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君徽《关山月(高高秋月明)》全文及鉴赏

鲍君徽《关山月(高高秋月明)》全文及鉴赏

《关山月(高高秋月明)》

作者:鲍君徽 朝代:唐代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关山月》注释

1.选自《全唐诗》卷七。《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属于汉乐府横吹曲辞。
2.辽阳城: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唐代边防要地。
3.塞迥:塞远。晕:月晕,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俗称“风圈”。这两句诗用黯淡的月光来衬托征人凄苦的心境。
4.鼙(pí):古代骑兵用的一种小鼓,诗中指军乐。写战马听到军乐奏响的声音,长啸嘶鸣。
5.暗:诗中是使动用法,使……暗。
6.旌:古代旗的一种,用以指挥军队和开道。
7.谒:拜见。金阙:皇宫,这里代指皇帝。
8.刁斗:古代的行军用具,多为铜制,一柄三足,白天用来烧饭,夜晚用来打更。

《关山月》鉴赏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主要用来书写离愁别恨。鲍君徽的这首边塞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自己的情怀。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鲍君徽笔下描绘的却是“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的壮阔边塞图景。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女诗人所难以企及的。即使“朔风悲边草”、“风惫原上旌”的写景之句,也丝毫没有脂粉气,而是充满了须眉豪情。这短短一首五言诗,包容了丰厚的内容,既描写了久战不归士兵凄苦的征战生活、对战争的厌恶,也描写了战士们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关山月》赏析 

本诗属乐府横吹曲辞,为《乐府诗集》 “关山月”题下的最后一首,表现的也是“关山旧别情”,但在意境上有新的开拓。

起二句似从王褒《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昌龄《从军行》 “高高秋月照长城”等句中脱出,但展示出的图景又与二王诗境有别。 “辽阳”是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沈佺期有“十年征戍忆辽阳”之句。 这不仅比“孤城”、“长城”更有实地感,而且诗人为了渲染悲凉气氛,突出征战之苦,便不让“高高秋月”长时间地明照“辽阳”,而在“塞迥光初满”的一瞬间,立即用“风多晕更生”一句,造成风凄月昏的惨淡景色。在这样的背景上,出现了“征人”和“战马”。征人遥望故乡,思归不得,心情如何?诗中虽未明言,但父母妻子的愁容叹声,万里家乡的“村桥原树”,全体现在一个“思”字中了。李白《关山月》云: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这里的征人何尝不是“多苦颜”?高适《燕歌行》云: “征人蓟北空回首。”这里的征人何尝不是“空回首”?而战马又在战鼓中异常惊恐。 “鼙”是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在战争中,鼓震马奔,这是常情。如今,鼙鼓声响,战马已不是“如龙欲向空”,而是惊惧不安。畏战情绪,不点自明。试想,如果不是“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不是“枭骑战斗死”,战马决不会闻鼙而惊。马惊人更惊。一个“惊”字,又表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之深重。

“朔风”两句又进一步描写战地的荒寂悲凉。北风卷地, “蓬断草枯”,发出呜呜的悲鸣声;胡沙飞扬,遮天盖地,虏营一片昏暗。虏营为之昏暗,汉营自然亦在飞沙走石的裹挟中。 “惊沙入面”,唐军胡卒,必然同受其害。然而胡地多风沙,沙暗虏营,胡人犹可忍受;唐军远戍,就不堪其苦了。诗人不说“胡沙暗汉营”,而说“暗虏营”,既反衬唐军的艰苦,又从全民族的角度揭示了长期边战给各族人民带来的不幸,这与李欣《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立意相近。

“霜凝”两句,则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再深一层去描绘戍边征战的困苦。 “匣中剑”,带在身边,本不应结霜,而霜已凝聚; “原上旌”,随风飘动,本不应有疲惫之态,而却有疲惫之状。这种描写注入了诗人深沉的主观感情色彩。

最后,用“卒章显其志”的手法,在对边关“黯合惨悴”景象的铺垫描写基础上,发出了对和平愿望的强烈呼喊: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早晚”,多早晚,即何时, “谒金阙”,即班师回朝谒见天子,解甲归田。诗人不象沈佺期《关山月》那样直说“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而是用反问句作结,造成迂回,既表达了“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唐常建《塞下曲》)的美好愿望,又暗示这种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含蓄深邃,耐人寻味。

鲍君徽

鲍君徽:字号、里居、生平均不详,唐代中后期女诗人。善诗,早寡,无兄弟,奉母以生,与尚宫五宋(宋若昭五姐妹)齐名。德宗尝召入宫,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入宫不久,既以奉养老母为由,上疏乞归。《全唐诗》存诗四首,她的诗大都从容雅静,而不故为炫耀。其中一首为应制诗也无非是“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歌固”那一套,缺乏生气。乐府《关山月》作边塞之声,有须眉气。《惜花吟》和《东亭茶宴》书宫人生活写照,值得一读。

声明:本文由作者“花之舞”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1579.html

(2)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1年7月8日 08:42
下一篇 2022年2月1日 08:50

推荐阅读

  • 李贺《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 〔唐代〕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翻译: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

    2022年12月29日
    2.7K0
  • 秦观《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 宋代:秦观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翻译 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慢慢地揭起帘子…

    2022年5月24日
    1.7K0
  • 苏轼《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全文及鉴赏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宋代:苏轼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翻译 谁怀念李白而想和李白举酒论文呢…

    2022年10月11日
    1.6K0
  •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全文及鉴赏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代: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2022年11月10日
    1.7K0
  • 温庭筠《苏武庙》全文及鉴赏

    《苏武庙》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庙》译文及注释 译文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

    2021年6月5日
    1.9K0
  • 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全文及鉴赏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清代:纳兰性德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翻译 风吹不停,浓云阴沉,雨时断时续,寒食节马上要来临了。昨夜风将樱…

    2022年9月24日
    1.5K0
  • 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全文及鉴赏

    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宋代:陆游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 《好事近·秋晓上莲峰》翻译 秋日晨晓上莲峰,脚踏倚天悬崖上。谁与放翁相为伴?惟有天坛轻藤杖。 铿然杖化…

    2022年5月27日
    2.2K0
  • 郑燮《咏雪》全文及鉴赏

    咏雪 清代: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咏雪》译文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咏雪》注释 片:这里指雪花的片数。飞入:落入。梅花:植…

    2023年2月16日
    2.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