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一个外号,就是“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的爸爸叫范墉,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他的妈妈是一个妾,所以他的父亲一过世,他爸爸的正妻就把他跟他妈妈赶了出来。孤儿寡母过不下去,所以他妈妈就带着他改嫁,跟了另外一个小官吏,叫朱文翰。那范仲淹,就自然而然的跟着继父姓了,就改成了姓朱叫朱说(通“悦”)。好在他的继父对他视如己出,还送他去上学,所以他一直就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世。
直到22岁那一年,他有一天跟他哥哥吵了一架,气上头的哥哥就冲着他大喊说“你这个野孩子,你根本就不是我弟弟”。范仲淹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五雷轰顶,自尊心受挫,他就不愿意再留在朱家了。于是他就告别他的父母,自己一个人跑去了河南开封的应天书院求学。
在求学期间,他过得非常的清贫,朱熹曾经就说他“五年未曾解衣就寝”。不仅如此,在读书期间,他每天晚上就熬一锅粥,熬好了也不喝。隔夜之后等这个粥凝固之后,他就把它化成四块,就着咸菜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
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划粥断齑”,就是说的范仲淹。后来他的同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给他送了一些好吃的,结果被他原封不动的退回。他说他害怕自己吃过美食之后,就吃不下那个隔夜粥了。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来,范仲淹是个狠人,对自己很极其自律,意志坚定。
范仲淹27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那个时候他自信满满,一脚就踏进了北宋的官场。29岁他做了一件事儿,就是认祖归宗,他就把他的名字就改成了范仲淹。那他为什么要叫范仲淹呢?他有一个非常崇拜的偶像,这个偶像是一位大儒叫王通。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孙子叫王博,王通的字就叫仲淹,范仲淹就直接用了王通的字。所以我们看啊范仲淹也是一个追星族,对不对?
范仲淹的一生,他跟苏东坡一样,也经历了三起三落。初入官场的时候,因为家里没什么背景,所以一开始他只混到了一个九品芝麻小官。但是他已经很满足了,在地方就修海堤、建水利工程,因为业绩突出,他就被召回京升官了。
结果有一次刘太后过生日,宋仁宗就准备在这个朝堂上给他庆生。范仲淹第一个站出来说,不可以说朝堂乃神圣之地,怎么可以给太后过生日呢?这是其一。其二,你这刘太后常年垂帘听政,你就自己回去退休吧,还在这干嘛呢?赶紧把政权还给皇帝吧,结果太后暴怒,给他贬为了河中府通看。
后来刘太后病逝了,她的这些反对派就开始弹劾这个太后,说太后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结果范仲淹又站出来对皇帝说“养育之恩不可不报,你们就不要计较太后了”。宋仁宗大为感动,又把他调回京,调回京工作没有多久,后来宋仁宗要废了当时的郭皇后,另立张美人为后。范仲淹又站出来说不可以,结果宋仁宗暴怒,就把他贬到了睦州。他在睦州又带着当地的兄弟一起兴办学校,兴修水利工程。后来因为治水有功,又被召回朝廷升官了。这一次回来,他变成了一个副宰相,他就看不惯当时的宰相叫吕夷简,他就做了一张百官图去弹劾这个吕夷简,结果反被吕夷简弹劾,最后又被贬官去了饶州做知州。
三次被贬之后,他的同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劝他说你少管闲事,少说话。结果他回人家说“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这句话后来被鲁迅化用了一下,变成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岳阳楼记》就是他在第三次被贬官期间所作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写这个岳阳楼记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去过。他是根据他的好朋友同为贬官去岳阳的滕子京给他写的一封信,根据那封信来写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里面比较有名的几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可以看出来,范仲淹的这种“忧乐精神”,其实是不是写的就是他一生的这样的一个行事准则?一生当中,我们听过的慷慨陈词有很多,对吧?也说过不少豪言壮语,但是真正能够去践行自己言行,并且从一而终的人寥寥无几。那范仲淹就是少数人当中的一个,“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死之后,宋仁宗亲自在他的墓碑上给他提了词,“褒贤之碑”,我觉得他值得。
声明:本文由作者“何楚涵博士”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3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