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全文及鉴赏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全文及鉴赏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
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
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注解
1、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3、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4、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即使,就说。了:完全。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像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

爱情遇合既同梦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爱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怅终身。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铭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像冯浩那样,将《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这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不论这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即使读者完全把它作为爱情诗来读,也并不减低其艺术价值。

声明:本文由作者“花之舞”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892.html

(1)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1年6月2日 08:43
下一篇 2021年6月4日 08:46

推荐阅读

  • 杨万里《悯农》全文及鉴赏

    悯农 宋代: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译文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

    2023年2月10日
    2.2K0
  • 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全文及鉴赏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宋代:姜夔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赏析 这首词题下有序云:“鄱阳彭氏小楼作。”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

    2022年6月6日
    1.8K0
  • 李白《月下独酌·其二》全文及鉴赏

    月下独酌·其二 唐代: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二》译文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

    2023年1月11日
    1.7K0
  • 贾岛的代表作10首古诗

    一、贾岛的代表作10首古诗 1.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 《剑客》 十年…

    2022年6月30日
    20.6K1
  • 辛弃疾《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全文及鉴赏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宋代:辛弃疾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翻译 妻之美貌都成为了醉梦,已成过去,而我鬓白余生有几?初见之初…

    2023年2月7日
    1.2K0
  •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 一片: 一座。万: 形容极高。古时一仞为八尺,万仞当然不是确数。孤城:指处于崇山峻岭间的一座孤零零的边防堡垒。这句说,纵目望去,黄河渐行…

    2023年4月12日
    3.4K0
  •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

    欢迎免费阅读词多多的“深海巨狗”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诗句编号:"160787"。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 1、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 · 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 杜甫…

    2023年11月23日
    8290
  • 杜甫《绝句》全文及鉴赏

    绝句 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翻译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

    2023年1月6日
    1.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