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何楚涵博士评“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

范仲淹有一个外号,就是“北宋第一倔驴”。范仲淹的爸爸叫范墉,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他的妈妈是一个妾,所以他的父亲一过世,他爸爸的正妻就把他跟他妈妈赶了出来。孤儿寡母过不下去,所以他妈妈就带着他改嫁,跟了另外一个小官吏,叫朱文翰。那范仲淹,就自然而然的跟着继父姓了,就改成了姓朱叫朱说(通“悦”)。好在他的继父对他视如己出,还送他去上学,所以他一直就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世。

直到22岁那一年,他有一天跟他哥哥吵了一架,气上头的哥哥就冲着他大喊说“你这个野孩子,你根本就不是我弟弟”。范仲淹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五雷轰顶,自尊心受挫,他就不愿意再留在朱家了。于是他就告别他的父母,自己一个人跑去了河南开封的应天书院求学。

在求学期间,他过得非常的清贫,朱熹曾经就说他“五年未曾解衣就寝”。不仅如此,在读书期间,他每天晚上就熬一锅粥,熬好了也不喝。隔夜之后等这个粥凝固之后,他就把它化成四块,就着咸菜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

范仲淹“划粥断齑”

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划粥断齑”,就是说的范仲淹。后来他的同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给他送了一些好吃的,结果被他原封不动的退回。他说他害怕自己吃过美食之后,就吃不下那个隔夜粥了。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来,范仲淹是个狠人,对自己很极其自律,意志坚定。

范仲淹27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那个时候他自信满满,一脚就踏进了北宋的官场。29岁他做了一件事儿,就是认祖归宗,他就把他的名字就改成了范仲淹。那他为什么要叫范仲淹呢?他有一个非常崇拜的偶像,这个偶像是一位大儒叫王通。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孙子叫王博,王通的字就叫仲淹,范仲淹就直接用了王通的字。所以我们看啊范仲淹也是一个追星族,对不对?

范仲淹的一生,他跟苏东坡一样,也经历了三起三落。初入官场的时候,因为家里没什么背景,所以一开始他只混到了一个九品芝麻小官。但是他已经很满足了,在地方就修海堤、建水利工程,因为业绩突出,他就被召回京升官了。

结果有一次刘太后过生日,宋仁宗就准备在这个朝堂上给他庆生。范仲淹第一个站出来说,不可以说朝堂乃神圣之地,怎么可以给太后过生日呢?这是其一。其二,你这刘太后常年垂帘听政,你就自己回去退休吧,还在这干嘛呢?赶紧把政权还给皇帝吧,结果太后暴怒,给他贬为了河中府通看。

后来刘太后病逝了,她的这些反对派就开始弹劾这个太后,说太后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结果范仲淹又站出来对皇帝说“养育之恩不可不报,你们就不要计较太后了”。宋仁宗大为感动,又把他调回京,调回京工作没有多久,后来宋仁宗要废了当时的郭皇后,另立张美人为后。范仲淹又站出来说不可以,结果宋仁宗暴怒,就把他贬到了睦州。他在睦州又带着当地的兄弟一起兴办学校,兴修水利工程。后来因为治水有功,又被召回朝廷升官了。这一次回来,他变成了一个副宰相,他就看不惯当时的宰相叫吕夷简,他就做了一张百官图去弹劾这个吕夷简,结果反被吕夷简弹劾,最后又被贬官去了饶州做知州。

三次被贬之后,他的同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劝他说你少管闲事,少说话。结果他回人家说“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这句话后来被鲁迅化用了一下,变成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岳阳楼记》就是他在第三次被贬官期间所作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写这个岳阳楼记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去过。他是根据他的好朋友同为贬官去岳阳的滕子京给他写的一封信,根据那封信来写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里面比较有名的几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可以看出来,范仲淹的这种“忧乐精神”,其实是不是写的就是他一生的这样的一个行事准则?一生当中,我们听过的慷慨陈词有很多,对吧?也说过不少豪言壮语,但是真正能够去践行自己言行,并且从一而终的人寥寥无几。那范仲淹就是少数人当中的一个,“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死之后,宋仁宗亲自在他的墓碑上给他提了词,“褒贤之碑”,我觉得他值得。

声明:本文由作者“何楚涵博士”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31698.html

(4)
何楚涵博士的头像何楚涵博士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21日 09:25
下一篇 2024年6月25日 09:13

推荐阅读

  • 李白《上李邕》全文及鉴赏

    上李邕 唐代: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

    2023年1月8日
    1.6K0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全文及鉴赏

    水槛遣心二首 唐代: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水槛遣心二首》译文…

    2023年2月16日
    1.3K0
  • 郑燮《咏芭蕉》全文及鉴赏

    咏芭蕉 清代:郑燮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芭蕉》译文 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程度才舒展开,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不断。)芭蕉自己相思…

    2023年2月9日
    1.6K0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全文及鉴赏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清代: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翻译 试问我为何轻易地离别?一年能有几次圆月。北国的杨柳刚刚如长丝,…

    2022年9月24日
    1.5K0
  •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全文及鉴赏

    诉衷情·眉意 宋代: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眉意》翻译 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

    2022年7月13日
    2.1K0
  •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全文及鉴赏

    捣练子令·深院静 五代: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令·深院静》翻译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

    2022年5月3日
    2.3K0
  • 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浪漫而不烂俗的诗句

    (一)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二)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四) 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五) …

    2023年11月9日
    1.5K0
  • 秦观《江城子》全文及鉴赏

    江城子 宋代:秦观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缕金裳。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江城子》翻译 晴朗的天气陶醉了外出游玩的少年郎…

    2022年6月12日
    2.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