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林徽因,不负遇见不谈亏欠

何楚涵博士评徐志摩与林徽因:不负遇见不谈亏欠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个多情的“好色之徒”叫云中鹤。其实这个云中鹤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这个人就是金庸的表哥徐志摩。金庸反感徐志摩反感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奇特的规律,就是所有的表哥都是坏蛋,而且各个结局悲惨。那徐志摩到底干了什么让金庸这么讨厌他呢?

徐志摩的笔名就是“云中鹤”,他绝对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上的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他的父亲还给他请了各种家教,把它搞成了一个博学多才、举止优雅的小公子。18岁的时候,徐志摩就按照父母的意思娶了15岁的张幼仪。虽然是结婚了,但是徐志摩觉得张幼仪长相普通,性格也不是自己喜欢的款。所以他在履行完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后,就跑去英国留学了。

徐志摩和他的妻子张幼仪老照片

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徐志摩交到了一个好朋友,这个人是当时中国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林长民。有一次林长民请徐志摩去自己家里吃饭,徐志摩竟然对林长明的女儿林徽因一见钟情。而林徽因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大自己八岁的叔叔将会是他的初恋。虽然一个是有妇之夫,一个是花季少女,但随着徐志摩的频繁拜访,两人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徐志摩经常与林徽因一起聊拜伦、雪莱、济慈他们的诗歌作品。而林徽因的出现也让徐志摩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妙不可言。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正当徐志摩与林徽因非常暧昧的时候,原配张幼仪的突然空降让这段感情戛然而止,林徽因在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说“我走了,带着我们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的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我知道你一从柏林回来就会打火车站直接来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个都烧死的。”

徐志摩和林徽因及泰戈尔老照片

这张照片是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作为泰戈尔的翻译陪同其中,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公开同框。随着访问的结束,徐志摩和林徽因这段若有似无的爱情也正式画上了句号。

两个月之后,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去了美国。在此后的岁月里,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一直保持着知己的关系。直到1931年的11月19号,那天是徐志摩答应去北京听林徽因演讲的日子。他早早的买了鲜花来到了机场,却没想到这一次的千里奔赴竟是有去无回。飞机失事了,徐志摩走了,他带着对林徽因的期盼与遗憾,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浓烈多情,很多人喜欢他那首《再别康桥》,但是呢,我却喜欢他另外一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让徐志摩爱了林徽因十年,也遗憾了十年。有人说徐志摩是花心的,但是我想林徽因对他而言却是唯一。十年的互知互爱,十年的爱而不得,试问,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就算我们之间的火花灭了,但爱不会,我将以你喜欢的方式,远远地爱着你。

声明:本文由作者“何楚涵博士”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31662.html

(4)
何楚涵博士的头像何楚涵博士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09:01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09:13

推荐阅读

  • 一切终将归于大地

    叉叉走了。那只耳聋、眼花、哮喘,又有严重心脏病的14岁老狗叉叉,在燕婷托我照顾它的第十天,在一阵剧烈的喘息之后终于离开了。叉叉走的时候,安静地趴在我给它新换的地毯上,脑袋枕着自己的前爪,长长的耳朵把脸盖住,像它小时候熟睡的样子。 我冷静地把…

    2022年11月5日
    1.5K0
  • 陪伴和问候,让岁月温柔

    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必定会少不了感慨一句: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从孩童时代或同窗岁月就已经一起玩,到现在十几二十年,一下子好像飞过去了。岁月多么无情,容不得我们同意或不同意,就已经在我们的容颜上留下沧桑的痕迹。回首岁月,让我们感到最幸福…

    2022年4月20日
    1.7K0
  • 唐伯虎和秋香是不是真的?唐伯虎真正爱的是沈九娘

    唐伯虎点秋香,是不是真的?秋香跟唐伯虎确实还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但是秋香比唐伯虎大了20岁,秋香确实也是一个名妓,但是秋香跟唐伯虎之间并没有什么情愫,唯一他俩之间的渊源就是秋香画画得很好。秋香的老师叫沈周,是当时“吴门画派”的开创者,秋香…

    2024年6月20日
    1.1K0
  • 春和景明识笋味

    我极爱吃竹笋。 因此,在门前种一丛竹子,与其说是受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影响,不如说是为了在竹子高雅的掩护下能顺理成章地吃上竹笋。 竹笋亦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菜,春天的竹笋破土而出,容易被发现,也容易采摘,冬笋的味道比春笋更…

    2022年5月5日
    1.7K0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少年成名,一生一画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千里江山图》的这个作者叫王希孟,一辈子只画了这一幅画,这一幅画流传了1000年,他的老师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就是那个政治能力特别糟糕,但是艺术造诣很高的那个皇帝。 ”靖康之难“其实就是从他这开始的。宋徽…

    2024年6月17日
    5540
  • 重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首版于1981年问世的《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话题涉及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父母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严肃中透出亲…

    2022年7月14日
    2.0K0
  • 一物不将来时

    《五灯会元》流行一个故事: 某日严阳尊者来参拜赵州大师,赵州大师是一位有道禅师。 严阳尊者一见到赵州大师便说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将”在这里解作“拿”。严阳尊者认为,自己空无一物(不光是手上空空,心灵也是空空的),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2024年4月24日
    6850
  • 话说打油诗

    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是Yi情居家导致无聊有闲,小狸的微信朋友圈里,最近有好几个人开始“写起诗来”。而且是古诗多于新诗,短短的,颇整齐,但认真看看,就会发现严肃的“古诗”外衣下,基本都是“段子”的内核,用一个专业的词汇叫:“打油诗”。 打油诗…

    2022年5月30日
    2.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