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时代很盛行过一段时间的心灵鸡汤。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似乎都变得人情练达,有种洗尽铅华的宁静感,并若有所悟。这样的文字现在并没有消亡。只是,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它只专属于中年人了。年轻人经常嘲笑父母喜欢转发心灵鸡汤。这成了他们与父母的一个代沟。
在他们看来,这样无味的文字,如此缺乏灵性和创造力,因而显得如此平庸,他们的父母却喜欢,还将这一大篇“废话”转发到朋友圈。不解之余,他们终于决定接受事实:“中年人估计都这样。”并把这些文字牢牢地作为父母形象的一部分记住了。
随之,父母的面目也跟着平庸起来。年轻人对这些心灵鸡汤的看法并不错。类似的文章向来是老气横秋或淡泊名利的。它们或总结,或传道。喜欢以某种感悟的方式出现,甚至连结构都如出一辙——先给出一两个有启示的小故事,譬如《麦兜的礼物》,然而这个故事并不打算颠覆或翻转什么,反而是要证明很多老生常谈。或者更直接,以《人生当中不得不注意的四件事》作为标题,把经验直接写成总结。就像一个生命的休止符,这种反思带有强烈的回溯性。中年人喜欢这种感觉,这些文字可以让人停下来。你就会看到一种无形规律,是我们经历过却未曾说出的,现在终于有个跟“我”一样的过来人把它说明白了。它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我们好像因此看透了人生,也就有理由从容不迫。曾经那些令人激动不已的奇遇、穿越、科幻、动画都不再能激起中年人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是假的,都是超越肉体的,其目的在于营造出主角是天选之民的错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倾向于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年轻人写就的。尽管有些粗糙,可这粗糙当中充满了奇思妙想。而人对于生命力的渴望,不会因为生命力的消退而减弱,恰恰相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一代人活到足以成为社会价值标准制定者的时候,都特别慷慨地肯定了作为青年人的向往和激情。郭沫若的《女神》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早死的蓝波、决斗中死去的普希金、描写情爱的拜伦,他们都是青春的记录者。心灵鸡汤不是这样的东西,它们属于次等文学。因为它们缺乏生命力。既不思辨,也不反驳。它有点像哲学,因为哲学就是试图将具体事物一般化的学问。可心灵鸡汤没有哲学的贯通性和同一性。他们杂乱无章,把传统的、第一手的感悟匆匆忙忙地写就下来,看多几篇,或者甚至在同一篇当中,你就能看到它们之间显而易见的矛盾。但它能俘获中年人。
确切地说,是能引起中年人的共鸣。它们的案例表面上属于一个人的经历,可是却是以过来人的口气书写的,因而冥冥之中就有了结论。这种口吻是承认命运的口吻,开始看这样的文字,就显示出了思考人生的愿望,并试图就着这个机会对人生进行修修补补的总结。
每个中年人都是这些心灵鸡汤的一个分支,导出一个与旁人相当的人生轨迹。这轨迹就像一条路,人人都在其上行走。只是等到了中年,你才开始发现同路人。从孤胆英雄到寻找同伴,是人步入中年的标志。也是心灵鸡汤所做的。换言之,心灵鸡汤如果你看不下去,你还年轻。
声明:本文由作者“刘征”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qitaci/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