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再洒脱一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王楚涵博士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他一生四次当官,四次辞职,写下一封辞职信,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归去来兮辞》。你们觉得陶渊明爱喝还是李白爱喝?基于我们对这两个人的理解,也许能回答谁更爱喝或者谁更能喝,但是他们俩在酒中喝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李白他的一生是非常想入世而不得的,所以他的酒其实是喝的有一点功利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举杯消愁愁更愁”。很多的时候他是因为不得志,因为一生奔波,所以借酒消愁。而陶渊明是完全不一样的,陶渊明就是屡次入仕,发现自己这个官场玩不转,不好玩,他是屡次出来。所以他们俩的酒喝的是不太一样的,一个是消愁,一个是自适、释然。

陶渊明也是一个超级大酒友,在他现存的145首诗作中,跟酒有关的就有56首。他在他的《饮酒·其三》中说过这么两句话,“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什么意思呢?因为陶渊明生于这个历史上最乱的一段魏晋时期,分裂叛乱。所以他说儒道在这个世道已经式微了。人人都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非常的自私,非常的虚伪。有的人就为了所谓的名声,把酒放到他面前他都不喝。从这个当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不仅是一个爱

喝酒的超级发烧友,而且还是一个耿直boy。他的这种耿直体现在工作中就是那一句非常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第四次为官,他在他们老家彭泽当了81天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当时辞去了他的建军参军一职,就回去种田去了。种了没多久,他生活太贫困了,就过不下去了。于是在他的叔父的举荐和帮助下,他就去了彭泽去当县令。一开始陶渊明对这个彭泽县令他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个县令一职薪水还不错,可以解他的这个燃眉之急。二则彭泽县离他的家不过百余里,所以他这次他是决定,一定要好好的工作,当好这个县令。但是,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又来了,就在那一年的冬天,浔阳县太守就派了一个督邮来到彭泽县视察工作。督邮这个官职始于汉武帝时期,他属于郡太守的一个佐吏。很多督邮,倚仗太守的威望耀武扬威的,所以名声并不好。

王楚涵博士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高清配图

当时按照规定,太守派督邮到县里面去巡查工作,县令必须是要亲自去迎接的。所以陶渊明虽然说从心底里不喜欢这种趋炎附势的督邮,但是为了公务,他也不得不见。所以那一天,他正好准备出门。但是出门前,他这个县令一看到陶渊明还穿着平常的衣服,就一把拦住他,跟他说,大人你怎么还穿着平时的衣服?我们去见这个督邮,您必须要穿官服,而且还要束大带。您这么出去,如果万一被督邮看到,说我们俩不成体统,然后去太守那发难就不好了。陶渊明一听,当时怒火中烧,他一想我去了就不错了,你还让我穿这个穿那个,所以丢下一句“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于是拍拍屁股就走了。

在历史上之前就有三国时期的刘备,在这个安喜县当县尉的时候,也是因为受不了当时督邮的刁难,所以他愤而辞官。陶渊明他一听让他换衣服,只是感觉自己特别的耻辱。他就毫不犹豫地写下一封辞职信,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而这一封辞职信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归去来兮辞》。

他在《归去来兮辞》里写了一个比较委婉的理由。他说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陈氏嫁在武昌,在武昌病逝了,她要回去奔丧,所以不得已请求求免去自己的官职。但是同时他又透露说自己天生就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是勉强不来的。虽然说身体上的饥饿寒冷也来得真切,但是如果要让他违背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儿,那他身心都感到非常痛苦,“既自以心为形役”,心为形役才是他真正辞官的理由。

他当朋泽县令这八十多天来,他觉得自己还是太不开心了,本来想干点实事,结果干实事没人关注,天天在教他今天该穿什么,明天该穿什么,去接见上级。在他看来这不可笑吗?所以他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就说了这么两句话,叫“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既然这个是这么个情况,自己不能再错下去了,赶紧走人。

看看陶渊明是不是跟李白正好是相反的。李白是想尽办法挤破头,他要冲到仕途里去。而陶渊明就是屡次入仕,发现自己这个官场玩不转,不好玩,不开心就走人。他是屡次出来,他的这种淡薄、这种释然、这种诗意和情趣。哪怕是身处在这种非常贫穷的这个窘境下,他依然能够追随自己的内心,能让自己的心不受束缚,能让自己自由自在,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他确实是为了生计而入仕,最后又为了骨气而出仕。所以他不管是入仕还是出仕,他总是活在当下,他永远不失他自己内心的这一份本心和素志。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何楚涵博士的头像何楚涵博士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4年7月10日 09:01
下一篇 2024年7月24日 09:07

推荐阅读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文及鉴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

    2023年1月6日
    1.2K0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及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

    2023年3月6日
    1.6K0
  • 苏轼《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全文及鉴赏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宋代:苏轼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

    2022年11月15日
    1.4K0
  • 温庭筠《诉衷情·莺语》全文及鉴赏

    诉衷情·莺语 唐代:温庭筠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诉衷情·莺语》翻译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

    2022年6月16日
    1.7K0
  • 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全文及鉴赏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宋代:辛弃疾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

    2022年9月29日
    1.5K0
  • 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全文及鉴赏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宋代:柳永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

    2022年6月13日
    1.6K0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全文及鉴赏

    《念奴娇·春情》 宋代: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

    2022年6月2日
    2.1K0
  • 韩愈《题百叶桃花》全文及鉴赏

    题百叶桃花 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题百叶桃花》译文 百叶桃的一枝连续双朵桃花傍晚开得更红,它们窥视着窗户映照着翠竹显现出更加精巧玲珑。尚书被侍史们簇拥着进入宫廷去了,只有百叶双桃伴随着…

    2023年2月17日
    96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