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全文及鉴赏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全文及鉴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
荆薪:柴草。
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风雨夕:风雨之夜。
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
束:捆。
空山:空寂的深山。
行迹:来去的踪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这首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轼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声明:本文由作者“花之舞”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918.html

(1)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1年6月12日 08:32
下一篇 2021年6月13日 09:12

推荐阅读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全文及鉴赏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代: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翻译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

    2022年6月13日
    2.6K0
  • 杨万里《稚子弄冰》全文及鉴赏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稚…

    2023年2月10日
    1.6K0
  • 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全文及鉴赏

    满江红·敲碎离愁 宋代:辛弃疾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

    2022年9月6日
    2.0K0
  • 苏轼《卜算子·感旧》全文及鉴赏

    卜算子·感旧 宋代: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感旧》翻译 四川的人来到江南,会把江南的风光牢牢记在心里。四川和江南的风景有很多相似处,要游览就要及…

    2022年5月10日
    2.1K0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全文及鉴赏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四》…

    2023年1月17日
    1.4K0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翻译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

    2022年8月4日
    2.1K0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全文及鉴赏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代:孟浩然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译文 静卧在林中为春天即将远去而忧愁,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然美景。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

    2023年3月1日
    1.2K0
  •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全文及鉴赏

    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寻雍尊师隐居》译文 连绵陡峭的苍翠山峰高耸入云端,远离尘嚣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拨开云雾去找寻隐秘树林的山间古道,依…

    2023年1月11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