想家、美食家、什么家、革命家,对不对?各种家。但是你们知道吗?鲁迅绝对是民国第一设计家。 鲁迅的这个猫头鹰,你们仔细看它里面两个那个猫头鹰的眼睛是一个男的和一个…

    2024年6月17日
    54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