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全文及鉴赏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全文及鉴赏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戴红巾报时官手执更筹报晓,更衣官才给皇帝送上翠云裘。
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日光初照遮阳的掌扇在晃动,香烟缭绕黄袍上面绣龙飘浮。
早朝结束还须为皇帝写诏书,佩玉叮当贾至回到凤凰池头。

注释
⑴绛帻: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⑵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⑶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
⑷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⑸香烟:这里是和贾至原“衣冠身惹御炉香”意。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⑹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鉴赏

贾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全是:“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王维的这首和作,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百官,称为“鸡人”。“晓筹”即更筹,是夜间计时的竹签。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宫殿”即题中的大明宫,唐代亦称蓬莱宫,因宫后蓬莱池得名,是皇帝接受朝见的地方。“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冕旒”本是皇帝戴的帽子,此代指皇帝。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仙掌”是形状如扇的仪仗,用以挡风遮日。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衮龙”亦称“龙衮”,是皇帝的龙袍。“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这里即代指贾至。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声明:本文由作者“花之舞”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shici/851.html

(1)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1年5月19日 08:53
下一篇 2021年5月20日 09:05

推荐阅读

  • 苏轼《南歌子·见说东园好》全文及鉴赏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宋代:苏轼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译文 东园的风景非常美,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能消除我心中的愁闷。…

    2023年2月27日
    1.4K0
  • 纳兰性德《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全文及鉴赏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清代:纳兰性德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译文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

    2023年2月6日
    1.1K0
  • 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全文及鉴赏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唐代: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译文 永州十年艰辛,憔悴枯槁进京;长安三旬未尽,奉旨谪守…

    2023年2月27日
    1.1K0
  •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全文及鉴赏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宋代:晏几道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注解 “日过”句:南朝乐府《西洲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

    2022年9月6日
    1.5K0
  • 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全文及鉴赏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宋代: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翻译 千里潇湘之上,渡口水色青青,屈…

    2022年6月17日
    1.7K0
  • 屈原《九歌·湘君》全文及鉴赏

    九歌·湘君 先秦:屈原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

    2023年1月24日
    1.2K0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全文及鉴赏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翻译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

    2022年7月12日
    2.0K0
  • 王昌龄的边塞诗10首

    说到边塞诗,一定要提到王昌龄。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也被称作"七绝圣手",因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王昌龄出生在山西,他与李白、王维、王之涣等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的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等等。以下给大家分享王昌龄比较著名的1…

    2022年6月13日
    9.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