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的暑假书单

潇潇的暑假书单

潇潇是班里最古灵精怪的女生,没有之一。

她常常给我这个班主任出主意,比如,在得知年级要举办数学竞赛时,她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找我,“老师,刘小明和王小帅最近在闹别扭,你可不可以安排他们一起参加数学竞赛?因为我看男生都很容易在合作中慢慢地和好。”我故意逗她︰“你是女生,如何知道男生可以和好如初的秘密?”她忽闪着大眼睛,字正腔圆地答:“因为他俩学习成绩好,我都喜欢。观察得细,就什么都知道。”说罢还冲我做了个鬼脸。我暗暗惊讶于这个14岁小姑娘的善心和洞察力。当然,潇潇的办法还是很管用的,班级里学习成绩最好的男生在竞赛中联手,一举夺魁,为班级争了光,两个人心中的芥蒂也一扫而空。

某天放学,潇潇又大咧咧地找到我:“老师,作为一个乖巧又想方设法帮老师解决问题的女孩子,是不是可以给个大大的激励呀?”我噗嗤一笑,一边问她想要啥礼物,一边伸手帮她把头顶的蝴蝶结正了正。潇潇认真地说︰“你帮我开个暑假书单好吗?”这下子轮到我认真起来了,“中文科不是统一布置了暑假里的阅读要求吗?怎么还要我开书单给你?”

潇潇狡黠地笑了:“我知道你在报纸上有专栏,每个星期我都会看,我是你的小粉丝喔。不过,专栏里有时候你会提到一些书籍,似乎并不在课本的范畴,比如《傅雷家书》。我想,如果这个暑假,你可以开个书单给我,我尽量地都读完,我的中文阅读和写作,一定会提高一大截呢。”

原来,古灵精怪的潇潇这么有心!我思索片刻,当即写了一个书单目录给她。她看着看着,又蹙起了眉,指着上面的几行书名问:“《图解时间简史》、《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这些书似乎跟文学没什么关系呀。”我心有所动,不禁反思起中文科教学过程中,有时候过于看重文本的分析、文学素养的培养,这固然是中文学习的目的所在,但从阅读的角度,恰恰要让孩子们的视野和眼界丰富起来,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而教学活动,有时难免陷入功利主义的局囿,让孩子们更关注的是考试和成绩,所以潇潇才会对书单里的书籍产生疑惑。

我告诉潇潇,既要读文学的、历史的,也要读一些经济的、政治的、自然的,“即便你决定长大后做一名作家,也要有开阔的事业和知识面,特别是我们要保持对世界不断深入的认知,就必须对尽可能多的知识领域保持好奇心。”潇潇点点头,把书单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里。

声明:本文由作者“童心”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meiwen/7763.html

(11)
童心的头像童心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10:30
下一篇 2022年8月2日 13:18

推荐阅读

  • 不期而遇——看纪录片《脸庞,村庄》有感

    我昨晚几乎是在一种夹杂着悲伤的快乐当中度过的。忽然就慨叹生命易逝,生活似乎该当及时行乐。也就是说,当我决定及时行乐的时候,我首先承认了自然的不可逆转。然后,我的感知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 其实,这种情绪倒不是无来由的。它来自我昨晚看了一部法国…

    2022年5月23日
    1.9K1
  • 印章的妙用

    笔者自学书法以来,便开始用印章。几十年下来,不论好丑,印章也有一堆,虽未能成齐白石那样的百石富翁,也有好几十方。篆刻家何国勋说,书画家从来不嫌印章多,几乎人人皆用时方恨少。 古时候,印章的主要功用是作为取信于对方的标志,《后汉书·祭祀志》中…

    2022年4月26日
    1.8K1
  • 王阳明“格竹子”,真正的聪明只肯下笨功夫

    明代大儒心学大师王阳明被我们称之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圣人”,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但是他并不是一生出来就是一个圣人的,他小时候也干过傻事,“格竹子”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 先解释一下这个“格竹子”的“格”是什么意思?格就…

    2024年7月24日
    9130
  • 《红楼梦》贾府生活奢华的背后是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通过小说来认知社会的一部神作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它就是一部典型的描绘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作品,从这个贾府的兴衰来看当时封建社会的兴亡史。当时在这个贾府一墙之隔,贾府之外的百姓是已经穷困到连草根都吃没了。但是贾府里面就好像是另外的一…

    2024年6月21日
    8500
  • 大学城北

    我居住的下沙由一条高架分割成两个区域,一块是大学城南、一块是大学城北。城南相对比较热闹,有很多大学。城北以前是荒地,只有在与海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Outlet。 昨天去那边看朋友,才发现此处现在已经盖满了大楼。不过它显然是一个纯住宅区。所有的…

    2022年4月25日
    1.5K0
  • 巴达捷夫斯卡的原野《少女的祈祷》 (随笔)

    1856年6月的一个午后,22岁的巴达捷夫斯卡在泛黄的信笺上完成了又一曲钢琴小品。那高高低低的音符,在五线谱上跳动,像是她对生命的无尽倾诉。对这支乐曲,巴达捷夫斯卡并没有过分偏爱,同之前创作的20多首钢琴小品一样,都成了她流淌在琴键上的心事…

    2024年6月19日
    8900
  • 寒夜里的歌声

    很多天过去了,那歌声仍在我耳边回荡。 那是个深冬的夜晚。灰蓝色的天幕上,月半弯,星微明。虽有冷风瑟瑟,但空气里满是被冰水洗过般的清冽,还夹杂着淡淡的草木馨香。我在社区旁边的巷子里散步,巷里人家多半门户紧闭。我一人缓行,月色淡淡,影子长长。我…

    2023年4月6日
    1.5K0
  • 窗前的风景

    8点25分,当他的身影在窗前倏然闪过,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腕上的手表——每天都如此准时。那是一个瘦削的男人,个子不高,但衣衫很齐整,一看就知道头一天精心熨过。他的头发很浓密,微微有些自然鬈,恰到好处地透出些斯文来。他通常都是小碎步,比较急促,…

    2022年7月14日
    1.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