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何楚涵博士评“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

范仲淹有一个外号,就是“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的爸爸叫范墉,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他的妈妈是一个妾,所以他的父亲一过世,他爸爸的正妻就把他跟他妈妈赶了出来。孤儿寡母过不下去,所以他妈妈就带着他改嫁,跟了另外一个小官吏,叫朱文翰。那范仲淹,就自然而然的跟着继父姓了,就改成了姓朱叫朱说(通“悦”)。好在他的继父对他视如己出,还送他去上学,所以他一直就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世。

直到22岁那一年,他有一天跟他哥哥吵了一架,气上头的哥哥就冲着他大喊说“你这个野孩子,你根本就不是我弟弟”。范仲淹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五雷轰顶,自尊心受挫,他就不愿意再留在朱家了。于是他就告别他的父母,自己一个人跑去了河南开封的应天书院求学。

在求学期间,他过得非常的清贫,朱熹曾经就说他“五年未曾解衣就寝”。不仅如此,在读书期间,他每天晚上就熬一锅粥,熬好了也不喝。隔夜之后等这个粥凝固之后,他就把它化成四块,就着咸菜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

范仲淹“划粥断齑”

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划粥断齑”,就是说的范仲淹。后来他的同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给他送了一些好吃的,结果被他原封不动的退回。他说他害怕自己吃过美食之后,就吃不下那个隔夜粥了。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来,范仲淹是个狠人,对自己很极其自律,意志坚定。

范仲淹27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那个时候他自信满满,一脚就踏进了北宋的官场。29岁他做了一件事儿,就是认祖归宗,他就把他的名字就改成了范仲淹。那他为什么要叫范仲淹呢?他有一个非常崇拜的偶像,这个偶像是一位大儒叫王通。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孙子叫王博,王通的字就叫仲淹,范仲淹就直接用了王通的字。所以我们看啊范仲淹也是一个追星族,对不对?

范仲淹的一生,他跟苏东坡一样,也经历了三起三落。初入官场的时候,因为家里没什么背景,所以一开始他只混到了一个九品芝麻小官。但是他已经很满足了,在地方就修海堤、建水利工程,因为业绩突出,他就被召回京升官了。

结果有一次刘太后过生日,宋仁宗就准备在这个朝堂上给他庆生。范仲淹第一个站出来说,不可以说朝堂乃神圣之地,怎么可以给太后过生日呢?这是其一。其二,你这刘太后常年垂帘听政,你就自己回去退休吧,还在这干嘛呢?赶紧把政权还给皇帝吧,结果太后暴怒,给他贬为了河中府通看。

后来刘太后病逝了,她的这些反对派就开始弹劾这个太后,说太后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结果范仲淹又站出来对皇帝说“养育之恩不可不报,你们就不要计较太后了”。宋仁宗大为感动,又把他调回京,调回京工作没有多久,后来宋仁宗要废了当时的郭皇后,另立张美人为后。范仲淹又站出来说不可以,结果宋仁宗暴怒,就把他贬到了睦州。他在睦州又带着当地的兄弟一起兴办学校,兴修水利工程。后来因为治水有功,又被召回朝廷升官了。这一次回来,他变成了一个副宰相,他就看不惯当时的宰相叫吕夷简,他就做了一张百官图去弹劾这个吕夷简,结果反被吕夷简弹劾,最后又被贬官去了饶州做知州。

三次被贬之后,他的同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劝他说你少管闲事,少说话。结果他回人家说“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这句话后来被鲁迅化用了一下,变成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岳阳楼记》就是他在第三次被贬官期间所作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写这个岳阳楼记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去过。他是根据他的好朋友同为贬官去岳阳的滕子京给他写的一封信,根据那封信来写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里面比较有名的几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可以看出来,范仲淹的这种“忧乐精神”,其实是不是写的就是他一生的这样的一个行事准则?一生当中,我们听过的慷慨陈词有很多,对吧?也说过不少豪言壮语,但是真正能够去践行自己言行,并且从一而终的人寥寥无几。那范仲淹就是少数人当中的一个,“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死之后,宋仁宗亲自在他的墓碑上给他提了词,“褒贤之碑”,我觉得他值得。

声明:本文由作者“何楚涵博士”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31698.html

(4)
何楚涵博士的头像何楚涵博士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21日 09:25
下一篇 2024年6月25日 09:13

推荐阅读

  • 宋徽宗的考题“深山藏古寺”第一名答案倾倒众人

    深山藏古寺,北宋高明画家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宋徽宗赵佶,文艺范的皇帝,治国无方,搞文艺一流,什么都是亲力亲为。他当时创办了一个翰林图画院,自己亲自担任院长,每年都要去招一些画师,考核的考题,他每次都是亲自出题。有一年他就出了一个这样的考题…

    2024年6月18日
    6400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全文及鉴赏

    谒金门·风乍起 五代: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风乍起》翻译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

    2022年12月29日
    1.3K0
  • 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全文及鉴赏

    满庭芳·三十三年 宋代: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

    2023年2月14日
    1.4K0
  • 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全文及鉴赏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宋代:辛弃疾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翻译 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

    2023年1月13日
    1.3K0
  • 郑燮《窘况为许衡州赋》全文及鉴赏

    窘况为许衡州赋 清代: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窘况为许衡州赋》译文 半缺的柴门敲了半天没有人开门,石棱和砖缝上长满了青苔。地处偏…

    2023年2月12日
    1.8K0
  • 王昌龄《塞上曲·其一》全文及鉴赏

    塞上曲·其一 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上曲·其一》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

    2023年2月14日
    1.2K0
  • 高适《塞上听吹笛》译文及赏析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雪化时入侵的胡兵悄然退还,月光照着戍楼羌笛悠扬舒缓。试问那《梅花》会落向何处,它随风吹拂一夜落满了关山。 赏析: 一千多年的风沙吹过去了,但那…

    2023年4月6日
    8.9K0
  • 形容冬天的诗句文案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鹧鸪天》   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

    2023年11月17日
    83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