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神画”《清明上河图》隐藏的秘密

何楚涵博士解析《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秘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又有一个别名叫做《盛世危图》。张择端献给宋徽宗不久之后,北宋就灭亡了。整幅画长5.3米,画了810个人,170棵树,三十多栋房子,每一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当时张择端画完之后,他就把它献给宋徽宗了。但是在当时,宋徽宗并没有看上这幅画,他转手就把这幅画送给自己舅舅了。

为什么当时宋徽宗没有看上这幅画呢?因为这幅画的画法用的是一种叫做界尺,类似于拿那个尺子量,所以画出来的画就是有一点点像工程图。所以就跟我们中国画一笔一画那种勾勒的轮廓(意境)的这种感觉其实是不太一样的。整幅画看起来就特别像那种一镜到底的北宋汴京的繁华生活。

《清明上河图》原画(局部图)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被称为“中华第一神画”的原因,除了他画的特别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幅画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危机)。这幅画我们乍一看,汴京的这个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人潮汹涌,跟我们现在北京晚高峰的国贸有的一拼。但是我们仔细来看,城墙下面人虽然非常的多,但是守卫几乎没有,城门敞开,进来做生意的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任何检查。当时金兵打进来,一直打到汴京的城外,宋钦宗才开始修城墙,那肯定是于事无补的。所以北宋很快就灭亡了。

《清明上河图》的秘密(望火楼)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面有明确的记载过这样的一件事儿。就是说在汴京这个政府修了很多的望火楼,就是很多的官兵就在这个上面观看四周的情况,一旦发现底下哪里有火情,马上赶过去灭火。在张择端整幅5米多长的画,里面就只有这一座望火楼。而且这望火楼上,我们一看一个望火的官兵也没有。拱桥这个地方也很有意思,在拱桥的上面是两个人,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还干起来了。近处就是衣衫褴褛的打工人,远处就是穿戴整齐高谈阔论的文人雅士。说明当时在北宋这个社会贫富差距已经非常的大了。我们看起来是不是有一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觉。

所以我们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初看,国富民安,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非常繁华。细看,军备涣散,贫富差距非常的大,满目疮痍。果然不久之后金兵一打来,北宋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顷刻间就灭亡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宋徽宗的考题“深山藏古寺”第一名答案倾倒众人

声明:本文由作者“何楚涵博士”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31668.html

(4)
何楚涵博士的头像何楚涵博士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09:13
下一篇 2024年6月21日 09:01

推荐阅读

  • 花坛皇后美人蕉

    美人蕉,原名红蕉,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花朵夏季开得久,有乳白、鲜黄、橙黄、橘红、粉红、大红、紫红、复色斑点、红黄相间、红瓣金边等品种。更奇妙的是,美人蕉开花的总状花序上覆盖了一层白粉,犹如美人初妆,极为娇媚。唐朝诗人罗隐“芭蕉叶叶扬瑶…

    2022年5月10日
    2.2K1
  • 芬芳古村春意闹

    4月,因民国才女林徽因的著名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格外芬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洒落,山里人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炊烟袅袅升起,屋内弥漫饭菜的清香。“太阳晒屁股,上学要迟到啦!”隔壁奶奶催促磨蹭的孙子们起床吃饭。鸡鸣声由…

    2024年4月24日
    6230
  • 乐观面对生活

    在我们的圈子里,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一直以来都是郁郁寡欢,好像很少见过他开心的时候,就算遇到开心的事情,情绪价值也是处于低状态,似乎认为这并不值得,有什么好开心的。而一旦遇到一些稍微不顺心的事情,他就会愁眉苦脸,整天唉声叹气。我们常常开解他…

    2022年8月2日
    2.0K0
  • 什么叫做精神内耗?学会自我疗愈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点击率非常高的视频。在这段视频里面,命运坎坷的主人翁,坚韧地战胜了所有的打击,生命本来给了他一手烂牌,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最大价值。这样的故事固然令人感动,不过这条视频之所以那么疯传,还因为戳中了很多人的心理:精…

    2022年11月4日
    1.4K0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8550
  • 春和景明识笋味

    我极爱吃竹笋。 因此,在门前种一丛竹子,与其说是受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影响,不如说是为了在竹子高雅的掩护下能顺理成章地吃上竹笋。 竹笋亦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菜,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采摘,冬笋的味道比春笋更…

    2022年5月5日
    1.6K0
  • 不能停歇的自我教育

    你今天自我教育了吗?我每天临睡前都要这样自问。如果答案肯定,我一定睡得踏实;如果答案否定,我往往夜半梦醒;倘若答案模糊,我必定辗转反侧。真的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心这东西实在不好欺骗。 活了大半辈子,我虽然庸碌,所幸没有堕落,功在自我教育。…

    2024年6月6日
    6380
  • 躺着读书

    当意识到快要陷入俗世的泥淖时,我决定悬崖勒马。回望彼岸,读书,是唯一适合我的方式。再奢侈一点,便是躺着读书了。 30岁以后,我开始写作,起步晚,但我并不因此而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曾经在张爱玲的文章里读到一句话,意思是说30岁以后的人都是有故…

    2022年4月29日
    2.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