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及鉴赏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及鉴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翻译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解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3日 10:23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10:28

推荐阅读

  • 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清代:纳兰性德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翻译 秋雨停了,梧桐树叶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泪。重新反复回忆,释…

    2022年7月12日
    1.6K0
  • 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全文及鉴赏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宋代:柳永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翻译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

    2022年9月13日
    1.6K0
  • 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全文及鉴赏

    踏莎行·细草愁烟 宋代:晏殊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细草愁烟》翻译 纤细的小草在风中飘动好像一缕缕轻烟惹人发愁,独…

    2022年7月13日
    2.0K0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全文及鉴赏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译文 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

    2023年1月9日
    1.5K0
  • 佚名《江南》全文简译及赏析

    《江南》(汉乐府 )作者:佚名朝代: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

    2022年9月8日
    2.0K0
  •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全文及鉴赏

    汉宫春·立春日 宋代: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

    2022年5月24日
    2.2K0
  • 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全文及鉴赏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代: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翻译 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接连而来。却在…

    2022年10月12日
    1.5K0
  • 催人奋进的古诗文名句(36句)

    1、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2、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

    2023年11月14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